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纵向价格垄断协议在实践中大量涌现,而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关于价格垄断协议违法性认定标准在个案中不尽相同。纵向价格垄断协议虽然可能影响市场自由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同样可能是品牌竞争的必要途径并带来更高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因此,部分纵向价格垄断协议存在合理性,不能一概认定其违法。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违法性认定标准通常有本身违法原则与合理原则,如何平衡适用两种原则是解决当前价格垄断协议问题的关键。虽然目前主流做法是适用本身违法原则判断纵向价格垄断协议,但已有法院在纵向价格垄断协议认定中适用了合理原则,这是未来对纵向价格垄断协议违法性认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我国出口垄断协议豁免制度虽然确立,但这种简单与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文章认为,应设置反垄断豁免的审批等程序规范,实行反垄断豁免的公示和监督制度,规定影响我国市场的外国出口垄断协议行为的调查和控制制度,明确出口垄断协议豁免行为的职能机构。  相似文献   

3.
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经营者常常通过共谋需求合作,以排除、限制竞争。垄断协议就是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它不仅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竞争秩序,破坏了市场机制效能的发挥,也给消费者的利益乃至社会公共利益带来了损害。因此,作为反垄断法规制的三大支柱之一——垄断协议一直是各国反垄断规制的重点。本文简单探讨了与垄断协议相关的招投标中的垄断协议、行业协会的垄断协议、垄断协议的宽恕等问题,寻求更利于垄断协议规制体系的认识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宽免制度是一种减轻或者免除垄断协议行为人法律责任的制度。设立这个制度最初的原因是垄断协议非常隐蔽,对垄断协议案件的调查取证很难,垄断协议的宽免制度应运而生。文章首先从宽免制度的含义入手,然后又从宽免制度适用的范围和条件来具体的分析,接着又介绍了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两种不同的垄断协议宽免制度,为最后分析中国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构建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反垄断法平衡各方利益诉求最终出台,历经波折,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反垄断法对现代中国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垄断协议和行政垄断做出了具体的规制,但是参考国外的相关立法经验,我国的反垄断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成为世界汽车消费大国,汽车行业的垄断现象日益突出.通过介绍我国汽车行业纵向垄断行为的类型,探究其相关市场界定、规制原则选择等规制路径,并针对我国目前汽车行业反垄断在体系、立法、执法、威慑力方面存在的困境,提出在立法、执法、经销模式、管理手段上的有效规制策略,以期对我国汽车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密切联系,我国加入《政府采购协议》已属必然。目前我国政府采购方面的法律制度呈现出立法起步晚、中央立法偏少、较少注意与国际规则或惯例衔接等特点。以《政府采购协议》为视角,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在立法目的和立法价值、采购方式、采购主体界定、质疑投诉机制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不足和差距,这是在加入《政府采购协议》谈判中必须特别关注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协议管辖是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一项重要的程序权利,是国家对当事人意愿尊重的重要体现,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然而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5条在协议管辖的案件范围、可选法院、协议形式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本着现代诉讼法的先进理念在制度创新方面做出相关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协议管辖是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一项重要的程序权利,是国家对当事人意愿尊重的重要体现,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然而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5条在协议管辖的案件范围、可选法院、协议形式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本着现代诉讼法的先进理念在制度创新方面做出相关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对限制竞争协议行为进行监督控制,是反限制竞争法的一个重要立法原则,它对于维护竞争的自由和公平至关重要,我国将来也必然会将其纳入规制范围。本文从限制竞争协议的表现形式、法律规制等方面出发,研究了国外对限制竞争协议行为进行规制的法律制度和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规制竞争协议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成为WTO成员国之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履行WTO协定所确定的条约义务 ,即WTO协定如何在中国适用。从国际法 (国际条约 )与国内法关系的传统理论和各国实践出发 ,分析WTO协定作为国际贸易公法的特殊性质 ,参照各国适用WTO协定的做法 ,阐明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 ,非直接适用WTO协定是我国履行WTO条约义务的较为理想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agreements signed between 201 Chinese state universities and institutes, and foreign university partners, this paper identifies four distinct levels of agreements and discusses how they can be used by foreign universities seeking to enter the China market.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how agreements have changed over time—that is between 1996 and 2000. Some preliminary remarks are also made about whether there is link between the level of agreement signed and location—that is, for example, whether there are more “higher level agreements” signed in more westernised and “open” cities of China. The data indicates that this is so but that more remote and less developed parts of China are also chasing higher level and more complex agreements.

