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样的电视“选秀”活动搅动得沸沸扬扬,来自央视的“梦想中国”,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星空卫视的“舞动中原”,还有各式各样的模特大赛、DV大赛、少儿大赛等,为郑州原本燥热的夏天又增添了另一种热度。由河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主办的“新声带”影视歌手大赛在这场“秀”中,独树一帜,以其原创、新颖、平和、参与性强等特质,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电视活动中脱颖而出。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电视这个一向自诩为“强势”的媒体如此钟情于举办活动呢?为什么这些主办单位不遗余力拿出如此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寸金的光阴投入到“与民同乐”的活动中呢…  相似文献   

2.
李萍 《新闻界》2006,(1):85-85,84
近年来。电视台阶段性活动逐渐增多,2004年中央台的“全国电视歌手大奖赛”“全国电视烹饪大赛”、湖南台“超级女声”、凤凰台“中华小姐大赛”等,都受到了广泛关注,不仅活动本身的收视率和广告收入迅速提高,也增加了电视台的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李波 《新闻爱好者》2006,(3S):37-38
2005年,对河南电视界来说足一个不折不扣的“活动年”。从4月份起,先后有“超级女声”河南赛区比赛(都市频道)、“新声带”影视歌于大赛2005河南大赛(电视剧频道)、首届“全国少儿歌手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卫星频道)、“舞动中原”河南省首届电视舞蹈大赛(公共频道)等活动纷纷在社会上亮相,一时间省会郑州热闹纷呈,来自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选手在郑州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文化活动风景线。其中,由河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举办的“新声带”影视歌手大赛2005年度河南大赛,以其鲜明的特色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和业界同仁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4.
张皓 《大观周刊》2010,(41):66-67
近几年来,各大电视媒体都举办了各式各样的“选秀”活动,笔者在本文中,将基于政治学的角度,结合“电视选秀”进行分析,探讨大众娱乐、政治营销等问题,进而思考我国政治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央电视台主办的“荣事达杯”主持人大赛已落下了帷幕,在最后的冲刺中,撒贝宁捧走了本届主持人大赛的桂冠,沈冰、张齐、杨春荣获银奖。大赛的影响是长久的,留给我们的思考空间也是广阔的。本次大赛从开始策划、筹备到完成,为期一年多,涉及的人员难以计数。从策划的角度而言,大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活动是成功的。 首先,策划者选择恰当时机举办大赛,找准了定位,体现了我国电视事业发展的时代特征。 回顾我国电视发展史上的每一次主持人大赛,都是伴随着电视发展应运而生的,同时也体现出特定阶段里主持人的特点。80年代我国电视处…  相似文献   

6.
2005年,对河南电视界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活动年”。从4月份起,先后有“超级女声”河南赛区比赛(都市频道)、“新声带”影视歌手大赛2005河南大赛(电视剧频道)、首届“全国少儿歌手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卫星频道)、“舞动中原”河南省首届电视舞蹈大赛(公共频道)等活动纷纷在社会上亮相,一时间省会郑州热闹纷呈,来自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选手在郑州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文化活动风景线。其中,由河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举办的“新声带”影视歌手大赛2005年度河南大赛,以其鲜明的特色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和业界同仁的广泛认可。自2005年5月12日“新…  相似文献   

7.
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兴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莉 《当代传播》2003,(5):80-81,86
近年打开电视,观众被包围在一片真人秀的海洋中:既有外国引进的《生存者》、《夺宝奇秀》,又有本地创作的《生存大挑战》、《走进香格里拉》、《完美假期》……各式各样的人在电视镜头前展示着自己生存原色,面对这独特电视文化现象,本文从“中国化的真人秀”、“私人领域的公众化”和“游戏中的伪事件和真现实”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太师 《新闻窗》2005,(5):42-43
千里迢迢从北京来到贵阳出席“黄果树”杯首届“多彩贵州”歌唱大赛颁奖晚会的著名词作家阎肃,在评说“多彩贵州”歌唱大赛时,专门提到贵州媒体。他说,这次活动,贵州方面的媒体一齐出动,产生的力量很大,值得表扬和推广。确实,在这次活动中,媒体力量功不可没,从报纸到电台,从电视到网络,对这一文化盛事进行了最大力度的宣传。除大量的消息报道外,截止到决赛,全省各大媒体已分别播发大赛电视广告40000余次,广播广告近60000次,报纸广告200多个整版。  相似文献   

