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教学目的讲述罗马奴隶制的形成和发展、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起义、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使学生认识罗马奴隶制的高度发展是罗马奴隶主对外大肆掠夺扩张和残酷剥削压迫广大奴隶的结果,斯巴达克起义是  相似文献   

2.
抽签在现时生活中,是经常遇到的事情。有的是以时运求公平,有的是以手气求吉顺。然而这里所述历史上的两次抽签则是凭运气定生死。早在罗马古代史上就有一次抽签事例。公元前73年,罗马奴隶斯巴达克不堪忍受罗马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率领角斗士奋然起义,起义队伍不断...  相似文献   

3.
斯巴达卡斯起义,是古代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它之所以被镇压,是因为起义的奴隶没有明确的斗争纲领,带着相当大的自发性,并且没给自己提出摧毀整个奴隶制度的任务.结局虽然失败,但起义对奴隶占有制的罗马的未来命运却具有重大意义.它是后来奴隶占有制体系总危机的第一个严重朕兆.此外,斯巴达卡斯起义充分证明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共和国政府的无能为力.军事独裁的问题已提上日程,下一步的斗争主要是围绕这种独裁的形式而进行.  相似文献   

4.
(一) 罗马奴隶的来源及其数量罗马奴隶的来源,国内外史学界普遍认为有这样几种:战俘奴隶、奴隶贸易、债务奴隶、家生奴隶(其中包括富人对自由人或非自由人的弃婴的抚养)。对这几种奴隶,有必要联系罗马政治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分析研究它们在罗马奴隶中所占的不同地位及演变。  相似文献   

5.
1.描写课文插图在教材中,有些插图课文描写一笔带过。如《奴隶英雄》课文只用“狮子就跟斯巴达克打起来,打得非常激烈”这句话对插图作了描写。学文后,可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然后把画上的内容,如狮子凶猛的样子,斯巴达克躲避狮子进攻时的机敏以及打倒狮子时的神态动作等,仔细描绘出来,最后还可以让学生写一写斯巴达克在打狮子过程中的内心活动。通过描写文中的插图,让学生更加强烈地感受到斯巴达克身上那种强烈的反抗精神,激起学生对斯巴达克这位古代罗马杰出的奴隶起义领袖的敬仰。2.重组精彩语句所谓重组是指将课文中的有些句子摘录下来…  相似文献   

6.
拿破仑·波拿巴说,一个领导者就是一个“希望”经销商。这个“希望”,既包括团体的,更应该有个人的,也就是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博士所说的“共同愿景”和“个人愿景”。有一部取材于古罗马奴隶起义的电影《斯巴达克斯》,讲述了斯巴达克斯带领奴隶们起义,但最后还是失败了的故事。影片有这样一个场景:罗马将军对几千名被俘的起义奴隶说:“你们曾经是奴隶,将来你们还是奴隶。但是罗马军队慈悲为怀,只要你们把斯巴达克斯交给我,就不会受到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刑罚。”长时间的沉寂之后,斯巴达克斯站起来说:“我是斯巴达克斯。”然后,紧靠他的人…  相似文献   

7.
拿破仑·波拿巴说,一个领导者就是一个“希望”经销商。这个“希望”,既包括团体的,更应该有个人的,也就是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博士所说的“共同愿景”和“个人愿景”。有一部取材于古罗马奴隶起义的电影《斯巴达克斯》,讲述了斯巴达克斯带领奴隶们起义,但最后还是失败了的故事。影片有这样一个场景:罗马将军对几千名被俘的起义奴隶说:“你们曾经是奴隶,将来你们还是奴隶。但是罗马军队慈悲为怀,只要你们把斯巴达克斯交给我,就不会受到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刑罚。”长时间的沉寂之后,斯巴达克斯站起来说:“我是斯巴达克斯。”然后,紧靠他的人…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如何正确评价古罗马城市手工业授产奴在罗马社会中的地位,是世界古代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对罗马城市奴隶问题的研究,而且也涉及到对罗马奴隶制的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等问题的探讨。长期以来由于学者们对此不够重视或较少重视,因而迄今为止,中外史学界不能对城市手工业授产奴的地位作出新的恰如其分的评价,而传统的、把农业奴隶和城市手工业授产奴的地位等同而论的观点,在世界古代史研究领域中仍占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学》1980年第一期发表的《高中〈世界历史〉上册部分插图的说明》一文(以下简称《说明》),其中对"战斗中的斯巴达克"(课本第46页)一图的解释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战斗中的斯巴达克"一图,又名"斯巴达克和罗马军队的战斗".这幅图画不仅场面大,而且内容生动丰富.遗憾的是课本上的插图绘印得不够完整和清晰.首先弄清楚"战斗中的斯巴达克"图的背景,对于确定此图反映的战役时间、地点、性质和结果具有重要意义,这是能否准确地解释此图的关键问  相似文献   

10.
《历史教学》1980年第1期刊登的北京九中丁丙炎、一五九中陈寿仁两同志撰写的《高中<世界历史>上册部分插图的说明》一文,对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提高教学质量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文中对个别插图的说明似觉欠妥,现提出个人的看法与原作者商榷.原作者在第五图"罗马奴隶主的农庄"的说明中说:"图的左下方有两奴隶正在清理装葡萄酒的坛子.图左上方的房子是奴隶的住处,监工正在把几个奴隶叫出来分配工作.图中央站着一个胖胖的  相似文献   

