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王凯 《新闻实践》2007,(8):23-24
在新闻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专业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蕴含着发展的机遇,浙江省政协主办的《联谊报》也不例外。《联谊报》自1987年创办至今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创办以来,《联谊报》坚持"立足政协,面向社会",以政协这一独特的视角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和统一战线,以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做出  相似文献   

2.
《联谊报》是浙江省政协主办的一张报纸,它的读者对象定位在知识界、文化界和党务政务人士,因而《联谊报·月末特刊》的定位不能是花哨的,但既然是“特刊”,也不能是呆板的。 围绕《联谊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办报宗旨,我们寻找到一个切入点:即“思考也是休闲”。  相似文献   

3.
报纸的正报与特刊如何区别掌握?特刊的版面配置的合理原则在哪里?4年来,由我主持创办的《联谊报·月末特刊》在总体定位和编辑方向上作了一些分析和思考。《联谊报》是浙江省政协主办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为办报宗旨的一张报纸,它的读者对象定位在知识界、文化界和党务政务人士。鉴于此,《月末特刊》的定位不能是轻浮的,但既然是“特刊”,也不能是呆板的。  相似文献   

4.
李理 《国际新闻界》2012,(4):107-112,126
本文从范长江对《大刚报》这张民营报纸的评价出发,梳理范长江与《大刚报》以青记和国新社为沟通桥梁而建立起来的关系,探讨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舆论宣传斗争的策略是将报刊宣传与统战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以《大刚报》为例证聚拢民主进步分子,以及进步势力对报纸的渗透和掌控。着重分析范长江对《大刚报》评价"合作社性质的民间报纸"的原因,从合作社的由来和发展两个层面归纳《大刚报》合作社性质的特点,即权威力量的转换和不结盟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5.
一张报纸,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读者,站稳脚跟,发展自己?我认为,重要的是找准位置,选好角度,办出特色来。《联谊报》创办七年来,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获得了各界人士的好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要把握好、处理好。一、坚持办报宗旨,发挥独特作用。《联谊报》是浙江省政协主办的报纸。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  相似文献   

6.
作为日本共产党的机关报纸,《赤旗》承担着宣传党的政策的任务。报纸通过采用与党中央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及财务方面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既确立了党对报纸的领导地位,使党的政策方针得到了正确的贯彻,也使报纸的发行有了可靠的保障,从而为党的政治活动提供了所需的资金。《赤旗》报的版面构成及内容特征则在于以大新闻和小新闻为重点、进行深度报道并具有鲜明的主张。《赤旗》报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其送报系统是通过共产党基层组织来完成。  相似文献   

7.
七、《湘省大汉报》《大汉民报》《湘省大汉报》原系湖北同盟会员胡石安主办的《大汉报》的分支。第8期起改名《大汉民报》。是辛亥革命后湖南第一家报纸,主办人为同盟会员杨宗实(华生)。据当时人回忆,报纸创刊于长沙起义的次日。“长沙杨宗实、浏阳雷预,组织《大汉报》,宣传革命意义,发表一切文电,初二即行出版,时人称其敏捷。”(粟戡时:《湖南反正追记》)现存的第3号报纸,为农历九月初六日出版的,可能当时并未能按日出版。报纸系四开单面印刷,  相似文献   

8.
《新闻实践》2011,(2):F0004-F0004
《联谊报》。由浙江省政协主办。1987年,在浙江省政协与省委统战部携手倡导下,在新闻界众多老前辈的策划和帮助下,《联谊报》应运而生,并飘向了海内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题写了报名。多位省领导和新闻界老前辈曾任社长。  相似文献   

9.
档案局于9月16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档案宣传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档案宣传工作,一手抓业务,一手抓宣传,加强《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和《湖北档案》等“一报两刊”的宣传学习,确保各单位有一份档案业务报刊,继续办好《荆门档案》简报,利用多种形式搞好档案宣传,还要与新闻部门密切联系,借用电视、广播、报纸、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前夕,不少宣传革命思想的报纸如《中国日报》《苏报》《国民日报》《警钟日报》《广东报》《有所谓报》《少年报》《民呼报》《民立报》《民报》等相继涌现,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新闻战线上的一支健军。在这些报纸进行宣传鼓动的活动中,还出现了一批革命的爱国报人,郑道就是其中一员年轻的闯将。郑道(1880—1906),字贯一,广东中山县人,从事新闻事业后,即以贯公笔名行业。小时候在家乡乡塾读书,“颕悟好学,过目成诵”,熟读经史之书。但因家境贫苦,十六岁即随乡亲到日本谋生,为横滨太古洋行职工。后来由于梁启超的协助,得以免费入  相似文献   

11.
冯帆 《青年记者》2012,(11):75-76
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日本不断在中国挑起各种事端.特别是在1935年华北事变后,其吞并中国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此时,天津《益世报》公开抨击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主张对日的全盘抵抗,成为当时报业爱国主义宣传的核心阵地.① 为此,《益世报》曾在报纸上发出呼吁:广大国民的职责,就在进行必要的组织,准备接受我们的总动员令.②在上世纪30年代,《益世报》副刊成为报纸整体抗日宣传的一个重要平台.在这一时期近30个副刊中,最能体现抗日思想的就是《防卫知识》.  相似文献   

