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以后,不仅面临着来自封建王朝的正面冲击,而且还不得不正视西方近代文化的挑战。对近代文化是主动输入,为我所用,还是消极拒斥,被动挨打,在这个关系到太平天国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面前,太平天国领袖选择了前者。本文试图就太平天国输入近代文化的历史道路作一个初步考察。触及太平天国与近代文化的关系,论者往往首先侧目于西方基督教。因为太平天国农民起  相似文献   

2.
<正>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以后,与当时再度趋于激烈的中西方文化冲突有密切关系。它借来了西方基督教的上帝,在拜上帝、传布上帝福音的旗帜下扫除偶象,以接受神的启示的形式进行了一场促发人的觉悟的思想启蒙运动。太平天国领导人是如何在中西方文化冲突中作出敬拜洋上帝,反对传统迷信的文化选择的?西方基督教对太平天国影响程度如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法律思想既有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内容,亦有西方近代法律思想的元素,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交融的产物。太平天国法律思想开创了中国近代史上以传统法律文化融合西方法律文化的先河,是中国法律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对中国法律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的丧葬礼俗经历了一个由最初允许棺葬 ,到提出“禁止棺葬” ,最后放弃这一政策而屈从于传统势力的过程。太平天国的丧葬是中西文化折衷的反映 ,既具有西方基督教的色彩 ,又具有中国浓厚的传统色彩。在一个久以礼教立国的社会里 ,丧葬文化积淀着特殊的伦理文化 ,因而太平天国丧葬礼俗难逃失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中期的太平天国起义,由于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所以遇到了如何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打交道的新课题,然而太平天国在处理这一问题上并不成功,他们缺少对国际社会的认知,外交策略混乱又矛盾,他们虽有反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意识,但有时又会把西方人幻想成洋兄弟,同时又有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思想。这三种矛盾的心态导致了太平天国在外交上的失败和其在国际干涉下的覆灭。  相似文献   

6.
《黄山学院学报》2006,8(4):125-125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门户大开,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同时中国文化也开始传人西方,第一个站在美国哈佛大学讲台上教授中国文化的,就是休宁人戈鲲化。戈鲲化,字砚约,一字彦员,生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太平天国战争中曾入清军黄开榜幕中,大约在清同治二年(1863年)前后,来到美国驻上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代史上,鉴于阶级基础与思想基础的不同,太平天国与洋务运动的向西方学习也各有特点。太平天国领袖借基督教文化反抗封建儒家文化,丰富了农民革命斗争的理论武库;洋务派则以中国古代的“变通”思想以及魏源等人的“师夷制夷”思想为旗帜,不仅从理论上探索西学东渐,而且在实践上引进“西学”、“西艺”,首开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从而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太平天国在文化和文学思想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宝贵遗产和深刻的历史教训。太平天国的文化政策和文学思想主要见于以干王洪仁轩等人的名义颁发的《戒浮文巧言谕》和洪秀全、洪仁轩的其他著作及太平天国的文告条令中,也体现在太平天国领导者的创作实践上。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太平天国的宗教思想——中西文化精神最早的契合与紧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通常认为,中西文化交流经历了一个由浅层次的器物到深层次的制度、思想观念的逐渐传播的历史过程。其实这种说法忽略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开端——太平天国宗教思想。太平天国宗教思想,是近代中国人最早对西方文化核心价值观念的学习,是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是基督教传入中国后的产物 ,它的教义来源于基督教 ,但它的教义、宗教内容和宗教活动方面与基督教有很大差异。它实际上是西方基督教同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的产物 ,并且适应了太平天国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天教是太平天国宗教的自我命名。太平天国天教在创立初期可以算是西方基督教的异端教派,虽然它一开始就显露出了强烈的自尊、自主和自立的文化性格。洪仁玕来到天京以后,提出新的"三位一体"论亦即"视子如父"的"信仰中心",以及新的"天启"论和"真约"论,帮助太平天国天教完成了从基督教的异端教派向独立的新宗教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洪仁Gan与西方传教士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太平天国的化取向,作为拜上帝教的最初信徒和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第二号领袖人物的洪仁Gan对西方传教士的关系是不大相同的。洪仁Gan与西方传教士的关系是太平天国外交关系的晴雨表。拜上帝教与正统基督教的争论和矛盾既是化方面的冲突,更是政治方面的抗衡。  相似文献   

