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救亡压倒启蒙的语境下中国歌曲创作也随之转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也是我国音乐创作最有成就的阶段之一。自1931年到1945年对中国人来说是漫长而艰辛的14年,外部日本帝国主义无情的践踏着祖国山河,内部人们义愤填膺在全国掀起了抗日热潮。不少仁人志士和爱国音乐家们拿起手中的笔杆挥墨创作激昂的抗日救亡歌曲。因此出现了以萧友梅、黄自为代表的"专业音乐家"、和以聂耳、冼星海为代表的音乐创作。在此基础上歌曲创作又分为"救亡歌曲"和"抗战歌曲"两个类型。[1]这时期的音乐发展呈现出三个不同的文化色彩区域:国统区、沦陷区、解放区。  相似文献   

2.
杨乐平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6):84-85,95
"九.一八"事变后,"抗战救亡歌曲"成为歌曲创作的主题,贺绿汀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作曲家。本文着重对贺绿汀抗战救亡歌曲的风格作以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抗战爆发后,政治便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具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纷纷投入到民族救亡的洪流中。曹禺在抗战期间创作了许多与政治救亡紧密相关的抗日救亡宣传剧。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整个民族文化心理发生了重要的转变,曹禺也再次回归到了自己的审美天地。本文试图从历史文化和时代政治环境的视角来挖掘曹禺抗战期间话剧《北京人》创作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质以及它在抗战文学史中彰显出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民族救亡的时代主题和国民党的文化专制,国统区出现了历史剧创作的高潮,尤其以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最有代表性。郭沫若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六部历史剧,采用悲剧这一叙事形式,塑造了屈原、聂嫈等志士仁人,为祖国和民族慷慨赴难,从容就义,具有一种历史的悲壮美,彰显了这些历史人物的高贵品质和悲剧精神;同时,这六部历史剧具有明确的现实政治意图,有力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鼓舞和教育了广大人民,实现了艺术审美与政治宣传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文学批评带有时代赋予的救亡情结,集中表现为:以社会改良面目出现的救亡情结;以文学革命为旗帜摇旗呐喊的救亡情结;以论争形式参与政治的救亡情结。对中国近现代文学、文学批评来说,救亡情结是无法选择的时代必然,它的存在可谓利弊同在,不仅影响了现代文学批评的转化与发展,甚至远及当代。  相似文献   

6.
民族救亡是新文化运动的目的。只有廓清这个问题才能说明新文化运动从思想文化运动向政治斗争运动转变、从知识分子运动向群众运动转变、从追求个人解放向追求民族解放转变的问题。但是这种救亡不是旧式的救亡,它是要通过打倒中国旧文化、创建新文化来改造中国,实现民族救亡的目的。救亡与启蒙是互为条件的,我们应该肯定先辈的革命斗争。今天我们应该发扬五四精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们认为,"救亡压倒启蒙"说是启蒙文学思潮在抗战时期被冷落的内在理据;抗战时期社会审美风尚的转移及战争文化规范对启蒙的压制,是造成启蒙文学思潮衰微的直接原因。40年代的启蒙文学思潮在逆境中生存,国统区的七月派创作、反思文学创作和解放区农村题材创作等都顽强地保存了启蒙意识和启蒙话语。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风云变纪的历史进程中“启蒙”与“救亡”是学发展的主流,萧红以其个性主义的创作和自由写作的姿态,以个人熟稔的社会生活为创作蓝木,表现出对孤、寒、病、苦人生的深切关注和执叙写,反映出萧红创作温厚、宽广的人伦关怀的审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在以“革命”和“救亡”为主题话语的三、四十年代,少部分女性作家承袭着五四传统,创作出富有“性别批判”内涵的作品。其内涵主要表现在对女性意识觉醒的表现,对男权意识的批判与解构和对女性自身的审视与剖析三层面。她们在文化夹缝中进行性别抗争,为二十世纪女性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艺术与国运:抗战时期桂林美术界的文化救亡行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抗战时期,桂林美术界十分活跃,抗战美术运动波澜壮阔、盛况空前。桂林美术工作者以画笔为武器为抗战胜利努力创作,面向社会、深入基层,建立美术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们多次举办美术作品展览,积极创办刊物、出版著作,开展学术研究,引导抗战美术运动的发展;在普及美术基础教育、培养美术专业人才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桂林美术界的文化救亡活动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美术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一书作者是李泽厚,李泽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书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一文是因为有关"救亡"与"启蒙"的文章很多,其中,认为反对"救亡压倒启蒙"观点居多。本文试以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角度为切入点,将先参阅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一书中与五四运动相关的其他文章,主要是<胡适陈独秀鲁迅>、<试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和<二十世纪中国文艺一瞥>这三篇文章,借以论述李泽厚本人关于五四主要人物把重点放在启蒙和文化上的原因、启蒙如何先从属于救亡和后又如何完全为救亡所压倒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然后整合其他专著和论文的观点.以便探讨五四时期文化启蒙的演变。  相似文献   

