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运华1935年出生,江西波阳人,研究生,教授。长期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植物营养与施肥研究,发现棉花缺硼,冬小麦缺钼等症状,制订相应的施肥技术。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4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1项为主持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其中一等奖2项(均为主持人),二等奖4项(1项为主持人),三等奖9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240多篇,其中SCI收录24篇;主编、副主编专著2部,参编教材2部。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农业部优秀教师称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常务理事,全国肥料与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标准协会理事。《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编委、《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编委,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  相似文献   

2.
朱昌雄,男,1963年生,福建寿宁人,汉族,中共党员,二级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委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生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环境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微生物技术分会理事,北京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化工学会会员,中国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委员,中国腐植酸协会理事,《中国生物防治》、《现代化工》、《腐植酸》和《中国农业气象》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3.
《资源科学》2005,27(6):F0003-F0003
侯学煜,著名的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我国植物生态学奠基人之一。193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农化系,后到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任调查员、研究员;1945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留学,1947年获硕士学位,1949年获博士学位,后任该校研究院副研究员;1950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副队长,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委员,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理事长,国际土壤学会委员,国家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顾问等职。侯学煜院士长期从事地植物学、植被制图、植物生态学等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李树君1962年7月出生。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农机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总公司董事长(兼)、中国农机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农机学会农产品加工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分会理事、中国保健科技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团中央、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科技成果优秀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中,发表论文30余篇,担任中美农业科技合作农产品加工领域首席专家,出任亚洲农业工程学会主席;获国家专利4项(其中发明2项)。曾获"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国家‘九五’攻关先进个人",机械工业部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机械工业部直属机关"十佳"党员,中国机械工业青年科技专家,中国机械工业"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尹瑞兴,男,1960年7月出生,广西武鸣县人,医学博士,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级教授及主任医师,内科心血管病学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导师,美国USDA HNRCA访问学者。兼任《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和编辑部主任。2001年度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及八桂学者。国际动脉硬化学会中国分会理事,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Source Journal of Cardiology等期刊编委。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50余篇,其中第一和(或)通讯作者的SCI论文101篇。编写专著8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  相似文献   

6.
张艳 《科学中国人》2007,(10):107-107
方康玲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科技大学自动化学科学术带头人。196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控制与智能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1986年被原冶金部评为"全国冶金教育先进工作者",1995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1998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0年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2003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被授予"湖北科技精英"等荣誉称号。2004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7.
《科学中国人》2007,(8):134-135
王自明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40年生,长沙人,毕业于南昌航空工业学校和北京钢铁学院。退休前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无损检测研究室主任,系院科技委委员、院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1980年以来,获部级及其以上成果奖7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国家一级学报和国际学术会议宣读论文10余篇。相关社会兼职有: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无损检测分委员会主任委员,航空航天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相关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无损检测学会常务理事兼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委员会委员,国防无损检测人员鉴认委(DiNDT)委员兼副秘书长,《航空材料学报》编委等。  相似文献   

8.
谢富仁1956年12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5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现任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地质学会35、36届理事,中国地震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副主编,《华北地震科学》副主编,《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副主编,《地震》期刊编委,《西北地震学报》编委,《国际地震动态》编委。主要从事地质构造、地球动力学、构造应力场和地震区划研究工作。曾获国家科技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五),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一),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一),发表论文60余篇,1996年入选中国地震局首批跨世纪科技人选,并获人事部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相似文献   

9.
吴驰飞现任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的青年理事,中国化工学会橡胶专业委员会委员,日本高分子学会、橡胶协会、流变学会、制振工学研究会、复合材料界面科学研究会的会员。1993年获东京工业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9年,在东海橡胶工业株式会社研究开发本部工作,任副课长。1999年至2002年,先后在金泽大学、东京农工大学任教。2002年4月回国工作至今。  相似文献   

10.
宋洁 《科学中国人》2014,(15):62-64
正专家简介:崔金杰,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室主任、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安阳)常务副主任,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华中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棉花害虫综合防治技术和转基因植物生物安全研究。兼任农业部有害生物抗性风险评估与治理专家组成员、农业部棉花生产专家组植保专家、全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昆虫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安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棉花学会理事等。  相似文献   

