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仡佬族是我国云贵高原中部的一个古老民族。旧称“仡佬苗”,明清时有“木仡佬”、“水仡佬”、“花仡佬”、“红仡佬”、“披袍仡佬”、“剪头仡佬”、“锅圈仡佬”、“打牙仡佬”、“打铁仡佬”等多种称谓。该族大部分散居在贵州省西北、西南和北部包括遵义、仁怀等在内的20多个市县,少数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广南、马关等县。仡佬族中多数人通用汉语,也有一部分人会讲苗语、彝语或布依语等,有的甚至兼通三四种语言。目前,该族大约只有1/4的人还会说仡佬语。仡佬语属汉藏语系。该族没有文字,普…  相似文献   

2.
仡佬语是典型的处于濒危状态的语言,针对仡佬语言濒危的状况,不少学者提出了开展仡佬语专题研究、培养仡佬族民族自豪感、尝试进行"语言复兴"工作等保护和抢救措施,但未就其濒危的程度作专题研究。因此,探讨仡佬族语言的濒危状态和程度,研究探寻相应的保护对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新 《考试周刊》2014,(79):31-32
仡佬族是贵州历史上最悠久的土著民族,从古到今,仡佬族的婚姻都比较自由、淳朴,至今保留许多原始的习俗。仡佬族的婚姻制度文化是其民俗、心理、礼仪、道德的具体体现,寓含仡佬人的精神、信仰、价值取向,寄托仡佬人美好的期盼,是仡佬族传统文化的历史遗留和重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仡佬”这一称呼在麻阳广为流传 ,而且有特定的地域、语言和群体。从历史上看 ,麻阳曾有仡佬族长期居住生活 ,且逐渐与当地汉、苗、土家等民族相融合 ,但依然保存了一些仡佬族固有的风俗习惯并形成了独特的被称为“仡佬腔”的汉方言。  相似文献   

5.
通过历史文献资料分析、访谈和田野调查可知,仡佬毛龙民俗体育文化是仡佬族先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体育文化形式,是仡佬族充满着生活情趣并带有浓郁泥土气息的文化艺术传统。仡佬毛龙民俗体育文化产生于盛唐时期而盛行于明朝时期,是仡佬先民中广泛流传的一项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从仡佬族毛龙灯舞的外在形式、制作材料和表演内容等综合来看,仡佬毛龙包含了古代先民的龙图腾崇拜、竹子崇拜、宗教崇拜和生殖崇拜等文化内涵.经历了由娱神功能向娱人功能的转变,也是一种集武术、鼓乐与艺术于一身的文化艺术,具有健身娱乐性、观赏性、广泛的参与性以及丰富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遵义仡佬族习惯法带有浓厚的本民族文化特色,深深地烙下了民族的印迹,成为遵义仡佬族人自我识别和民族认同的基本内容,有其自身的特点。社会形态决定着法律的形式和内容,随着遵义仡佬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发生变化,传统的仡佬族习惯法也发生着变异。探析遵义仡佬族习惯法的现实状态和特点,对于更深入认识贵州仡佬族习惯法,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过国内外学者近60年来的不懈努力,仡佬语调查和研究均取得了较大成绩.文章从仡佬语调查,仡佬族语言使用情况研究,仡佬语方言研究和仡佬语系属等四个方面对仡佬语调查研究的成绩进行简要叙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文化资本和重要资源,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探索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对民族地区脱贫致富,解决民生问题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仡佬族发源地和主要聚居区的黔北仡佬族聚居区为例,分析仡佬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仡佬文化旅游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一种语言代表了一种文化,同时语言也是思维的工具,它帮助人们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因此,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文化;保存一种语言就是保存一种文化。相反,失去了一种语言不仅意味着失去了一种文化,失去了一种思维方式,失去了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意味着我们人类失去了一种可供比较、借鉴的文化和信息来源。对广西仡佬语濒危成因进行分析,不仅能起到加强对仡佬语的保护作用,而且能使仡佬语所蕴含的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的石阡县、务川县,是我国仡佬族的集中居住地,仡佬族人民长期的历史发展和赖以生存地方环境造就了丰富的仡佬族文化艺术.仡佬族民歌是仡佬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仡佬族文化发展的生命智慧.贵州仡佬民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弘扬和传承我国民族民间优秀文化,保护仡佬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布迪厄"再生产"理论的视觉,...  相似文献   

11.
族称的衍变与仡佬族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尊严和文化个性,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民族交流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构成新的文化规范的动态过程。从仡佬族先人濮人到濮僚、夷僚到仡佬的民族称谓变迁中可以看出其文化变迁是在贵州形成一个新的文化合成体的过程。因此,探讨仡佬族民族文化的发展变迁,对多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多元化的仡佬民族社会,仡佬族传统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一道成为约束和限制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两者之间发生冲突和碰撞不可避免.因此,仡佬民族地区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实现国家制定法与仡佬族传统习惯法的协调契合,这对于推动仡佬民族地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仡佬民族地方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仡佬语是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一种濒危语言,目前作为母语使用的人口很少,但内部方言土语众多。仡佬语研究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前期研究集中在系属讨论和方言分区上,20年代90年代以后重在对语言材料的挖掘和对各方言土语的全面描写上,同时国内外学者为仡央语系调查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合作。通过对仡佬语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同时,还对仡佬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4.
委婉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源于语言禁忌,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等特点。委婉语可以通过借用外来词,概念的隐喻、转喻及降格陈述等方式构成。以语用效果为标准,委婉语可被划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大类。委婉语反映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宗教文化、社会心理、政治生活等等,社会的发展推动委婉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边地风月>里使用的务川方言词语,所展示的民情风俗,分析了方言与民俗的相生相随的关系.并揭示随着务川仡佬语的消失,仡佬族的民族文化也踪影难觅,<边地风月>里所描述的民情风俗皆为汉文化范围内的地方民俗.  相似文献   

16.
仡佬族民间舞蹈在仡佬族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反映着仡佬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文化意识和价值取向。以黔北仡佬族民间舞蹈特征为出发点,探讨其舞蹈内容、舞蹈气质、动律特征等,有助于对黔北仡佬族民间舞蹈的保护、开发、整理和研究。审视并探讨挖掘整理仡佬族民间舞蹈文化,是一项非常艰巨但同时非常荣耀的文化工程,具有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仡佬毛龙审美特征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仡佬毛龙是贵州省石纤县仡佬族世代相传民间信仰的表现形式,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仡佬毛龙审美特征主要彰显为表现性与再现性相结合、动态性与情景性相结合、虚与实相结合、人与自然相融合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广西十二个民族中,使用汉、壮、勉、布努、拉珈、苗、侗、仫佬、毛南、水、仡佬、彝、京十三种民族语言.广西的汉语包括粤、官、客家、平话、湘、闽六种方言.各种语言和方言的分布和使用情况相当复杂,不少人是兼通几种语言(方言)的多语人.广西境内主要通行汉语的粤语和官话.众多的语官和方言蕴藏着极丰富的古代语言和文化的宝贵材料,对于语言学、汉语史以及民族关系史和地方文化的研究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历史、文化等差异使各民族的社交应酬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种语言的应酬语,如果直接用到另一种语言中,其效果往往大相径庭。本文从六个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在社交应酬语上的差异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务川仡佬族是贵州遵义最古老的本土民族,是一个“原生形态民族”.近年来,每逢清明节务川仡佬族举办的祭天朝祖公祭活动,作为仡佬族信仰的主要形式及其传统文化的物质承担者,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意蕴,对务川旅游、经济的发展,以及对构建平安、和谐务川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