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亲亲相隐"原则的历史发展入手,论证了在现有条件下该原则的价值所在,并以其价值为基石,对"亲亲相隐"原则对我国现行刑法可能的影响做出了若干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亲亲相隐"乃是人性的一种表现,为了"避害""生存"而"亲亲相隐"易得人们的理解与宽容;为了"趋利""发达"而"亲亲相赞"恐怕就未必如此了,反倒是易得人们的不解与厌恶。某些人热衷于评赞乃父;乃父收自己的儿子为研究生,或推荐自己的儿子考研究生,进而举荐自己的儿子为领导者,都可谓"亲亲相赞"的生动样态,均属于刘知几《史通》中颇讥刺的"矜其乡贤,美其帮族"之典范。作家亲属提供作家的相关资料乃至作品的收集,其目的在于给研究者和读者提供方便,是可以的;但其对作家亲属的评赞却是自爱自重者所不屑为之。因为会误导研究者,使研究走弯路乃至歧路,所以是缺乏学术价值的,其为学术研究和道德建设提供的主要是负能量。  相似文献   

3.
亲属拒证是出于对亲情伦理的需求和人性的保护,是法律对人权保护的需求。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增加了:"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免于出庭作证"的规定,也可以说是亲属拒证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初步建立,但与我国古代"亲亲相隐"的制度相比,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方面。应借鉴古今中外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更加完善我国的亲属拒证制度。  相似文献   

4.
<正>《论语·子路》(十八章),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1))前人多把孔子所言之"隐"理解为"隐瞒",于是孔子之言的现代汉语版就成了"……父亲为儿子隐瞒(罪错),儿子(也)为父亲隐瞒(罪错)……"这就是所谓的"亲亲相隐"。然而,这解读是完全错误的,曲解了圣人语义。汉语字词常有多义,古汉语尤是。稍有马虎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隐"字当然有"隐瞒"之义  相似文献   

5.
蔡欣欣 《职业圈》2011,(36):19-19
“义”,指人类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和应当追求的道德价值;“利”。则是指能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功利和利益。义利观就是怎样看待义与利孰轻孰重的价值观点。对义利的关系问题,我国的先贤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探讨,长期以来。形成了不同的义利观。每一次义利观的变化都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发展攻坚期,传统的义利观已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对义利观进行创新,从而建立一种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义利观。  相似文献   

6.
刘杰 《职业圈》2014,(5):18-19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高度凝练、集中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与价值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展出的“光辉的历程——雕塑名家邀请展”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以弘扬“红色经典”“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旨。全国68位各个时期代表性雕塑家及其100件代表作得以集中展示,充分展示了中国雕塑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杨伟根 《职业圈》2014,(24):114-114
医院一定要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注重医疗安全和医疗服务质量,这是医院不变的主题。而尊重病人的要求,爱护每一位病人,这才能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要把医疗价值和人的价值相统一,这是各医疗机构一直追求的目标,把病人的安全放在核心的位置上,这是构建医院安全文化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
“以仁义为本”的精神超越、以“孝悌为先”的道德教化、“以和为贵”的德性之美、“以德教为主”的人格孕化体现着儒家家庭伦理的文化特征;在当代社会,作为一种植根于民众生活方式而存在的儒家家庭伦理,具有道德人文关怀的精神价值、普适性质的文化价值、巩固家庭的实践价值、承前启后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0.
商事私法性的过度强调,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诸如最近的“富士康的九连跳”、“美国华尔街造成的金融危机”等。商法精神已能不再是美国的自由派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唯利论”观点,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商法的社会责任原则”。该原则的确立有其本身的价值问题以及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讨论钱钟书《宋诗选注》的文献价值 ,并提出“钱注宋诗”这一品牌 ,以与《钱注杜诗》相辉映。钱注宋诗不仅选源异常丰富 ,引用、提示的文献特别多 ,而且注意辑补佚作和考证文献真伪 ,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但也有不符合文献规范的疏失 ,诸如校勘异文不交代出处 ,擅改原文而无版本依据等。  相似文献   

12.
泛化的客户概念对企业来说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只有具备了“部分、共性、创造价值”的基本属性(即目标客户),企业的战略和营销才会有的放矢,创造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所依附。  相似文献   

13.
雷异 《职业圈》2013,(30):124-125
对任何企业来说“客户服务”一直被视为企业发展的立命根本之一。而拥有这个立命根本的前提是必须拥有顾客,而拥有顾客的前提。必须是为顾客创造价值和超额价值。因此,如何才能为顾客创造价值.就成了服务型企业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一翔 《职业圈》2010,(24):61-62
企业兼并重组是企业产权改革、资本营运的重要方式。文章围绕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结合葛洲坝兼并重组案例分析,探讨了企业兼并重组中应从追求“现实利益”转向寻求“潜在价值”的意义,并探讨了企业兼并重组成功的“奥妙”。  相似文献   

15.
栗谷论“孝”及其现代意义葛荣晋儒家向以注重伦理道德著称于世,而“孝”为“百行之首”,所以栗谷先生作为李氏王朝的大儒论学也是“以孝敬为先”。栗谷所谓孝道,并不只限于“正家”范围,而是按照孟子的“君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的仁学结构,...  相似文献   

16.
上博楚简《诗论》公布后 ,引起众多学者的注意和讨论。其中关于 1号简“孔子曰”以下三句 (特别是最后一句 )文字的解读 ,争议最大。李学勤解读为 :“诗亡隐志 ,乐亡隐情 ,文亡隐意。”① 而关于“隐”和“意”的读法 ,歧说甚多。如“隐” ,或读作“吝”、“泯”、“离” ,“意” ,或读作“言” ,再由此排列组合为更多的读法。关于这些字的读法 ,本来是古文字学家才有发言权 ,不过 ,当古文字学家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说法时 ,治诗学的人也许可以根据学理作出自己的判断。比如 ,我们是否可以将“文亡 (无 )隐意”还是“文亡 (无 )隐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化学刊》2010,(5):103-103
辛秋水在《学术界》2010年第2期撰文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温情脉脉”的文化,具有“阴柔性”,以“仁”“义”“礼”为交际原则,讲究人情,注重面子,是一种道德本位的德行文化。儒家思想统治着中国的古代社会,它排斥法治,主张德治,再加上中国封建专制统治一直奉行的是人治原则,导致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法治缺位,不过这并不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对法治思想就没有参考价值,因为:  相似文献   

18.
张宇宁 《职业圈》2014,(25):74-75
华润置地董事长吴向东认为:“践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我认为,一个企业,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还应该不断实现社会价值,包括对股东、员下、客户、合作伙伴、环境以及社会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文章指出西方价值文化的基本观点是:强调人的自私本能、个人本位、自由至上、利己原则.这样的价值文化对社会、对个人既有积极促进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应客观、一分为二地看待.  相似文献   

20.
徐莲梅 《职业圈》2008,(32):165-166
文章指出西方价值文化的基本观点是:强调人的自私本能、个人本位、自由至上、利己原则。这样的价值文化对社会、对个人既有积极促进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应客观、一分为二地看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