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蒋宜贤 《现代语文》2003,(11):20-21
近年来中考语文命题呈现多元化趋势,一些创新题以其独有的开放性、灵活性令人耳目一新。这类试题为学生提供了交叉、立体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个性化的思维来独立思考,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强调学科间的渗透,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是近年来中考语文的命题倾向。学科渗透题新颖别致、答案灵活,涉及内容超过了语文学科本身,需要学生调动多方面的知识积累。所以学科渗透题作为创新题型的一枝奇葩,在中考试题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现就近几年中考命题情况,对这类试题作一探究。一、数学走进语文试卷例如:…  相似文献   

2.
胡娟 《初中生辅导》2014,(21):19-25
近年来,综合性学习中不乏有语文与其他学科渗透的题.下面就这种类型的题,我们来谈谈如何得分. 解答学科渗透题时,应遵循以下几点: 一是审题,理清试题的具体要求; 二是筛选,分析试题渗透了哪些学科知识; 三是提炼,要回顾相关学科知识,提炼出需要表达的内容; 四是表述,要结合学科知识组织语言书写答案. 所有的学科渗透题按难易程度可以分成★、★★、★★★,由易到难.  相似文献   

3.
学科渗透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顺应这一潮流,学科渗透题己成为中考试题  相似文献   

4.
学科渗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新课标实施以来,学科渗透题已成为中考语文试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语文教学中的学科渗透,就是在注重语文学科内部综合的同时,引入或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信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解决实际问题。下面就2008年中考语文试题中的学科渗透题简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学科渗透题是命题者在题目中通过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而形成的一种题型。它是基于新《课标》“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一思想的指导而出现的题型。  相似文献   

6.
学科渗透题,是命题者利用其他学科的信息和知识串联成的知识网络题。设计此类题目,意在考查学生的语言理解、分析、判断、综合能力,从语文的角度考查考生对各学科知识内容和课外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促使学生放眼世界,关注人生,关注社会,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体现新课标这一精神的试题屡屡出现。一、与数学学科的渗透例1.“1,2,3,5,8,13,21,34,55,89,144…”这是数学中有趣的斐波那契级数。此级数的最大特征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2年黑龙江省)例2.读下列语句,写出你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李佑启 《初中生》2006,(1):60-62
翻翻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语卷,我们不难发现,在“积累与运用”题型中,常出现一些“学科渗透题”,并且,还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所渭“学科渗透题”指的是考查内容是与数、理、化等非语科有关的综合性试题。这种试题可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8.
宋道晔 《山东教育》2008,(10):20-21
学科间融合就是挣脱传统教学中学科教材限定的框架,教学中注意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变原来封闭的“单学科教学”为“多学科合作教学”。实现学科间融合,密切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构建开放的语文救学体系,是优化语文教学资源配置、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学科,与其他学科具有兼容性和渗透性。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出现了许多看似“非语文”而实际仍属语文范畴的综合性试题。这些试题的出现,不仅表明了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不好语文,就很难学得好别的学科,同时,也提醒我们:学习语文要坚持大语文方向,不能孤立地学语文,“语文”无处不在。有感于此,本刊特别开设“大语文试题讲练”这一栏目,旨在打通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壁垒,使同学们建立大语文观,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好语文。同时也希望广大师生把你们见到的相关类型的新题、好题推荐给我们。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学的配合”“让语文同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语文课程要突出综合性,就必须打破学科界限,和其他学科整合。  相似文献   

11.
李佑启 《初中生》2006,(5):60-62
翻翻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卷,我们不难发现,在"积累与运用"题型中,常出现一些"学科渗透题",并且,还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所谓"学科渗透题"指的是考查内容是与数、理、化等非语文科有关的综合性试题.这种试题可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具有极强的综合性,而且,主观性和客观性双重兼顾,能充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实用性,因此,深受出题者青睐.  相似文献   

12.
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其语文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就业教育,引导他们学好专业和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这也是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功能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一直是众多学科中最利于德育渗透的学科之一,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从学科特点来看,语文与德育“挂钩”有着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学科渗透就是跨学科学习,这是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专家们介绍:“语文学科的学习,文学性和工具性都要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综合性学习要注重资料的搜集与处理,载体是其他学科,落脚点是语文学习。”2013贵阳市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考查涉及地理、物理、数学、音乐4门学科渗透的题目。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综合性学习”的推进,学科渗透题应运而生,语文与其他学科整合考查的试题频频亮相,但不少试题却“剑走偏锋”,变成了“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下面是2005年重庆市中考卷中的一道题:上物理课时,老师为了生动形象地讲解热学知识,写下一幅有趣的对联,它的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这幅对联反映的一个规律是()A.液体凝固、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B.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C.气体液化、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D.固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该题营造物理教学情境,并引入对联,体现了与物理…  相似文献   

15.
从基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案例看语文德育的实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以载道”、“文以传道”、“文以明道”,没有一门学科能如语文一般,把德育的渗透结合得如此完美。作为学科整体教学目标的三大支柱——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文德育浸润于其中,学生道德素养形成与否是检验语文教学实践成败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知识原来就是一个整体 ,各学科知识间原来也是相互交叉 ,相互关联和相互渗透的 ,在科学不断发展 ,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 ,根据学科知识的这些特点 ,在美术学教学中进行学科渗透、整合 ,发挥学科的互补功能是一项有意义的探索和研究。同时 ,也是教师素质提高的一种有效手段。1 美术与语文相互渗透人教版美术教材 ,图文并茂 ,加之教学离不开语言的传输。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听”、“说”、“读”、“写”在美术教学中成了不可缺少的辅助材料。语文知识的成功运用 ,能活跃课堂气氛 ,将“情景化”的美术作品“情节化”,将“凝固化”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发挥其优势、探寻多种有效途径来渗透德育,是技工学校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一、技工学校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然性 语文学科知识面广、情感性强,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授业”的同时也“传道”。技工学校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一提起“语言”这两个字,好多老师认为这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事,学生表达不流畅、语言紊乱,这归根到底是语文老师的问题,错误认为“语文”课就是咬文嚼字的学科,数学课只要学生掌握知识,会演算数学习题就可以了。其实,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渗透在各门学科,不是吗?就拿数学课来说吧,掌握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一方面,数学语言既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各种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等无不是通过数学语言来表述的。离开了数学语言,  相似文献   

19.
袁吉光 《科学教育》2007,13(5):77-80
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渗透,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逐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这已不仅是物理新课程基本理念的文字论述,并且已经落实到物理教师的教学活动中,甚至进一步体现在检验初中教学成效的最重要尺度———中考试题中了。江苏省近几年物理中考中学科渗透题已成为一个亮点,下面试做例举。1语文知识与物理知识渗透题以语文教材内容为背景,或选择有关的诗词歌赋、俗谚成语,挖掘其中的物理知识,形成富有人文气息的物理题,为理科试题引入了清新的文学之风.例题1(05常州卷第2题)宋代文…  相似文献   

20.
语文人文性:语文式的精神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人文性”被课标堂而皇之推到与“工具性”平起平坐的位置时,我们再提“语文德育渗透”,似乎不怎么顺溜了。印象中的“语文德育渗透”大致是这样的:备课中要有一定的德育目标,教学中应有一定的德育渗透的体现,尤其是遇到公开课的时候,这通常还是一个评判标准,弄不好被评委们抓住个“缺少德育渗透”的小辫辫来,来个“一票否决”,你只好自认倒霉。其实把“德育渗透”作为一项教学要求,是不过分的,因为这种提法里,包含着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成长引导等一系列内涵,说到底就是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可惜的是在学科性质强调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