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对《四库全书总目》的纂修缘起及分类体例作一探索:四部之首各冠以总序,撮述其源流正变;各类卷首撰以小序,论其分类改隶;凡提要义有未尽,于子目之末附注案语。《四库全书总目》通过分门别类、提要编目的方式,建构了一个包罗宏富、组织严密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它是我国一部收录丰富、行文简洁的古籍提要目录,学界却往往因《总目》之经典而对《简目》的价值估计不足。该书体例简明,省略了小序,只有书名和部类等精要的内容。作为目录学入门书籍,《简目》实则更加便于查阅我国古代经典书籍,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目录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历代对小说的分类方法很多,《四库全书总目》把小说分为三类:杂事、异闻和琐语.本文试图以《博物志》、《山海经》为例,从《博物志》的写作目的、两部书的性质、体例和内容等方面,对《四库全书总目》小说类的分类问题进行研究和探析。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总目》由古文经学立场,判定《韩诗外传》无关诗义。《韩诗外传》断章取义的解诗模式是先秦儒家孔、孟、荀通经致用、弘扬诗教的正脉。《韩诗外传》的编撰目的、编排体例、解释立场都是围绕儒家诗教的宗旨而展开,《四库全书总目》对《韩诗外传》无关诗义的误判应该从今古文斗争与政治发展的历史脉络去理解。  相似文献   

5.
《四库全书总目》成书后,分贮七阁,供士人阅览。随着时问推移和学术文化发展,各类学术著作不断涌出,于是为《四库全书总目》续编,以著录《四库全书总目》成书后新出之著作,遂成为学者们新的需求和目标。在一系列《四库全书总目》的续作中,周中孚的《郑堂读书记》是很值得重视的,但是长期以来却被学界所忽略。本文就《郑堂读书记》续接《四库全书总目》的特征及其优长之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前笔者所见《四库总目》计有三种,一为中华书局影印本《四库全书总目》,二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总目》,三为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武英殿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本《四库全书总目·经部·小学类·说文解字》载:“陈启源作《毛诗稽古编》,顾炎武作《日知录》,并沿其谬。”而后二种之同类叙述俱作“陈启元作《毛诗稽古编》。”疑上海古籍出版社及台湾影印武英殿本所作“陈启元”之“元”误,当为“源”字,中华书局本是也。兹证明如下。一、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小学类·说文解字》“书前提要”:“陈启源…  相似文献   

7.
《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是翁方纲所写的《四库全书总目》初稿,对于《四库全书总目》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中很大部分是翁方纲所辑录的资料长编,前人未注意到其长编的价值。事实上,长编所载之书名、作者、卷数、序跋、印鉴、版本信息、翁方纲校语等信息对《四库全书总目》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可借以考证作者生平、底本信息、书名流变、书籍流传、内容删改及《四库全书》馆臣之校理意见。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别录》《七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我国目录学史上重要著作进行介绍对比,以此理清汉代以来我国目录学在内容、体例、分类、结构上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9.
《四库全书总目》不仅是一部目录学著作,它还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微观上对《总目》诗类的著录情况进行了分析,就此可窥一斑而知全豹,对《总目》的体例、价值和不足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从而对《总目》的全面深入研究和对《诗经》学史的研究都会提供一定的便利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正>选本入集部总集类,源远流长。《隋书·经籍志》以挚虞《文章流别集》为总集之始,著录著作107部,2 213卷;《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总集类提要认为《诗经》已列为经部,王逸编《楚辞》已入别集类,故亦以挚虞《流别》为总集发端。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则以著录于《隋书·经籍志》的杜预《善文》五十卷为"荟萃文章"之始。选本溯源虽有异议,但经典选本如萧统《文选》、徐陵《玉台新咏》、吕祖谦《古文关键》、真德秀《文章正宗》、方回《瀛奎律髓》、高棅《唐诗品汇》、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张溥《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清代御定《古文渊鉴》《历代赋汇》《全唐诗》《题画诗》等可谓繁多,或专选一体一门,或分类汇集,确实有"删汰繁芜"、除稗存精的作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文章之衡鉴,著作之渊薮"评价总集,不虚言也。  相似文献   