11.
一阿哥尼斯特运动是四至五世纪北非的奴隶和隶农起义。这场持续百年之久的革命风暴,是当时北非农村社会矛盾的产物,它给古典奴隶占有制以严重打击。北非的殖民地化,开始于共和国时期。经过第三次布匿战争,迦太基在公元前146年首先丧失独立,受辖于罗马总督。前46年,恺撒击败亲庞培的努米迪亚王优巴,这个  相似文献   

12.
古代罗马奴隶制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被释奴问题特别突出。古代世界其他地区虽然存在释奴现象,如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提倡人们善待奴隶、释放奴隶、规定释放奴隶是一种善功。释奴对阿拉伯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有些著名学者和艺人就是释奴。但是,无论就其数量,还是就其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而言,罗马的被释奴都是古代世界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  相似文献   

13.
新的宪法重新规定《义勇军进行曲》为我们的国歌之后,“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雄壮旋律,又在我们耳际响起来了。也许自己的年纪大了一点,对于这支歌曲,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从三十年代中期开始,不少现在已经死去的或还活着的朋友,都是在这个歌声中探索人生,不断前进的。诚然,巴比伦、埃及、罗马以及我们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早已悠悠乎远矣,斯巴达克那样的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目的1.要求学习掌握的基础知识:美尼斯初步统一埃及;金字塔建筑;奴隶和贫民大起义;埃及军事帝国的兴衰;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2.要使学生认识:古代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金字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奴隶和农民被残酷奴役的历史见证.奴隶和贫民的大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的统治,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古代埃及文化起源于生产斗争和生活实际的需要,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5.
扣题目·抓特点·悟内心《奴隶英雄》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成都一鉴廖惠渝《奴隶英雄》这个剧本,开头的小字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布景,故事情节通过贵族观众中一男一女的对话展开。剧中主角斯巴达克空手打死狮子后,司令官命令十个奴隶和他较量,并且都拿着武器。斯巴...  相似文献   

16.
正当希腊衰败之时 ,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强大起来。公元前 4世纪后期南侵的马其顿军队打败希腊联军 ,控制了希腊。不久 ,亚历山大继承王位 ,出兵东征。亚历山大扫荡了小亚细亚和埃及 ,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 ,灭波斯 ,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定都巴比伦。罗马帝国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 ,罗马城逐渐建立发展起来。公元前5 0 9年 ,罗马成为共和国 ,随着罗马军队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 2世纪 ,罗马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公元前 73年 ,斯巴达克起义震撼了共和国的统治 ,公元前 2 7年起 ,屋大维独揽国家各项大权 ,成为实际上的…  相似文献   

17.
血腥的历史     
二三百万年前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 ,度过了漫长的蒙昧时期、野蛮时期进入文明时期 ,从五六千年的人类文明足迹 ,我看到了人类的智慧和崇高 ,也看到了生命的渺小与悲凉 ,我不是教徒 ,但分明看见上帝用一双忧郁含着泪光的眼睛注视着人类。人类的文明史是用血写成的……野蛮残暴的奴隶社会是人类文明史的开端 ,这是一个典型的人吃人的阶级社会 ,没有听说哪个国家和地区的奴隶 ,有人的尊严和权利 !罗马的奴隶主把奴隶当作“会说话的工具” ,斯巴达克大起义失败后 60 0 0奴隶被他们活活钉死在十字架上。印度高贵种姓可以把烧红的铁条、滚烫的油插…  相似文献   

18.
传说2000多年前,罗马统帅狄杜率军攻打耶路撒冷。他们所向披靡,一直打到了死海边。说起死海,可真是名副其实,它里面不但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岸边都寸草不生。罗马军队在战斗中俘虏了许多奴隶,狄杜决定:把这些奴隶全都投进死海淹死。可是,当士兵们把戴着手铐脚11镣的奴隶一个个扔进海里时,奴隶们全都浮在水面上,而且有一些还被冲上了岸。狄杜很生气,他命令士兵们继续扔。出乎意料,奴隶们一次又一次被扔进海里,可就是不沉下去。狄杜大惊失色,他想:一定有神灵在暗中帮助这些奴隶吧,不然怎么淹不死他们呢?于是,狄杜下令释放全部奴隶。虽然死海的…  相似文献   

19.
罗马经过了几个世纪残酷的战争终于统一了意大利,征服了地中海沿岸各国,到公元前二世纪时成为地中海世界上的霸国。罗马在地中海上确立霸权的过程中,掠夺了大量的财富与奴隶,而行省的建立更保证了罗马霸国长时期对被征服地区的掠夺与奴役。因此,正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自共和制底末期起,罗马的统冶已经建筑在对被征服诸属领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面;帝国不但没有取消这种剥削,反而把它变为一种制度了”。罗马对外长期战争的结果,便是罗马版图的扩大,占用土地数量的增加、奴隶的大量输入,财富的不断积累。这一切,对于罗马奴隶占有  相似文献   

20.
文化大革命中,一些同志提出了奴隶哲学的问题。他们主张奴隶应该有哲学,理由是:(一)“哲学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和工具。有奴隶反抗奴隶主的阶级斗争,就必然有奴隶反抗奴隶主的哲学”。(二)“劳动人民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我们认为,这种看法和历史实际不符,也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教导。马克思列宁主义承认哲学的阶级性,但并不认为每一个阶级都有自己的哲学。事实上,古希腊奴隶社会虽然始终存在着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但无论是当时的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哲学,都未能成为奴隶反抗奴隶主阶级斗争的产物和工具。在公元前八——六世纪古希腊奴隶社会形成时期最早出现的哲学斗争,米利都派和赫拉克利特的唯物主义反对毕达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