11.
郭晓敏,女,1956年生,江西遂川人,博士研究生学历,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西省“林学”高水平建设学科负责人,首批江西省“555赣鄱英才工程”领军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林学会森林培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林学会木材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风蚀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油茶协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12.
段洣毅1953年生于北京市,祖籍湖南省茶陵县尧水乡。1969年入伍,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在北京航空学院毕业。1989年4月,被派往德国留学六年,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现任总参谋部某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研究员。2003年7月晋升专业技术少将。担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博导;全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总装专业组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全军第一届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电子学会遥感遥测遥控分会常务委员。被评为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获"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奖章,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和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主持并参与多个军队重点项目的总体论证和研制建设工作,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1项,国防专利5项,发表论文70多篇,出版中、外文专著5部。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总体论证、系统工程、对象建模、综合集成、网络通信等。  相似文献   

13.
<正>曹树基,1956年生,江西鄱阳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历史系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和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  相似文献   

14.
任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纳米与生物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同时担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上海市政府新材料领域预见专家、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颗粒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新材料协会降解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青年教师联谊会理事长《、建筑材料学报》编委《、PolymerInternational》特约审稿人等社会或学术职务。近年来承担包括国家科技部世博科技专项和上海市“科教兴市”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在内的等近十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00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被特聘为上海市新材料预见专家。2002年和2005年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分别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二等奖。2003年当选为上海市杨浦区“十大杰出青年”。2004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跟踪计划。2005年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已出版专著两部,在国内外的相关杂志上发表论文80余篇,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近50余项。  相似文献   

15.
张培君教授现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北京微生物学会兽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农业部第4届兽药审评委员会委员、中国兽药典第4届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兽药监察所农业部重点开  相似文献   

16.
侯洵,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瞬态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陕西省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光电专业委员会委员、光学学报编委、光子学报主编。陕西省咸阳人,1936年12月生,195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1979年—1981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物理系进修。长期从事高速摄影与光子学研究,发明了钯银氧铯光电阴极,主持、参与研制成功变象管皮秒条纹相机、变象管皮秒分幅相机、X射线皮秒条纹相机等8种变象管高速摄影机及克尔盒高速摄影机,在光电子类高速摄影技术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主持研制成功双近贴聚焦象增强器、X射线大尺寸象增强器、MOCVD装置、红外上转换材料、场助光电阴极等,在夜视技术方面成绩显著。先后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7名个人获奖者之一)、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国家发明奖三等奖及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17.
王承志简介 沈阳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1952年生,1983年沈阳工业大学铸造专业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曾作为访问学者和教师在日本丰桥技术科学大学学习和任教共3年。现为中国铸协压铸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全国铸造设备教学研究委员会秘书、沈阳压铸协会和沈阳市铸造学(协)会副理事长、日本铸造工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辅助铸造工程、压力铸造和半固态成型。近年来,承担国防科研和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获省部级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1项、省级鉴定成果2项;在《机械工程学报》、《铸造工学》(日)等杂志上发表论文48篇;参加编写专著和教材各1部。  相似文献   

18.
马克俭男,汉族,贵州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1933年10月22日出生于湖南岳阳。1958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系,同年分配到贵州工业大学。现任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所所长、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贵州省勘察设计(结构)大师、贵州省首批荣誉核心专家、贵州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建设厅专家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委员、中国钢协预应力钢结构委员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成员等。近二十年来,以项目主持人身份,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38项、国家发明展览会金牌2项、全国创造发明竞赛一、二等奖各1项,香港孺子牛金球奖1项,共计50多项。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4部,培养硕士研究生24名,博士生3名,享受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津贴。并先后两次荣获贵州省劳动模范及“五一”奖章(1994年,1999年)和全国劳动模范与“五一”奖章(1999年),其先进事迹先后在《贵州日报》、《科技日报》等刊物及贵州、中央电视台(10台)报道。  相似文献   

19.
<正>专家简介:宋伟刚,1963年生。1984年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煤矿机械化专业,198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96年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东北大学机械电子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物流学会理事、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常务理事、全国连续搬运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重型机械工业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国微生物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英文缩写CSM)成立于1952年,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学会现有17个专业委员会,5个工作委员会,一万余名个人会员,学会主办《微生物学报》、《病毒学报》等5种学术期刊。中国微生物学会目前是第八届理事会,2001年10月选举产生,现有理事135名,常务理事31名,现任理事长为扬胜利院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