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教版小学自然第一册第12课《沉和浮》的内容是根据《自然教学大纲》总目标“使学生经历一些典型的认识事物的过程”而编排的。沉和浮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地认识与沉和浮有关系的自然事物 ,为学习水的浮力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打下基础。教材的编写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沉什么是浮 ;第二部分是指导学生分清哪些物体放入水中会沉哪些物体会浮 ,让学生想办法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其在水中的沉浮发生变化 ;第三部分是小船载重的选学内容。教材的编写是以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为基础的 ,小学一年…  相似文献   

2.
巧用课本插图──教《怎样认识物体》(一)的体会陈建华小学自然课本第一册第二课是第一次教儿童用观察的方法学习《怎样认识物体》及初步认识水是什么样的物体。课文第二部分的4幅插图是引导学生应用第一部分中所获得的基础知识,认识物体并指导学生在用眼、耳、鼻、舌...  相似文献   

3.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思想品德第十册教材,是供六年制小学五年级下学期使用的。本册教材共12课,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6课)是良好品格教育,第二部分(7-10课)是热爱劳动教育,第三部分(11课)是遵守纪律教育,第四部分(12课)是热爱祖国的教育。下面按顺序分别作一介绍: 第一课《为人正直》 本课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直,  相似文献   

4.
新编五年制小学《自然》第一册课本和教师用书,是根据1981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编写的,将于1982年秋季供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使用。第一、二册课本好比是全部自然课的一个扩大了的绪论课,重点是认识地球上的四季,同时把自然界的各方各面初步展示在儿童们的面前,引起他们对这些认识对象的兴趣爱好。在第三——六册中,再分门别类深入去认识它们。  相似文献   

5.
怎样寓审美教育于自然教学之中呢?现以《自然》第一册的第4课、第5课为例,谈谈我们的设计。 1、到大自然中去认识叶,观察自然界植物的千姿百态和斑烂的色彩,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相似文献   

6.
对“固体热胀冷缩”补充实验的教学设想刘起飞闫永军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学自然(五年制)第六册《物体的热胀冷缩(一)》一课,从教材结构上看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材的第二部分在课本...  相似文献   

7.
课题名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9课《ɑi、ei、ui》。教材分析:《ɑi、ei、ui》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汉语拼音的第9课,这篇课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三个复韵母ɑi、ei、ui及其四声;第二部分是声母和ɑi、ei、ui的拼音练习;第三部分是音节  相似文献   

8.
如何运用整体原理指导小学地理教学?我做了一点探索。 一、用整体的观点把握教材 小学地理教材两册共四部分内容是一个整体,每一册或每一部分相对于全教材来说是“整体”的“局部”,而相对每一课来说又是“局部”的“整体”。因此,我在备课时首先弄清这些“整体——局部——整体”之间的关系。如第一部分为《认识自己的家乡》,第二部分为《地球和地球仪》,第三部分为《我们的祖国》,第四部分为《认识世界》。教材的开头先安排了两部分,这是为讲授后两部分打基础。 中国地理部分比重约占全部教材的60%,是全  相似文献   

9.
《水的浮力》(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自然第五册)一课,按教材要求,第一部分要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水的浮力。这部分内容分四层进行教学: 1.用泡沫塑料做实验,感知水的浮力。 2.用其它在水中浮着的物体做实验,感知水的浮力。 3.思考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 4.指出物体在水中受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编自然教材第九册第六课是《耳朵的科学》,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声音的传播》之后,全课大致由三部分构成,即: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认识耳朵的构造,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耳朵里耳廓、鼓膜、外耳道的功能以及它们是怎样使人听见声音的,第三部分是关于耳朵的保健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电流与水流     
小学自然第六册六课——《电流》,这课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要求学生理解“电流”的初步概念(电的流动性质),指导学生用实物组装电路后,总结电路由三部分(电源、导线、用电器)组成,并认识各部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第二册 第一课:《我们来给大自然记日记》、第十二课《整理我们的自然日记(一)》、第十八课《整理我们的自然日记(二)》等课中,删去观察、记录、整理节气日太阳高度和日出、日没时间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教材说明:《保护大自然》是人教版自然教材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环境》的最后一课。本课是这一单元内容研究的落脚点,也是本单元内容的后续和总结。教法一一、设计过程1.了解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通过回顾以前的植物和动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的环境里认识人的生活,即衣、食、住、行所需材料最终都来源于大自然。让学生了解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2.认识人类对大自然的种种破坏。人为了更好地生存,就要不断了解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但是,人类不合理地利用、改造自然,给大自然造成太多的破坏。3.了解大自然对人类…  相似文献   

14.
实验课是小学《自然》八种课型中的一种主要的课型。在《自然》第一——六册上都有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其中有些课的教学设计是按照。提出问题——假设答案——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得出结论”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进行的。在这四个程序中,“假设”和“验证”是重要的一环。因为“假设”只有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才能考察其正确与否。在《植物怎样“喝水”》(第四册第十五课)里,课文中的小林首先自己提出假设:植物  相似文献   

15.
教材说明:《保护大自然》是人教版自然教材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环境》的最后一课。本课是这一单元内容的后续和总结。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人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破坏;大自然被破坏将使人受到惩罚等等,使学生体会到各种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初步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增强自觉保护和美化环保意识,知道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由此向学生进行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6.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课本第一册中认识图形的第一部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 本课的教学目的有三个: 第一,在知识方面,要求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形状和名称,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小学自然第三册《摩擦起电》一课教学设计苏玉彩[教材分析]:本课由以下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通过实验,观察物体摩擦后能吸引轻小东西的现象。第二部分:通过实验,证明物体摩擦后能吸引轻小东西的原因是因为物体带了电。第三部分:通过游戏,验证课文第一、二部...  相似文献   

18.
《滑轮》是小学自然第九册中的一课。滑轮是要求学生认识的一种简单机械,其种类包括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其中,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优缺点,相比之下,滑轮组完善无缺。我在备课时,参考了人教版的《自然第九册教案》和《自然第九册教师教学用书》,其中有  相似文献   

19.
一、现存小学课程的弊端通过分析研究 ,我们认为小学自然、社会、思品、劳动活动、健康教育几门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教学内容及教育功能重复教学内容及教育功能多科重复是七门课程最突出的问题。如小学第七册活动课本共有15课 ,有7门课与自然课已学的内容相似 ;健康教育第一册第5、6课“我们的牙齿”、“刷牙”和自然第一册第12课“保护牙齿” ,无论从插图、还是内容几乎相同。在“环境保护知识”方面 ,自然、健康教育、社会等教材都有相似内容。《社会》第2册第11单元第1课“封建迷信害死人”与《思想品德》第八…  相似文献   

20.
金秀媚 《成才之路》2009,(20):33-34
课题名称: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9课《ai、ei、ui》。 教材分析: 《ai、ei、ui》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汉语拼音的第9课。这篇课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三个复韵母ai、ei、ui及其四声;第二部分是声母和ai、ei、ui的拼音练习;第三部分是音节kai、gei、hui;第四部分是认字,配有图画、句子和儿歌。为巩固音节、学习生字提供了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