11.
清代学者钱大昕学识精深渊博,在经学与史学上造诣颇高。在其藏书题跋中,有许多利用碑刻文字考证史实、纠正前人谬误的内容。《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书籍九千多种,体例完备,涉及经、史、子、集,其中的史部目录类金石部分的提要内容,对钱大昕的考证成果多有采纳。同时,《四库全书总目》问世后,钱大昕的藏书题跋亦对其提要内容进行了补阙与考订。  相似文献   

12.
《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古典目录之集大成者,但由于时代条件、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限制,难免存在一些疏漏和讹误之处.以余嘉锡先生《四库提要辨证》对《四库全书总目》中《唐子西集》提要多处讹误的辨证为例,梳理馆臣在编写提要时出现的知识性和观念性两类舛误,并对馆臣评价唐庚与苏轼关系失实的原因进行探究,帮助进一步了解《四库全书总目...  相似文献   

13.
关于《四库全书总目》,先后曾有许多学者专门为之补正,但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特别是集部总集类所涉的某些清诗总集,此前学者关注较少,有关问题更为集中。本文主要依据近年问世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对《四库全书总目》内六种清诗总集的条目做一些补正。  相似文献   

14.
清嘉庆至道光年间,周中孚曾持浙本《四库全书总目》比对胡虔刻《四库全书附存目录》,统计出《四库全书总目》著录而《四库全书附存目录》无收书目九种,《四库全书总目》无而《四库全书附存目录》有者三十二种,并开列具体书目,载于《郑堂读书记》。经重新复核发现,《郑堂读书记》所作统计及开列书目均有讹误,逐一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15.
《补正》和《辨证》是民国时期辨补《四库全书总目》的扛鼎之作,弥补了《总目》的缺失,丰富了"四库总目学"的内涵。对两书的比较研究可以深化我们对《总目》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进一步突出《补正》和《辨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清嘉庆至道光年间,周中孚曾持浙本《四库全书总目》比对胡虔刻《四库全书附存目录》,统计出《四库全书总目》著录而《四库全书附存目录》无收书目九种,《四库全书总目》无而《四库全书附存目录》有者三十二种,并开列具体书目,载于《郑堂读书记》。经重新复核发现,《郑堂读书记》所作统计及开列书目均有讹误,逐一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17.
正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读完刘树桢、张金龙、张燕娥三位教授的《四库全书目录新编》,欣喜异常,感慨良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总目》)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官修图书目录,堪称目录学史上的煌煌之作。《总目》自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始纂修,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武英殿付梓,其间用了整整20年  相似文献   

18.
把《四库全书总目》研究视为一门专学来研究,有助于《四库全书总目》研究的拓展和深化。而关于《四库全书总目》的研究,以其两百多年的积累,是到白成体系的时候了。因此,本文对《四库全书总目》两百年来的研究做了一个综述,是放在专学的体系下,分四个阶段的综述。  相似文献   

19.
姜雨婷 《文教资料》2008,(28):130-132
木增是明朝云南丽江土司,他的作品<云莲淡墨>被收录在<四库全书总目>存目中,而<四库全书总目>凡例却把木增的作品称为外国之作.元、明把云南完全收复在自己的版图之内,在云南设立各种机构,采取各种政策进行治理.木氏历代世袭丽江土司,绝西域,断吐蕃,屏藩国,为明朝世世代代保卫着边疆,木增也为明朝做出杰出的贡献.木增不是外国人,他的作品更不是外国之作.  相似文献   

20.
清代前期的学术正统观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得以体现。这种学术上的正统观与中国传统史学正统论有着紧密联系。该文以《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史部提要为例,通过阐述传统目录学集大成的《四库全书总目》与传统正统论的特点,以辨明其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