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书三题     
读书人 家乡人称我为"读书人",我以为他们在叫法上有错误,就试图纠正说,现在哪个没读过书呢,凡读过书的就叫"读书人",不能吧?他们说,哈,读书人就爱咬文嚼字.他们一笑,反而把"读书人"这三个字盯紧了.母亲是个天才,她说,说你是个读书人,就是说你是读过书的,读过书的懂道理,所谓知书达理咧.这我就懂了.书里面有理,知书便是知了理,也实在是家乡人的天才见识."开卷有益"的古训大约是益在理上吧?  相似文献   

2.
初识小湾     
龚忠政 《大理文化》2009,(Z1):112-113
我突然就被眼前的这一条江震撼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大理这个秀美得让人无比眷恋的地方生活了这么多年,竟不知晓,原来还有一条如此波澜壮阔的国际河流,就这样桀骜不驯地流淌在距我们很近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正小时候,徜徉在杂货店花花绿绿的布匹堆里,我总有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我用妈妈裁衣服的废布头做剪贴画,或者给我的娃娃做裙子。看到我对针织感兴趣,妈妈给我报了一个法式刺绣兴趣班。刺绣班的老师是一个法国人,每周五下午在我们小学开课。那时候,周五我们只有上午半天课,这就意味着我在大家走后还要留下来。老师教我们用颜色淡雅的亚麻线在手巾上绣花。在她手里如此简单的事,轮到我自己操作就变得太难了。好几周过去了,我却怎么也绣不好妈妈名字打头字母的那个"N"。浅粉色的手巾配上白  相似文献   

4.
正我是个不爱凑热闹的人,写稿也如此。无数人写过的花神咖啡馆,本也不在我的计划之内。是啊,有什么好写的呢?就像巴黎这座城市一样,花神咖啡馆也被异化为一个符号,文艺青年们纷纷涌入,点上一杯热巧克力扮朝圣状。可你知道的,她们扛着单反,只为了拍拍自己长及脚踝的裙子,如果她们早三百年来到巴黎,裙脚一定会沾上满街乱倒的粪便,就像她  相似文献   

5.
正城市的屋檐,庇护着我们,还有它们。它们是我们的邻居,也是我们的朋友。同在一个屋檐下,该如何与它们相处呢?我想,这不仅仅只是一个话题。猫母亲家养了一只猫,确切地说是领养的。那天,母亲在回家的半道上发现了这只猫,见它很可怜地依偎在那里,母亲就动了恻隐之  相似文献   

6.
最后一课     
尽管实习结束了,可是我的心情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我的心依然活跃在我那群可爱的学生中间,尤其是我给他们上的最后一课. 离开实习学校的那天早晨,我依旧到操场上守操.这是作为一位见习班主任所要实习的内容之一.就在这时班主任走了过来,微笑地对我说:"杨老师,我们班的同学想邀请你在今天给他们上最后一堂班会课."真的吗?"我当时很激动也很兴奋."好!"我没多想就爽快地应了.可是这也许是我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节课了.最后一课?多么令人心酸的话语.虽然在三尺讲台上,我也只不过站了那么几节,但是我却对这神圣的职业怀着深深的敬意与眷恋.  相似文献   

7.
惠灵顿植物园门口的郁金香依旧绽开,虽然她们的青春已近尾声——可不等我的到来,她们的妩媚怎会就这样谢幕。随心所欲地如此幻想后,我终于有点飘飘然,不知道是我的多情还是她们的多情。可我确信:惠灵顿植物园永远是如此多情。惠灵顿植物园的多情就写在她的每一片花瓣上,写在她蜿蜒的小径上,写在她潺潺的流水中,写在她路边雕塑的缝隙里,写在她鸭池边蹒跚学步的小鸭的翅膀上。等到我飘飘然的脚步爬上植物园的山顶,抬眼望去,看到了海湾,看到了城市,看到了只有一朵白云飘浮在碧蓝的天中……折射——惠灵顿植物园@郑文  相似文献   

