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战线编辑室:你们的来信已经收到.关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报道抢救丘财康同志的两篇文章,经研究,我们认为:一、这两篇报道写法不同,中国青年报强调了青年医生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和我院大多数读者的反映,人民日报的一篇"党救活了他"写得比较切实.  相似文献   

2.
新闻报道视角也就是新闻角度,是指新闻采写者把握新闻的着眼点。新闻视角对于新闻价值的表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及其网站2009年相关的征兵新闻报道为样本,分析其报道视角的特点,并对提高征兵报道的传播效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平顶山矿工报》的“人物写真”栏多次受到省评读委员会的好评,说这些人物写得活、立得起、有深度、有高度,把报道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人物写真”栏是《平顶山矿工报》新闻版的固定专栏,今年推出以来,已报道30多个典型人物。作为版面编辑,我在约稿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便是“新闻细节”。细节是新闻作品中使用最生动、最典型、最具体也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新闻事实。细节描写就是对事物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刻画,如对人物的一举一动、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环境中的细小物体进行细微描摹。一、新闻细节在人物写真中的作用第一,彰显人物特…  相似文献   

4.
吴苾雯,女,中国青年报最优秀的记者之一。从事新闻工作17年中,曾多次参加重大报道活动,并通过报道推出了一批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的青年人物,逐渐形成了较鲜明的人物通讯写作的个人风格。其作品荣获过中国新闻奖、“五四”新闻奖、全国现场短新闻  相似文献   

5.
1.用眼睛来写现场短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用自己耳闻目睹的事实,再现于形象描写的、短小的纪实性报道。是再现式报道,不是追述性报道;是纪实性报道,不是反映式报道,更不是解释性报道。因此,我们要把现场短新闻写好,核心是“要用眼睛来写”,百闻不如一见!而用眼睛来写,须把握采访、报道、写作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摄影记者拿摄影奖,理所应当。但摄影记者获文字奖,在中国新闻界却是罕见。在剐刚结束的’98全国抗洪救灾优秀报道评选中,《工人日报》摄影记者于文国、《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贺延光两人在分获摄影作品一、二等奖的同时,又双双取得文字报道的一等奖,成为“新闻评选”中的新闻。于、贺两人是我国新闻摄影界的资深记者,过去曾多次在全国性的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中获奖。以文字作品获一等  相似文献   

7.
经济新闻是新闻园地里最具魅力的新闻品种之一。经济新闻中的思路性报道往往能开启人们的思想“枷锁”,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写好经济新闻中的思路性报道,对促进经济发展,意义很大。  相似文献   

8.
当《夜走老乡号》以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见诸2011年9月8日的《中国青年报》时,我正在该报实习。既听到了赞许,也听到了议论,有观点认为这个绿皮车不值得报道,不值得做,起码小题大做了。这就涉及到了新闻的选择标准。一般来说,新闻选择的主要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新闻价值标准.一个是新闻政策标准,前一个标准决定新闻事实值不值得报道,属于新闻选择的业务标准,后一个标准决定新闻允许不允许报道。属于政治标准。  相似文献   

9.
报纸新闻应注重回答“Why”和“How”──分析栓新闻、冰点新闻和深度报道断想中国青年报记者毛浩新闻有六要素(五个“W”和一个“H”),这是常识,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六要素俱全,这也是常识。其中最有理由省略的是“why”(为什么)和“how”(...  相似文献   

