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原理,结合MATLAB软件,建立了体内酒精含量变化规律的数学建模。以此为基础,导出了几种不同的饮酒方式下人体酒精含量变化规律模型。并根据所建立的模型解决了汽车驾驶员的饮酒问题。  相似文献   

2.
体内酒精浓度与酒后时间、喝酒持续时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中因醉酒驾车出现的事故屡见不鲜,对社会造成很大危害.醉酒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人体内的酒精浓度,所以对随时间变化人体体内的酒精浓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最小二乘法对离散数据处理具有误差较小、方便实用的优点,可对连续性问题过程进行离散化的数值计算.针对驾驶员饮酒后体内酒精含量与时间变化之间的关系,及饮酒后多长时间人体体内酒精浓度达到最高值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结合药理学[2],讨论酒精在血液中的吸收及排除时浓度的变化过程.通过建立二室模型,分别针对在短时间及长时间内摄入酒精时,酒精在人体血液中的浓度变化情况作具体的分析;同时,利用数学软件对相关参数进行估计,得到结论为:长时间多次摄入同质量的酒精比短时间摄入其浓度消除速率要小.最后对所给的实际问题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4.
不等式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这也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下面列举几例.例1一个人喝150mL啤酒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上升到0.48mg/mL,在停止喝酒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每小时减少一半.法律规定: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不得超过0.08mg/mL,问此人至少()小时后才能驾驶汽车.  相似文献   

5.
基于影响血液中酒精含量因素的假设,分别对短时间内饮酒与长时间内饮酒这两种情况建立了血液中酒精含量的微分方程.用Mathematica求解微分方程,并用试验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拟合,确定函数参数的值,得到短时间内和长时间内喝酒、血液中的的酒精含量.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酒精进入人体后的吸收和扩散过程,对问题做出合理假设,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分别建立了瞬时大量饮酒和长时间饮酒这两种情况下酒精在血液中的浓度的数学模型,同时使用数学方法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求解和分析.利用得到的结果,可以很快计算出某人饮用若干酒后,过一段时间血液中酒精的浓度.  相似文献   

7.
构建了酒后驾车问题的二房室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分别以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拟合曲线,得到了酒后血液中酒精含量的变化规律。作为特例,给出了体质量70kg的某人在较短时间(或2h内)喝下3瓶啤酒后血液中酒精含量超标的时间范围为[0.068,11.527](或[0.621,12.558]),及其酒精含量达到峰值的时间为1.258(或2.598)h。  相似文献   

8.
<正>交变电流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掌握交变电流的产生机理和变化规律,我们可以从四图和四值入手。一、借助于"四图"学习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如果线圈在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我们可以将磁通量与时间变化关系、电动势与时间变化关系、电压与时间变化关系、电流与时间变化关系,这四种关系用函数表达式和图像的形式反应出来,促进对变化规律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生物课的教学中,经常可以遇到一些有关双链DNA分子中碱基含量的计算题.要求根据某些碱基的含量,求出其它碱基的含量.如果总结出双链DNA分子中碱基含量的变化规律,就能快速而准确地计算出结果.双链DNA分子结构的最大特点就是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由此而产生四种碱基的基本关系:A=T,G≡C.由此基本关系可推理出以下几种变化:  相似文献   

10.
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饮酒驾车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相似文献   

11.
很多同学对寻找图形变化规律画图的题目很感兴趣,杜博士特举例和大家交流。例:根据下列前三幅图的变化规律,在第四幅图中画出阴影部分。图1图2图3图4(江苏南通市“希望杯”数学竞赛试题)这是一道寻找图形变化规律画阴影部分的推理题。特点:已知前三幅图中的阴影位置,要求按变化规律在第四幅图中画出阴影部分。关键是仔细观察和分析各图中阴影和空格的位置差异,从中发现变化规律。通常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发现规律:①图形颜色的变化;②图形大小的变化;③图形位置的变化;④图形形状的变化;⑤图形数量的变化;⑥图形繁简的变化等。[解题方法]应用③…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饮酒驾车问题,通过对所给参考数据的分析,利用最小二乘法等有关数学知识,建立了饮酒后酒精在血液中的含量与时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从而根据司机的饮酒量,以及国家质检局发布的新标准,对司机酒后何时开车为酒后驾车问题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宜宾学院学报》2019,(12):121-124
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NIR)技术对安徽产地铁观音名茶茶多酚含量模型进行定量分析,通过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比较,得出最优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同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在近红外特征吸收峰波段1 872 nm与2 218 nm建立茶叶的茶多酚含量模型.从建立的样本校正集模型相关系数R和均方根误差RMSEP分析发现,1 872 nm处的模型R=0.9624、RMSEP=0.01648精度较好,以此模型为标准得出预测集样本茶多酚含量,并建立茶多酚化学值和预测值的相关关系图.该法可对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乙醇,俗名酒精,以不同的比例存在于各种酒中,它在人体内可以很快发生作用,改变人的情绪和行为。这是因为酒精在人体内不需要经过消化作用,就可直接扩散进入血液中,并分布至全身。酒精被吸收的过程可能在口腔中就开始了,到了胃部,也有少量酒精可直接被胃壁吸收,到了小肠后,小肠会很快地大量吸收。酒精吸收进入血液后,随血液流到各个器官,主要是分布在肝脏和大脑中。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少量酒精可在进入人体之后,马上随肺部呼吸或经汗腺排出体外,绝大部分酒精在肝脏中先与乙醇脱氢酶作用,生成乙醛,乙醛对人体有害,但它很…  相似文献   