8.
一提到屠格涅夫,闪过脑际的就是《初恋》、《父与子》和《罗亭》。回想起来,当时虽然一看到这几本书上的那些生疏的地名和人名就感到困惑,但为了升学和自身的修养而不得不鞭策自己去硬啃它们。托尔斯泰也好,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也好,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他们大概都是帝俄时代的大文豪,与我理应不会有什么关系的。那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我住在巴黎,有一天,偶然结识了一位住在附近的中年妇女。她虽然是法国人,可是生得娇小玲珑,金发碧眼,艳丽照人。当时正是寒冬时节,我在巴黎既言语不通,又举目无亲,使我心情忧郁,只是塞纳河水一下子使我着了迷,我就在这时和她相识了。这位妇人亲切地接待我,请我喝咖啡,又请我吃饭。从此我经常到她家去作客,甚至呆在她家的时间比呆在自己公寓的时间还长。她的家很简单朴素,很难使人相信是法国上流社会的家庭,房内的墙上挂满了肖像画和照片,书  相似文献   

9.
有些书比其他的书,需要更长些时间才能得到世界的承认。但需要494年吗?明年春天的一件大事是英文版的小说《白色的暴君》首次问世。如果有人愿对这部书的伟大之处提出质疑的话,请不要和我争论,去找塞万提斯吧!这位西班牙小说家在《堂吉诃德》这部书里借书中一个人物之口说过:“我的朋友,我敢向你发誓,就文体而言,这是世界上最好的书。”  相似文献   

10.
一、弓鱼 大理洱海盛产佳鱼.著名的有弓鱼、丙穴鱼、桃花鱼等.但有关这三种鱼的介绍不够,人们对它们知之不多.对弓鱼的介绍文字虽多一些,但多是人云亦云,而且仅限于对其外形的描述,缺乏科学的解释,如弓鱼在鱼类学上属于哪一个纲,哪一个科,解剖学上有什么特征?均未涉及,读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古人缺乏鱼类学知识,情有可原,今人就不应该如此了.  相似文献   

11.
秋叶交响曲     
田园生活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那是一番骑车在林荫小道上,垂钓在碧波荡漾的池塘边,跳跃在堆堆金色的秋叶中的情景。然而,我长大在曼哈顿,这一切都只能从书中一饱眼福了。长大后,我搬到了郊区。深秋的11月,院子里秋叶落了一地。邻居们建议我让他们的园丁带上那台轰隆隆的吹叶机来打扫叶子。我说:“不用了,谢谢。我可不想失去这耙叶子、点篝火、烤栗子的大好良机。”他们大笑着回答我说:“烧叶子是不合法的。不过你愿意耙多少叶子都行。”我拿上一把老得绣迹斑斑的耙子去耙叶子。耙子一沾上叶子就奏起了音乐。先是耙子的金属尖齿相撞击发出的柔…  相似文献   

12.
1942年我七岁那年第一天入私塾读书,书篮里放了一方破旧的墨海,一条新墨,儿管毛笔和《二三字经》课本,老爸拉着我首先跪在“孔圣神像”前,拜教书先生。老先生的八仙桌上也摆着两方大砚,老爸说这两方大砚和我书篮的墨海都是端溪石砚。从此以后,书篮的笔、墨、砚,成了我做作业、写大字、  相似文献   

13.
正尤利乌斯·伏契克(1903—1943),是我最喜爱的作家。之所以对这个捷克作家情有独钟,是因为早在中学时代读了他的死囚手记——《绞刑架下的报告》,字里行间闪烁的乐观主义与理想主义人性光芒,如阳光般穿透了我的心灵。从此,伏契克与《绞刑架下的报告》,成为我用一生去阅读的书。歌德评价莎士比亚说:"我读到他的第一页,就使我这一生都属于他了。"于我而言,借用这句话来表达我对伏契克的钟情,再恰当不过了。如此,  相似文献   