13.
洪仁是太平天国革命的重要领袖之一,是早期拜上帝会的主要成员,也是天国中较多接触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在他总理朝纲,主持朝政时期,针对已逐渐向封建主义、分散主义和宗派主义恶性发展的太平天国政权,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经洪秀全批准,作为“...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晚清湖湘理学群体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面临着艰难的选择。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叛逆者——太平天国不同,晚清湖湘理学群体以保卫孔孟之道和恢复传统美德为拯救时局的良方。因此,在引进西方科技文化的同时,他们特别注重守住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价值。实践平生所信仰的理学基本价值,重建合理的社会秩序,维护传统文化价值,回应西方文化在文化深层价值领域的挑战,即成为他们的群体立场。  相似文献   

15.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有个显著特点,它借用西方基督教的教义,结合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创立了“拜上帝会”,作为动员和组织农民参加起义的工具。因“拜上帝会”的教义与形式,与西方基督教表面上有某些共同之处,便引起了欧美资产阶级政府,特别是传教士的极大注意。多数法国和俄国在华传教土视“拜上帝会”为“异端”,始终仇视这次革命。而多数英国和美国在华传教士在一段时期,则对“拜上帝会”抱有幻想,有的英美传教士曾称道过太平天国比清王朝进步。然而当他们的幻想破灭后,就与法俄传教士一道,竭力反对太平天国。本文试就西方在华传教士敌视太平天国革命的原因及其破坏太平天国革命的活动,作个概述。这对于深入揭露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相勾结,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反动本质,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在粤东诗歌中保存了太平军在嘉应州时的太平天国文化 ,主要有太平天国的服饰文化 ,后期的享乐文化 ,以婚姻伦理为代表的道德文化 ,军事文化和军营文艺等 ,它们是太平天国文化的诗性写照 ,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7.
试论曾国藩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及其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反,中西文化发生了猛烈碰撞。这一严峻的现实摆在曾国藩等中国土大夫面前,是死抱儒家学说不放,继续实行排外,还是在维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同时接纳近代西方文化?曾国藩对近代西方文化这位不速之客采取的是既痛恨又欢迎的矛盾态度。19世纪50年代太平天国举起西方基督的旗帜,对统治了中国长达二千多年之久的孔孟之道给了致命一击。作为理学家的曾国藩自然不能漠视孔孟之道和地主阶级封建统治的覆灭。他说:“粤匪窃外夷之绪,祟天主之数,……土不能涌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  相似文献   

18.
分析西方列强与太平天国兴亡之间的关系.论述太平天国兴亡主要决定于国内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之前,西方传教士怀着极高的宗教热情,期望太平天国领导人允许其传播圣教和宣传福音;定都南京后,西方传教士通过对拜上帝教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认为拜上帝教是有缺点的基督教,必须改正其"错误";1862年1月,以罗孝全悄悄离开南京为标志,西方传教士对以洪秀全为首的农民领袖们的劝化开导的图谋宣告失败,转而公开敌视太平天国.西方传教士充当了各资本主义国家探听太平天国情况,镇压太平军的急先锋;此外,传教士纷纷赶赴和悄悄离开南京这一现象,反映了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的普同性与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帝反封建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领导人对外国侵略者有个认识过程,也有个实践过程。在中国近代史上,真正第一次亮出学习西方的当推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的基本对外政策的内容牵涉面甚广,主要是:反对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对外开放,中外自由通商;仿效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