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盖巍 《焦作大学学报》2014,28(3):124-126
宋代少年是一个社会概念,而并非纯粹的法律概念.宋代少年的概念承前启后,并且具有与众不同的时代烙印.他们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身心发展尚不平衡,加之自身不良习惯和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了宋代少年特有的社会特征.宋代少年并非无可救药,只要法律政策适度保护、社会积极关心、家庭及时教育管理,再加上少年注意自身保护,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少年犯罪,他们能够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2.
少年犯罪与成年人犯罪有质的不同。因此,少年犯罪刑事政策也应与普通刑事政策有所区别。明确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内涵和基本精神,才能使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制定不偏离方向。研究当前国外对少年犯罪的刑事政策,明确我国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应然选择,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少年犯罪刑事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少年团伙犯罪的特点及趋势施亮少年犯罪已是当前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少年团伙犯罪,则是少年犯罪的较为普遍的形式。近几年的情况表明,随着少年犯罪人员年龄趋于低龄化,犯罪团伙的成员也趋于低龄化。据南方某市公安局对1989年抓获的431名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  相似文献   

4.
当前,青少年犯罪是社会众所关注的重大问题。其中,少女犯罪问题,也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根据近年来对女少年进行的一些观察和最近对部分女少年犯罪者的调查,试图对少女犯罪与性爱心理的关系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以人为本,少年司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行少年司法,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理论界和司法实务部门关注的焦点。为了有效地治理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开始在探索建立自己的少年司法制度。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我国少年司法在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犯罪,促进和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少年司法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立法、司法及机构建设等方面都还有待发展。  相似文献   

6.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减少或避免少年犯罪是关系到社会风气好坏、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如何避免少年犯罪,引导少年健康成长,成为国家有用人才,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前不久,我们对某县近几年23名少年犯罪情况进行了调查,从中引发出我们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减少或避免少年犯罪是关系到社会风气好坏、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如何避免少年犯罪,引导少年健康成长,成为国家有用人才,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前不久,我们对某县近几年23名少年犯罪情况进行了调查,从中引发出我们的一些思考。一、少年犯罪特点1990年以前,某县青少年犯罪占犯罪总人数的71.16%。几年来,由于该县自上而下从全社会各个方面入手加大了对青少年的关心教育工作力度,使得青少年犯罪率明显下降,截止1998年,青少年犯罪率已下降到25.68%。从调查中发现,青少年犯罪率下降实际上只是青年犯罪率下降,而少…  相似文献   

8.
做为一名少年犯罪的主审法官,我告诫孩子们:要珍重自己,珍重金色的年华,珍重明天。当我们满怀信心地憧憬少年一代灿烂的未来时,也不免为少年犯罪问题而忧心。下面讲几个少年犯罪的案例,看看它们能给我们怎样的警示。  相似文献   

9.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关心少年就是关心我们的未来。未成年人参与违法犯罪已经成为日益困扰社会治安的一大难题,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三大公害”之一。少年犯罪年龄越来越小,案情越来越重,犯罪时毫不在乎,犯罪后毫无悔意。未成年人犯罪已严重地危害社会。青少年,特别是“问题少年”尚未能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促发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有不良社会环境影响、学校法制教育的欠失以及非正态家庭的失范等。加强控制青少年犯罪方面的对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书讯     
《人民教育》2012,(Z3):79
《问题少年心路探寻》戴秀英等编著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该书是农工党中央妇委会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管教所开展《全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牵头主编的,为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提供了很好的警示和教育材料。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87个少年犯案例,真情袒露少年犯的内心世界及忏悔,深刻剖析少年犯的犯罪成因、特点、表现,探讨预防少年犯罪的对策。第二部分是预防少年犯罪知识问答,从法律法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环境因素等多视角,提出预防少年犯罪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然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日趋严重,已经成为继环境污染、贩毒吸毒之后的第三大世界性问题。预防和防止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我们应该从青少年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进行预防,综合治理,多管齐下,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美国从本世纪二十年代起,就对犯有各种罪行的少年进行野营式的治疗。美国野外教育部门对少年犯罪非常重视。一九六六年,以马萨诸塞州青少年辅导局的犯罪少年为对象,进行了游击式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然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日趋严重,已经成为继环境污染、贩毒吸毒之后的第三大世界性问题.预防和防止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我们应该从青少年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进行预防,综合治理,多管齐下,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守法少年与犯罪少年家庭功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调查法比较了守法少年与犯罪少年的家庭功能状况,结果表明:两者在家庭功能的沟通交往、角色分工、行为控制、问题解决和情感介入等方面差异极其显著,犯罪少年家庭功能发挥明显不良。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王国富  赵转等 《学校卫生》2001,22(2):151-152
目的 探索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状况及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在押少年犯105人。结果 发放和收回105份问卷均为有效答郑。分析结果显示,从产生犯罪动机到作案是有一定时间的,1周以内占43%,1周以上占35%,对已产生犯罪动机的人进行及时干预是非常必要的;少年犯罪前心理紊乱,生理与行为状态均有改变,绝大多数犯罪少年都愿意在犯罪前得到及时有效的挽救。结论 少年犯罪前心理状况可为预测和干预犯罪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低龄越轨少年而言,教育比惩罚更能发挥作用,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能产生抑制效应。然而我国中小学教师却存在职业素养与应对低龄少年犯罪不匹配的现状,为预防低龄少年犯罪,有必要培育教师良好的法律素养、博爱公正的道德素养和理性平和、意志坚定的心理素养,以此推动教师尊重学生、了解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促进教师与学生建立相互交流和彼此信任的关系,抑制叛逆少年产生犯罪心理。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几年,青少年犯罪比例逐年上升,犯罪年龄越来越小,社会上的问题少年越来越多,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在对青少年犯罪的研究中不难发现,很多青少年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关系。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分析青少年犯罪率增高的原因,探讨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方法,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控制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探讨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学校教育或个别教师与少年犯罪之间有无影响关系,采取哪些必要可行的教育措施,防范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亦是学校教育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20.
网瘾问题已成为当今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网瘾导致青少年学业荒废、人格扭曲、行为失范、道德与法律意识弱化,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给社会、家庭及网瘾少年自身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网瘾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诱因,防范网瘾少年犯罪,关键在于预防青少年陷入网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