14.
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从来没有像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在中国大地上如此悖逆撕裂,又如此水乳交融,它们在这块古老的大地上实现了分离与融合、悖逆与交响,而在这种分离与融合、悖逆与交响的大潮中,人作为生命的个体,同样也在分离与融合,也在悖逆与交响.人作为生命的个体,也在寻找精神的归宿,也要抵达精神的故乡.这种撕裂般的寻找与抵达,正是这...  相似文献   

15.
走近菩提     
读书看报,常常会遇到“菩提”二字。我看到这两个字就像看到一片风景,绿树红花掩映着辉煌的殿宇,灿烂的阳光溢满了天地。我感到奇怪,仅仅是书报上的两个字而已,怎么会让我生出如此的幻象?我把这种幻象描述给朋友,朋友说在大理州府以北的鹤庆县境内,有一处景观和我描述的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16.
心上的山河     
从三年前我初次闯进这片上地,掐指算来已经到过七八次了。这贫瘠绝地的砒砂岩山沟里,究竟有什么如此吸引了久居城市的我,一时难以言说。本来我也在山沟里出生长大,而且,我住的那条山沟,也一样的荒凉贫瘠。我当年曾是拼了命地逃离开它的,走得义无反顾,连回头看一眼的耐心也没有。那么,我后来一次次地如在磁场中身不由己地穿行于这穷山恶水之间,是追寻童年的记忆,还是去抖落城市的喧嚣?我没有认真地想过,也许是人近中年就偏爱了这苍凉肃穆的风景,这赤裸的山沟里一望伤目的人事景物也许暗合了我内心的某种什么情愫吧。每一次踏上这块土地,看着…  相似文献   

17.
我已经是一个七年级的学生了,但我丝毫没有高兴的感觉。因为班上似乎人人都瞧不起我,甚至我们的老师——凯丽小姐也是如此。在大家看来我似乎总是怪怪的。比如我不喜欢喝热牛奶,甚至不喜欢大家都爱的游泳课。但我发誓那都是有原因的。我不喜欢喝牛奶是因为我从小就不喜欢,而我不喜欢游泳课则是因为我的游泳水平实在太差,我甚至不能在游泳池里游上一个来回。  相似文献   

18.
动物的天堂     
<正>印度街上动物之多超乎我的想象。但凡去过印度的人,除了感叹其悠远的历史、斑斓的风景,一定会对那里满街乱跑的动物记忆犹新。这里,真是块神奇的地方,一人可以独享一座寺庙,因为它多得数不过来;可以简单地通过一个微笑就和对方成为朋友,因为他们淳朴友善;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和一大群的动物亲密接触,因为它们如此靠近,就在我们身边。若是在他国的街道上碰到动物,肯定是场令人惊喜的意外,但是在印度,没有人会觉得吃惊。而当我真正身临其境时,小心脏兴奋得险些停摆。在印度的城市中,动物与人是和谐的存在。牛在拥挤  相似文献   

19.
与书店相遇     
一 从小生长于穷乡僻壤的山村,父亲早年在村子里当过几年民办教师.按说,我最先见到的书应该是小学课本,或者是父亲的教参书籍.但是,在童年的记忆中,我最先见到的书是《毛泽东选集》.那时候,我还不认识字,只知道那书是用线装订的,封面和封底都是硬纸壳,硬纸壳套进红色的塑料书壳里,书很厚,也很沉.我知道的这种书,家里有好几本.我...  相似文献   

20.
《老子》文约义丰,涉及哲学、政治、军事、经济、伦理、养生等等,然从其最根本的内容来看,我认为这是一本讲治国方略的书。书中不仅论述了为政之道,而且也从各个方面为培养圣君贤相阐发了许多金玉良言。由于内容甚多而篇幅有限,现就其培植圣君的方略作粗浅之论析。我们知道,一个国家,既离不开广大的民众,也离不开各个层次的领导者与管理者。如果不是这两部分的结合,就不可能形成国家。一个国家的政权,是一大批有权力、有责任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所组成,他们是有权的人,也是负有责任的人。他们要运用其聪明才智,按照一定的方法与程序,建立好有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