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晨之舞思     
晨曦微露,沐浴着清爽,在琅琅的书声中静望。学生手捧书本,目光睿敏,神情专注,或高声,或低声,或动,或静,畅游知识的海洋,吸纳人类文明的精华,磨砺心智,充盈精神。一颦一笑,举手投足,毫无雕饰,纯真无邪,整个教室似一泓清泉,又似一方碧蓝的晴空,让人无限遐想。  相似文献   

2.
晨之舞思     
张海宏 《师道》2009,(7):1-1
晨曦微露,沫浴着清爽,在琅琅的书声中静望。 学生手捧书本,目光睿敏,神情专注,或高声,或低声,或动,或静,畅游知识的海洋,吸纳人类文明的精华,磨砺心智,充盈精神。一颦一笑,举手投足,毫无雕饰,纯真无邪,整个教室似一泓清泉,又似一方碧蓝的晴空,让人无限遐想。  相似文献   

3.
培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是数学教育的首要目的 ,那种停留在仅仅传达知识的教学方式 ,是很不符合数学教学的根本要求的。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辩证思维在中学数学中的体现。一、动静的相互转化动和静是事物状态的两个侧面 ,它们相比较而存在 ,动中有静、静中寓动。在数学的解题中 ,可用动的观点来处理静的数量和形态 ,将常数看成是变数的取值 ,表现为以动求静 ;也可以用静的方法 ,如用一个方程表示动点的轨迹 ,用一个字母代替无限的、变动的取值等 ,处理动的事物。1、静转化为动例 1,求与已知圆x2 +y2 - 4x - 8y +15 =0相切于A(3,6 …  相似文献   

4.
利用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难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工具和手段,它可以分化教学难点,抽象化为形象,化静为动,化繁为简,让学生既清楚又完整,系统地掌握知识,在栩栩如生的画面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  相似文献   

5.
浅谈景物描写的动静搭配汪岚自然景物的描写,往往把动景与静景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人耳目一新。一般来说,静要依靠动来体现,动又要靠静来衬托,这样就能使动景与静景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所描绘的景物也显得生动而富有情趣。动静搭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是以静为动。...  相似文献   

6.
支玉恒、于永正两位大师幽默睿智,课堂抛却繁华,追求实实在在,返璞归真。两位大师又各具特色,下面我谈一谈他们的风采!于老师的课具有以下两大特色:一、静中有动似静实动一堂本该枯燥乏味的写作指导课,在于老师高超精湛的演绎下变得鲜活、生动、充满活力。于老师风趣幽默的讲解,让本该乏味的课堂充满了灵性。学生表面上看是静的,而无一个学生不在深入地思考,无一个学生的思维不在激荡。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文思泉涌,精彩语句畅泻于笔端,老师因学生的精彩而精彩。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仅满足于表面形式的参与,课堂教学要的不是热闹的场面,而是深…  相似文献   

7.
在古代诗歌中,意象的疏密有致,景物的动静结合,扣题的似离实合,都是重要的艺术手法。疏密有致要求诗歌疏朗与细密并举;动静结合要求诗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似离实合要求诗歌推开与回归相呼应,意象松紧有度。诗人只有恰当地把握它们的分寸和关系,方可成就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语)。大凡有作品传世之诗人词人,都各有自家之内在精神,笔下也当各有自家境界凸现。王维在艺术上有别于其他诗人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山水诗中动静相衬而产生意境之美。 在王维前期作品中,已开始注意到以静衬动的艺术辩证法的运用。在其著称的山水诗中,“静”表现得更为充分。诗人对以动衬静、静中有动的艺术辩证法运用得老道熟成,炉火纯青。诗中发自“象外之趣”而又摇曳多姿的静美之境,表现出了对自然景物独特的情趣和意蕴。王维山水诗中的“动”与“静”,具有其特定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动与静     
大米  小米 《中文自修》2008,(3):44-47
当你舒适地坐在电影院中,被那行云流水的画面深深吸引,是否想过这些动感十足的画面都是由一张张静态的胶片组合而成的?每一张静止的画面都是动态画面的一个组成元素,当把这些胶片通过放映机械迅速连贯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就成了生动的电影。电影的奇妙便在于,它将动与静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骗过我们的眼睛,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哲学茶座与你相约,本期关注——动与静。  相似文献   

