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力是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想象情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如临其境地去体验文本内涵,激活思维,从而丰富自身想象力。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谈见解。一、凭借问题想象想象是思维的特殊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才能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作者所描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时的教学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1 通过想象引例 ,让学生感知和认识想象的特点及表达的功能2 通过想象导引 ,让学生掌握特征想象的基本规律及方法3 通过想象创新指导 ,让学生学会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想象(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如何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行想象2 想象创新的基本规律及方法(三 )教学方法 :引例导引 ,现身说法(四 )教学用具 :多媒体影映设施二、课堂教学实录老师 :同学们好 !今天 ,我看到同学们一身鲜艳的红装 ,我便知道大家的热情与奔放。这是我对大家的第一印象。我再观察了一下全场 ,同学们…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非常重视情境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他说:“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意思是说,要创造出教学情境,并把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之中,这样,学生才能产生感悟、想象,产生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产生对知识和理论的亲近感。  相似文献   

4.
林玉莹 《广东教育》2009,(11):33-34
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情,意中境。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遵”作者之思路。“入”作者之胸境,才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建构和语言体验。作教学中.根据情境的不同功能可以创设直观情境、问题情境和想象情境。  相似文献   

5.
在交际语境写作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具身”情境,从学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联结体验、共情想象;要以“具象”为标准“设境”“入境”“造境”。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给学生提供适切的方法、支架,而且要引导学生自选支架,鼓励他们自主建构支架,切实提高学生交际语境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设计理念“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阶段习作目标中又提出,小学生要能写简单的想象作文。由此可见,指导学生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写作文,符合“标准”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过程一、谈话激情,启发想象1.师:同学们,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经常要求大家写自己的真实见闻、真实感受,这只是习作的一个内容。其实,我们还可以把自己的想象大胆地在习作中表现出来,这节课,我们就是要尝试通过大胆想象编创故事,有信心吗?2.师:想象并不神秘,只要你能把周围不会说话…  相似文献   

7.
学生对古诗词的认知深度,决定了古诗词教学的难易程度。聚焦学生古诗词认知能力的培养,认为在当前的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引导培养欠缺、情感理解能力的培养不足、想象创新能力的培养滞后,并提出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策略:由表及里,探知诗词背景;由面到点,聚焦题眼诗眼;由象到境,增进情感理解;由导到练,加强想象创新;由练到得,培养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及教学目的1.把音乐教育与语文教育结合起来,实现新课标提出的跨学科的融合。2.通过音乐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3.让学生在听音乐、想象、书面表达中,把“语感”与“乐感”统一起来。4.培养学生保护鸟儿、保护环境的意识,号召同学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设计思路与曲目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教师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根据以上理念,本节听音乐写想象作文课,选用的是《苗岭的早晨》和《…  相似文献   

9.
一、化文为境,让文字动态化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才是绝对的,而表述事物万象的文字也具有鲜活性、灵动性的特征。因此,借助适宜的教学手段,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客观场景,让文字动态化,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想象活动。1.凭借媒体,丰富想象。在教学中,把多媒体引入课堂,让语言文字所表述的内容动态化,强化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刺激,突出鲜明的观察对象,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从而丰富学生灵活的想象能力。如,教学《精彩的马戏》一文,如何理解“喝彩”这个词呢?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小羊走钢丝”的场景,观众…  相似文献   

10.
教学白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故意通过时间、空间、声音上的一块块空白,给学生留有思维驰骋的余地,让学生利用自学、想象、探究填补空白的过程。现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绝不能搞"教学垄断",必须运用布白技巧进行铺垫和蓄势,以虚引实,使教学达到"真境逼而神境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诗词的欣赏,从来讲究“意境”。简而言之,“意”就是诗词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境”就是诗词中描绘的景物和生活画面。所谓意境即主观感情(情)和客观外物(景)的和谐统一。在平时的诗词教学中,学生由诗词语言想象到“境”并不难,但要让学生由“境”生“意”却有一定难度。明代王夫之曾指出“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如何让学生由“境”生“意”,是诗词教学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2.
要想让学生写出好的文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给予同学们充分的想象空间;教学的同时更注重育人;努力培养同学们观察事物的能力;勤写勤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正>诗歌是一种重在抒情意志,以意境感人的文学体裁。同时,具有感情强烈、想象丰富、语言精练、音韵和谐、节奏鲜明、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等特点。在诗歌的教学中,把握诗人的"情"和"境"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想象能力,领悟诗的意境,向学生进行心灵的陶冶和审美的教育。如何让学生把握诗人的"情"和"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呢?首先,创设情境,欣赏感受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其次,循境入文,理解鉴赏美;最后,充分发挥想象,创造和表现美.本文从这三个途径来论述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和实施问题,由浅入深,逐步深入.  相似文献   

15.
一次写作课,我给学生们讲了这样半截故事: 古代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在一次战斗中失利,由于寡不敌众,他被逼上悬崖之巅。前进,没有路,再跨一步就会葬身万丈深渊;后退,也不行,闪着寒光的刀枪咄咄逼人。这时,敌军官得意洋洋地发话了:“噢,尊敬的大将军,此时此刻,此情此境,不知老兄您作何感想?”故事讲到这儿,我打住了话头,要求同学们想象将军如何回答敌军官,续编故事。于是同学们想象中的“将军”,一个个挺身而出——  相似文献   

16.
李帆 《中小学电教》2007,(11):36-36
<正>曾经读过这样一段文章: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常常以恰到好处的教学幽默润色课堂,为教学增添亮色。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于老师请一个学生朗读课文,让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情节。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仿佛把大家带入了果实累累的果园。这个学生读完后,于老师煞有其事地说:"陆晓荣听得最投入。我发现他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使劲咽过两次口水。"回过味来的同学们都会心地笑起  相似文献   

17.
小学作文教学应引领学生丰富自身的素材资源,让学生习作时能下笔如泉涌。教师应引导学生美读课文,深入其境,用心感悟;渐序观察,亲临其境,用心积累;有话可说,尽情想象,用心锻炼;顺畅作文,妙趣横生,笔下涌泉。  相似文献   

18.
三年级古诗词教学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依据其认知水平,结合年段目标,深入浅出,融情于境。采用活化朗读,读出诗情画意;关注字词,学习解词方法;想象画面,领悟诗文大意;课外延伸,促进积累运用等教学策略,使古诗词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的长久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文本自身特点、学生心理特点等,鼓励学生把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激活成语言文字在笔下流淌。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填补空白;拓展延伸,续写结尾;想象意境,变换文体;另辟蹊径,表达感受。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中培养并运用想象能力至关重要。要通过培养学生把隐性材料具体化;续写特定情景的人事;通过质疑进行想像和虚无中的构成想象等能力来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强化想象力,提高创新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