10.
叶蓉 《新闻前哨》2006,(7):36-36
经济新闻是关于人们如何进行经济选择和经济决策的报道,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记感到难写,读感到难看、难懂。一些经济新闻报道成了“新闻语言+经济术语+数字+图表”的“公式化”报道,从经济政策到实施手段再到落实结果。这种报道方式,只见政策不见人、只见事件不见人,忽略了经济新闻中最活跃的因素一人。以人的视角关注经济,关心与读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和事,应该成为贯穿经济新闻报道定位和写作的主线。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关注媒体在进行灾难性新闻报道时,如何通过构建新闻框架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对社会风险进行控制。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选取《中国青年报》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新闻报道为样本,运用新闻框架理论进行分析。分析发现,《中国青年报》等报纸媒体关于灾难性事件报道是一个客观、理性、人本主义的新闻框架,在全方位呈现事实、合理引导舆论和降低社会风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播》2009,(1):41-41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经由海峡两岸有关方面同意,大陆首批地方媒体记者一行4人于2008年12月18日赴台湾开展为期3个月的新闻采访。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宣传我国的人口政策,报道我国的人口方面的活动和控制人口方面的工作,已成为我国新闻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由此便出现了人口新闻。人口新闻包括:计划生育、优生优育、老龄问题、计划生育技术等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面貌等方面的新闻。要采写好人口新闻,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掌握人口的基本理论和常识,透悟我国的人口政策,特别是要懂得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在以往的人口新闻报道中,不乏好的作品;但从总体上看,存在着搞新闻的人不懂得人口政策和人口知识,搞人口工作的人不会写新闻的情况。报道人口新闻最根本的要领悟我国的人口政策,这样才能在寻找新闻线索时,抓住有价值的事  相似文献   

14.
前几年,有人针对科技新闻报道枯燥呆板的现状,提出科技报道要“软化”的观点。后来还有人提倡写“社会科技新闻”,并作了可贵的实践探索。这些提法的目的,就是要帮助科技新闻跳出传统的框框,不仅直接报道科技成果、科技政策、科技人物、自然奇观,还要报道与这些成果、政策、人物、奇观有关的人际关系、趣闻轶事,从而使科技报道的内容更加丰富多采、琳琅满目、为读者所喜闻乐见。我赞成“社会科技新闻”的提法,这比笼统地提“软化”要好。事实上,社会科技新闻是早已有之的新闻品种。把它分化出来加以研究,有利于提高人们对这一品种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从字面上可看出,社会科技新闻是社会新闻和科技  相似文献   

15.
坦率地说,在数十家常驻云南的中央和外省新闻机构中,本报记者站的发稿质量当属上乘。此间新闻界的普遍看法是:同样的新闻事实,中国青年报写出来就是不一样。我冒着自吹自擂之嫌是想表明,对有些报道我是下了功夫的,是站在独特的角度来观察与思考的结果,而这得益于本报鼓励创新的机制。几年的实践证明,凡是给读者留下点印象的报道,尽管它不在一版或头条,但都是苦思冥想的产物,更确切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1999,(4)
《中国青年报》对我使馆遭受北约轰炸事件的报道,既体现出党报的庄重,又兼有着“青年报”所具有的激情与活力。党报的庄重性,多体现在《中国青年报》硬新闻的设置上。首先,我使馆被炸后,《中国青年报》集中了头版的几乎所有的版面,予以报道。而头版头条又以重笔报道...  相似文献   

17.
赛宗宝 《军事记者》2013,(10):31-32
经验类和综述类报道,作为总结经验、指导工作最重要的新闻样式之一,是各级党的机关报经常遇到的新闻体裁,也是业内公认比较难以写好的新闻体裁。在当前新闻界大力倡导"走转改"的背景下,如何提高经验类和综述类报道写作的质量水平?笔者总结这些年采写此类报道的经验,就是像写事件性新闻那样写经验性新闻。  相似文献   

18.
对新闻媒体来讲,“两会报道”是一场新闻大战,也是各媒体一显身手的时候。现在,笔者对《中国青年报》和《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的“两会报道”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青年报》这篇批评性的新闻,道出了新闻界的积愤,反映了老百姓的喜怒,对压制新闻批评的武威长官大胆爆光,读罢称快。是的。《中国青年报》在反映改革的报道中,敢于闯“禁区”,爆“冷门”,这篇千字新闻,读者首先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那种强烈的激情:那是出自一种正义感,一种对舆论监  相似文献   

20.
记者要善于从当前政治生活与各种社会现象中,挑选最有意义最新鲜的事物进行报道,写新闻需要这样,写通讯也不例外。新闻要做到这样比较容易,因为能够构成为一条新闻的事物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时间性。通讯由于大多是一种综合性的报道,特别是写一篇历史性的通讯,更需要应用大量的资料。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组织材料,特别是如何应用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