9.
尹力 《现代传播》2001,(2):49-52
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首届“荣事达”杯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从2000年夏开始至2001年春结束,历时近1年,其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成为跨世纪中国电视媒体活动中的一大盛事。应当说,大赛取得了较为圆满的成果。如何评价此次大赛,如何看待此次大赛带给业内外的较大冲击,大赛给予未来中国电视特别是主持人事业将带来多少令人深思的问题?本刊专门为此邀请了有关此次大赛的组织者、评委、研究者和获奖者等,就此次大赛及相关问题,分别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表了他们各自的感受、见解与思考。 参与此次“个案研究”的人员名单如下: 尹力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专题部主任,主任编辑,本次大赛主要组织者 吴郁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本次大赛评委 曾志华  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主持人研究者 撒贝宁 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主持人,本次大赛金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对于众多电视传媒从业人员而言,很值得思考。就在这一年里,“梦想中国”、“超级女声”等活动纷至沓来,令人眼花缭乱,诸多外来品牌逐鹿中原之际,由河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主办的“新声带”影视歌手大赛,以其鲜明的特色脱颖而出。那么,“新声带”的成功,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呢?  相似文献   

11.
电视外宣的媒体效应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如何形成规模,放大增值,是电视人关注的焦点之一。全国电视外宣易地采访这一形式自诞生至今,以强劲的生命力已走过了15个春秋,值得我们“热运行冷思考”。河南电视台国际部于2001年4月12日至18日与中央台海外中心联合主办了“巩义杯中原大黄河之旅全国电视风光大赛”。在中央台海外中心、全国兄弟省市电视台、河南省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协作下,大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在首届全国电视外宣易地采访研讨会上被定为“河南模式”向全国推广,可圈可点之处,值得冷静思考。在这次大赛中…  相似文献   

12.
传媒公关如火如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初的电视银屏好不热闹:这边是主流媒体的“第四届节目主持人大赛”,那里是民间电视制作机构的“首届全能节目主持人大赛”。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多了许多谈资,赛制、评判标准等等问题都成为热点话题,很多人对通过这样的比赛能否选出优秀的主持人持怀疑态度。其实,也许  相似文献   

13.
2005年4月,河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从本身定位出发,推出了大型赛季节目——河南省首届影视歌手大赛。作为一个新频道,如何把握自己的定位,利用活动推广品牌塑造形象,“新声带”影视歌手大赛的成功举办对河南电视媒体树立自主品牌、建设原创性节目具有某种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林晓鸣 《视听界》2002,(2):72-73
当今,为了迎合不同观众的口味,电视工作者可谓绞尽脑汁。他们的其中策划之一,就是不断发起和组织各式各样大型电视活动,使之成为大众的“话题源”,社会的“行动源”,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但大型活动的头绪多,程序复杂,对导演要求  相似文献   

15.
如今,各种各样的电视选秀综艺节目遍地开花,而噱头各异的歌手大赛、选秀大赛更是一哄而上。节目纷纷打着“发现新人”、“签约演艺公司“、“重金包装打造”的旗号,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平民造星运动。  相似文献   

16.
刚刚主持完全国律师辩论大赛的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的节目主持人撒贝宁,是近来年颇受观众关注的人物。这不仅是由于他把一个法制栏目主持得生动活泼,这位北大法学院的研究生还在全国性的大赛中获得荣誉:2000年他获得全国法制栏目主持人大赛第一名,还获得2000年度的中国电视榜年度新人奖,今年他又获得全国大学生电视节目最具潜力主持人奖和2001年“荣事达杯”全国电视主持人大赛第一名。荧屏上的撒贝宁既义正辞严,又机智幽默,他的成就来自于他的个性,也来自他多方面的才能。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撒贝宁现在不是中…  相似文献   

17.
付鹤 《记者摇篮》2004,(5):40-40,32
一年一度的央视主持人大赛结束了,看了几年这样的比赛,如今的感觉是这场大赛正在从一场激烈的选拔演变成一档组织严密、质量上乘的娱乐节目,作为一名电视从业人员,我们在荧屏前瞩目各位参赛选手大展才华的同时,不能不从电视工作的实践角度出发,来对“主持人大赛”这一常见的主持人选拔形式做一番说长论短。  相似文献   

18.
第五次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全国观众户均收看电视频道32.4个,比5年前增加了一倍,品牌频道成为观众收视的首选。随着电视市场竞争进入频道层面,大型活动作为打造和提升频道品牌影响力的重要资源备受关注,而专业大赛堪称大型电视活动的始祖,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青年歌手大赛”为代表的一批大赛就开始涌现。发展到今天,专业大赛活动体现出更丰富的特征,运作机制也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9.
电视活动传播指的是电视媒体根据需要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借以传播自己需要影响大众的内容。相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电视纪录片、电视广告等传统电视传播形式,电视活动传播推出的是一个全新的内容载体,即“活动”。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对于众多电视传媒从业人员而言,很值得思考。就在这一年里,“梦想中国”、“超级女声”等活动纷至沓来,令人眼花缭乱,诸多外来品牌逐鹿中原之际,由河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主办的“新声带”影视歌手大赛,以其鲜明的特色脱颖而出。那么,“新声带”的成功,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呢?“新声带”验证电视传媒买卖关系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电视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无论是受众的范围,还是节目的影响力,都称得上中国第一传媒。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传—受关系已经由过去的“皇帝女儿不愁嫁”式的卖方市场,逐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