10.
一 以建筑环境引发的宇宙意识的命题 室外大型壁画《奔向太阳》总长70米,构思独特,形式新颖,内容富于哲理性思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该壁画从选题到构思,始终以建筑环境为先导,引发出宇宙意识,并以此为基调,以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太极意识展开画面。“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挂”(《易·系辞》)宋代道家陈搏作“无极图”,周敦颐根据道家的传授,以《易传》中的思想改名“太极图”并著《太极图说》来阐释自己的宇宙观,按着他的观点,太极乃万物之源,又始终在运动,所谓“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他的学说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并含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而阴阳鱼对转  相似文献   

11.
《群虾图》 画面为九只虾在水中浮游,分为四组,下层四只成堆儿游,中间两组一字排开向前游,上面一只俯冲奋力急游,整体为统一方向.画面中的虾群,分组成堆、上疏下密,相互间有聚有散、有呼有应,形态各异.有的耸肩,似要前进;有的大螯前伸,双须后摆,如在追赶.水静虾动,乱中有序,灵而不板,表现得栩栩如生,极为生动.  相似文献   

12.
奇迹背后     
看过一幅新闻摄影作品:一列火车飞驰在青藏铁路大桥上,底下有一群藏羚羊横穿而过,前后排成一条纵队,与头顶上呼啸而来的火车形成直角.对照鲜明,静中有动,无声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  相似文献   

13.
场面描写是指在一定时间和场合中,展开以人物为活动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它的作用是表现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场面描写既要有环境,又要有人物活动;既要有面的勾勒,又要有点的描绘。要有动有静,有主有次。记叙文中的场面,实际上是作者通过复呈式的描述,把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和体验过的生活场面转化成书面语言。让读者阅读这些文字时,通过再造性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重新还原为可感性的生活画面。场面,是记叙文中“人”(或物)、“地”、“事”三结合的基本的单位。在一个场面中,总可以看到一个具体而形象的生活环境:夏夜的湖畔,黎明的…  相似文献   

14.
绘画是静的艺术,但高明的画师却能在静止的画面中显示出对象的动态;音乐是动的艺术,但优秀的乐师却能通过流动的旋律描写出对象的静态。作为语文艺术的文学,其表现力比其他艺术更为显现。诗人在写景状物时,常常巧妙地运用动静交错的艺术手法,或化静为动,或以动衬静,造成奇丽多姿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紫藤萝瀑布》一文情文并茂,话中有画,画中摹景,景中写人,化静为动,以动制静,欢快活泼,展示出一幅流光溢彩的流动画面。一、眼前的景致在流动对于紫藤萝绚丽的色彩、郁郁的幽香、蓬勃的生命的描绘,作者泼墨如水,极力勾画了一幅动态的景致,这种动感是从四个方面表现出来的。第一、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示流动的景致。文章首先将紫藤萝花比喻为“瀑布”,结尾又说这条瀑布是“花的河流”,这就从总体形象上赞美花之繁盛,隐含着生命的绵延长远,入眼就给人一种流动的感觉。接着写“泛着点点银光”的紫花就像“迸溅的水花”,将花具体动…  相似文献   

16.
孔莉 《现代语文》2010,(5):112-113
消费文化时代,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屏幕画面的直观、动态,而网络多媒体教学恰恰能化静为动,集声、像、动画于一体,有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相似文献   

17.
池塘     
作者别出心裁地选择了落满樱花花瓣的池塘,白色花瓣在深色的池水中尤为醒目,生长在池塘中的红色荷花、绿色荷叶成了点缀,下方一簇簇翠绿的水生植物随风飘摆,也为画面增色不少。由于运用较慢的快门,一些花瓣在风的作用下,拉出一条条弯曲而富有动感的条纹。全作色彩绚丽,静中有动,令人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18.
设计思路1.创设生动有趣情境,让学生高兴地学。本课教学中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联系“南昌正在创建卫生城市”这一富有生活情节的情境,运用课件展现一幅幅脏乱差的城市画面和整洁美丽城市画面,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变静为动,  相似文献   

19.
“动”、“静”搭配教学,是复式教学中的主要教学形式,但“静”并不是因“动”而设,为静而静,处理好“静”的教学,使“动”与“静”协调,和谐发展,就能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复式课堂教学气氛,收到和单式教学一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最近几年来,我们在低年级语文复式教学中做了些研究,把功夫下在课内,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在认真处理“静”的教学中,既考虑“教”,又考虑“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电视摄像是指摄像机拍摄电视画面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摄像画面的构图时需要注意许多问题。本文着重阐述了动与静、主体与陪体的关系以及画面要均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