12.
范以 《军事记者》2003,(11):60-61
《人民武警报》迎来了创刊20周年的生日。20年来,它举旗帜、跟党委、贴基层、保中心,报纸的宣传思路和宣传内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正版、精专版、办副刊、常增刊,报纸的宣传力度和宣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讲学习、抓队伍、建制度、增设施,业务水平和全面建设日就月将。笔者作为武警报的一员感到光荣和自豪,回顾在这块催人奋进的“阵地”的岁月、特别是近几年来为部队建设服务所走过的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想法想细说一下。一、抓好大事,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办报纸,抓大事,是报人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在这方面,《人民武警报》始终坚…  相似文献   

13.
军区军兵种报是军队的主流媒体,如何精确定位,找准自己的立足点,通过精心策划不断提高报纸质量,提高指导性、针对性和可读性,无疑是报纸生存发展的根本。《火箭兵报》创刊十年来,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宣传特色、  相似文献   

14.
本刊从这一期开始,将陆续刊登老新闻工作者萨空了同志的回忆文章《我与立报》。《立报》1935年创刊于上海,是一张很有影响的小型报。它坚持抗日,倾向进步,内容丰富,编排新颖,拥有广大读者,销数曾创当时国内报纸的最高纪录。萨空了同志1935年秋到上海参加《立报》工作。1937年11月大上海沦陷后,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强令所有宣传抗日的报纸一律停刊,《立报》由于坚定的抗日立场,也被迫停止了发行。12月,他乘意大利邮船赴香港。在那里他主持了香港《立报》创刊的筹备工作。1938年3月,香港《立报》和读者见面了,他担任了香港《立报》的总编辑和经理。同年9月,他脱离香港《立报》去新疆。萨空了同志的回忆文章记述的就是他这一段经历。文章将介绍在日寇侵华、国难当头的时刻,《立报》是如何发挥自己的职能,为宣传抗日,唤起民众,保卫祖国,争取自由民主而斗争的。而他自己也正是通过斗争实践,找到了中国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的。  相似文献   

15.
余小沅 《新闻实践》2001,(10):58-59
在新的世纪,报纸副刊面对新的挑战和新的任务。怎样办好副刊?其中的重要一环,就是要充分关注读者的精神需求。这是提高副刊质量的关键之 《联谊报》从1994年以来,几乎每年都要刊登“读者意见有奖调查表”,对报纸改进不足、提高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以下把“调查表”中有关副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农红军在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坚持出版了《红星》报。报纸是油印的。第一期出版于一九三四年十月二十日。下面介绍的是《红星》报的一张号外。这张号外是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七日出版的。通常报纸的号外,都是报道重大新闻的,而这张号外却很特别,是宣传加强组织纪律的。内容如下: 《红星》报号外  相似文献   

17.
行业类报纸是宣传行业政策与传播行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报纸内容质量的高低、版面形式的丰富以及灵活程度,影响着自身报纸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新媒体的崛起,人们对行业报纸版式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如何能更好地发挥行业报版面优势,谋求版面设计创新发展,本文主要结合《海峡资源报》版面设计以及福建省内部分行业报的实际版面应用略作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中共随州市委机关报《随州报》自1997年1月1日改办为《随州日报》后,加强了对报纸的审读和评点,有效地提高了报纸的品位,扩大了报纸的影响。《随州日报》的报纸审读与评点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指定的专家审读。负责审读《随州B报)的是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汪新源教授。二是聘请社会审读评点人员。在聘请社会审读人员方面,《随州日报》一方面聘请市委宣传部有关领导和市新闻出版局、市内新闻单位负责人等定期对报纸的宣传导向、稿件的新闻价值等,从宏观上进行审读;一方面聘请在全市有一定影响,且功底较深、认…  相似文献   

19.
《军事记者》2007,(2):47-47
第一张儿童报:1920年在浙江绍兴出版的《中国时报》。第一张小报:1925年6月4日在上海出版的《热血日报》。第一张为报刊发行宣传的报纸:1983年在北京创刊的《中国报刊报》。第一张工人报:1949年7月在上海创刊的《劳动报》。  相似文献   

20.
作为河南唯一一家教育专业报,近年来,《教育时报》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努力探索,在教育新闻宣传和报纸发行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被评为全省新闻系统精神文明示范单位,蝉联全省十佳报纸,连年被评为省一级报纸,报纸发行量两年翻两番,在服务全省教育工作大局、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树立先进典型、塑造河南教育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首《教育时报》创新改革的实践,引发了我对教育专业报宣传与发行工作的几点思考。一、教育新闻报道在创新中提高长期以来,《教育时报》遵循“两个规律”(教育规律和新闻规律),坚持“两个面向”(面向各级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