15.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发生变化时,其变化过程可以用图象表示出来,正确理解热力学图象中p、V、T三个参量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我们解决有关图象问题提供方便.一、热力学图象1.等温变化中的p—y图象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保持不变时,它的变化规律遵循玻意耳定律pV=C(恒量).为了直观地表示这一变化规律,可以在P—V图  相似文献   

16.
余恭豪 《科学启蒙》2009,(Z1):24-24
我们都知道,酒后驾驶很容易造成交通意外,可是仍然有很多人在饮酒后驾驶车辆,而现在的酒精检测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我想,是否可以设计一套酒精测试系统,安装在汽车上,驾驶者如想启动汽车,必须先经过这个系统的测试,如果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标,则汽车不能启动,从而从根本上解  相似文献   

17.
近期,全国各地加大了对司机酒后驾车、醉酒驾车的执法检查力度.交警在执法的过程中使用了一种仪器可以测出血液中酒精的含量.学生对此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18.
沈易 《考试周刊》2014,(32):72-73
生活在变化,数量也在变化,我们可以用表格记录表示变化的数量,并根据表格所提供的信息,从表格中获得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或变化规律,探索数量变化的某些联系,培养用变化的观点分析数字信息的能力,进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洪工程的启用具有非常重要的防洪效益,但同时也将严重威胁分洪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定量计算洪水中人体(成人与儿童)、车辆、房屋、农作物(水稻和棉花)的洪水风险与洪灾损失,考虑受淹对象的失稳机理,提出分洪区群众生命与财产的洪水风险模拟模型。创新点:1.基于力学过程中的洪水中人体与车辆失稳的计算公式,建立相应洪水风险等级评定的新方法,并提出4类受淹对象平均损失率的计算方法;2.结合二维水动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4类受淹对象洪水风险的时空变化情况,同时讨论根据不同下垫面类型取不同糙率值以模拟洪水演进过程的必要性,并比较文献中提出的洪水中人体风险等级计算结果的差异。方法:1.分析现有洪水中人体、车辆、房屋和农作物风险或损失的计算方法,提出相应洪水风险计算关系或计算曲线(公式(3)~(6),图1和2);2.参考1954年荆江分洪工程北闸第一次的分洪情况,通过计算分洪区140h的洪水演进过程和4类受淹对象洪水风险的时空分布(图8),同时得到4类受淹对象平均损失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10);3.在荆江分洪区洪水演进过程模拟中,讨论根据不同下垫面类型确定相应糙率值的方法与计算区域糙率统一取值0.04、0.05或0.06的3种工况下洪水要素变化的差异(图11和12),并采用文献中提出的洪水中人体风险等级计算方法,比较洪水中人体风险等级变化的异同(图13)。结论:1.一旦荆江分洪工程启用,截止至北闸开启140 h时,洪水中人体、车辆、房屋、农作物的平均损失率达到75%以上,即分洪工程的启用将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2.糙率取值方法的不同,导致洪水演进过程不同,进而影响各类受淹对象的洪水风险评估,因此需要根据不同下垫面类型确定相应的糙率值;3.文献中提出的洪水中人体风险等级计算方法考虑了人体失稳的力学过程,综合考虑了水深和流速的影响,可以更安全可靠地应用于实际洪水中人体的风险等级评价。  相似文献   

20.
<正>1题目呈现图1实验数据显示,一般成人喝半斤低度白酒后,1.5时内其血液中酒精含量y(毫克/百毫升)与时间x(时)的关系可近似地用二次函数y=-200x2+400x刻画;1.5时后(包括1.5时)y与x可近似地用反比例函数y=k x(k>0)刻画(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