12.
恽代英在文化现代化进程中既没有囿于传统文化,又没有全盘西化,而是以爱国救亡为标准选择民族传统文化和近代西方文化中的合理因素;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又指明中国文化复兴的必由之路,即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化复兴的理论基石,中国革命是中国文化复兴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对《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对救亡的意识形态批判所包含的革命话语的解构和试图开启的文化现代化目标进行详细地阐释与解读,进而梳理李泽厚与80年代文化逻辑的关系,同时将这一关系放置于50—80年代的历史逻辑中进一步落实。因而“五四”的文化政治、“救亡”意识形态批判、“五四之争”、80年代文化逻辑的转向等构成本文考察的基本问题域。  相似文献   

14.
在近年来兴起的“文化热”中,关于“启蒙”和“救亡”,也算是一个热门话题。有一种观点认为:“五四”前期,启蒙居主导地位,“五四”后期,救亡上升为主导,于是“救亡挤掉了启蒙”,从而使“五四”开创的启蒙运动出现了“断裂”,“五四”以来的文化和文学,自然也就成为白茫茫的一片历史空白。这倒是值得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救亡没有挤掉启蒙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青年唐君毅以文人的方式,淑世的立场,继承近世"大变局"以来文化守成之职志,在民族危亡关头,以躬行践道的救亡书生自任,立足民族与人类的长久命运,竭诚于超越时代的救亡思考,矢志于传统坚守和文化复兴的弘道建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抗战出力,终成就其肫挚刚健的儒者气象。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话语文学史中,南来作家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南来文人叶尼是新华文学史的开路先锋。叶尼致力于抗战话剧创作,创作过程中内容类型多样,丰富了新华文学的作品类型。本文以其代表剧作为例,试探讨叶尼新华救亡剧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七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随着救亡运动的广泛深入的开展,涌现了大量的救亡报刊。这些救亡报刊的主办者有文化、新闻界的爱国人士,也有救亡团体。这些刊物成为上海救亡运动的重要的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学术界的一些观点 ,重提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救亡”与“振兴”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个基本问题 ,救亡为振兴扫除障碍 ;而振兴则是救亡最终追求的目的。辛亥革命既为民主革命开辟了道路 ,也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必要前提。救亡与振兴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首次交汇 ,是辛亥革命的重大意义之一。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经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辛亥云南起义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救亡与振兴的交汇 ,先救亡后振兴 ,救亡与振兴相结合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众多的美术团体、院校和美术家,迁徙至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使大后方成为战时美术最为活跃的区域。这一局面的形成,不仅与四川特殊的地理环境为美术家提供了相对安稳的生活创作条件有关,更重要的是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特别是中共南方局对抗日美术运动的关注与支持,为美术的繁荣营造了必要的政治氛围。美术家们在救亡旗帜的引导下,创作热情高涨,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写下了绚丽的篇章。  相似文献   

20.
黎萨尔是菲律宾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长篇小说<社会毒瘤>和<起义者>反映了他(也代表东方民族英杰)对民族解放道路的探索以及思想上的困惑.文章不是简单地从政治角度上加以评判,而是从文化角度上深入分析,指出其选择上的艰难是由文化启蒙和民族救亡双重压力以及对西方文化和本族文化认识上的矛盾等原因造成的,这些矛盾在小说的创作艺术上也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