The agreements reflect the opening of the stat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n China to wide ranging cooperation with Foreign universities and, from a foreign university perspective, provides an entry framework which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appropriate levels and forms of agreements which can be negotiated with Chinese university partners or potential partners. The research provides a framework in which future research can be undertaken.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Hofmann提出的贸易协定质量测度指标对"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内签署的贸易协定质量进行测量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沿线区域贸易协定对于"WTO+"条款的覆盖率和执行率高于"WTO-X"条款;发达国家签订的贸易协定质量高于发展中国家,考虑到区域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从整体上来看沿线区域贸易协定质量较低;中国签订的贸易协定质量较低,但具有明显的增长趋势。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缔结的贸易协定应向高质量贸易协定的方向发展,并推动贸易协定与"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自港澳相继回归祖国、内地和台湾关系日渐趋暖以来,两岸四地的经济、贸易往来频繁,这给两岸四地的法律服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于政治、历史的原因,目前想要建立统一的法律制度是不可能的,表现在仲裁裁决和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中也是一样。我们可以先通过谈判,在“一国”的基础上达成统一区际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的协议,然后在其它领域达成同样的协议,最终统一中国的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15.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试图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以改善其外交环境,但中苏两国的建交过程因中苏两国国内形势变化及列强干涉等原因而充满曲折。1923-1924年间,中苏两国进行建交谈判,问题涉及中东铁路、治外法权及租界等旧俄在中国侵夺的权益。列强为自己的利益再次对中苏谈判进行了干涉,谈判一度陷于停顿。最后,两国于1924年5月31日签订了协定,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根据中苏协定,中国收回了部分主权与利权,但对于中东铁路及外蒙古问题仍留有悬案。  相似文献   

16.
废除高校毕业生三方协议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就业前需要签订就业协议这种制度已经运行多年,它所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频繁暴露其存在的缺陷,并且它所存在的背景已经发生了变化,功能也不断地弱化。为保障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不受侵害,应该取消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是一部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的重要法律,该法的颁布对于促进政府采购的快速健康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政府采购法与政府采购协议的几个相关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进而阐述中国加入政府采购协议的前景与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为此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appropriateness of introducing formal learning agreements in a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HEI). It begins by examining the current legal nature of the student/university relationship and the legal status of formal learning agreements. The paper then explores the impact of such agreements on student satisfaction by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 pertaining to student satisfaction and discussing the findings from a collaborative inquiry (CI) event, questionnaires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It also considers the title that such an agreement should bear and the possible content of such an agreement. The conclusion reached, is that a judiciously constructed learning agreement can potentially improve the service that students receive, promote the notion that a student is a member of a community, influence student expectations and thus increase student satisfaction. It is therefore an option that should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particularly as the vast majority of students who responded to the questionnaire distributed as part of the study supported the introduction of learning agreements.  相似文献   

19.
在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WTO原则对教育的作用不仅仅是教育服务贸易的自由和便利问题,还表现为共同协商、取消进入限制、反对歧视等市场经济的精髓对建立教育领域内各种规则的重大作用.本文主要利用WTO框架分析学术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主要内容,揭示了虽然在国际范围内,WTO框架对于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教育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但对中国这种转型国家来说,WTO框架还是我们建立市场规则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一则师生心理契约违背与破裂的典型个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先以双向视角对心理契约等有争议的概念作了明确界定,并通过一个案例分析了师生心理契约违背、破裂的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指出学校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心理契约对师生行为的影响,了解师生心理契约构建与履行的基本机制,发挥心理契约对师生双方的激励与约束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