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近年来聚丙烯发泡塑料的最新进展,综述了在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制备方法、聚丙烯发泡方法、聚丙烯发泡机理、发泡剂改性等方面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2.
《内江科技》2016,(2):63-65
在使用聚合物凝胶体系进行调剖堵水时存在常规有机铬交联剂与聚合物交联时间短的问题。本研究利用多重乳液体系包覆液相的交联剂为思路,研发了两种多重乳状液交联剂体系S80/T20和T161/T20体系,用以凝胶体系的延缓交联。两种延缓交联剂体系的内相交联剂浓度为1%~1.5%。二者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相比而言,T161/T20体系形成的稳定性更好,更适合较高温度的油藏条件。两种体系可以在不对生成凝胶强度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起到很好的延缓交联作用,与聚合物交联生成的凝胶粘度均达到3000 m Pa.s以上,与加入Cr(AC)的凝胶体系强度相当,对岩心的封堵效果较好,岩心封堵率达到87%以上,验证了其实用性。3  相似文献   

3.
发泡聚丙烯是一种新型材料,它是以高分子为基体,将大量气泡作为填料而生成的复合材料,因其具有质量轻、隔热效果好、缓冲能力强、绝缘、防腐、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是现代人生产生活的必备材料。发泡聚丙烯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新型发泡材料,为了使其更好的服务社会必须就其制备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了解拓宽其应用渠道,进一步发挥发泡聚丙烯对人类社会的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4.
徐星 《科技风》2015,(3):114
金属熔体的粘滞性是液态金属原子迁徙能力的一种表现,反映了原子间结合能力的大小。理论研究表明:在无磁场的条件下,随着温度的降低金属熔体的粘度增大;在磁场的条件下,金属熔体的粘度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磁场对粘度的影响是洛伦兹力和磁化能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高吸油性树脂的合成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悬浮聚合法,以水为分散相,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合成了低交联度的聚丙烯酸类高吸油性脂,研究了致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对吸油树脂性能的影响。其中对甲苯的吸油率可达17.0g/g。  相似文献   

6.
应用孤岛油田现场聚合物和美国进口复合有机铬交联剂,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评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宝莫聚合物均具有较好的初始粘度、且形成的弱凝胶体系强度高,且胶体不易脱水,满足封口的要求,该体系随盐类矿化度的增加体系强度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7.
将烷基羟乙基二甲基氯化铵(Prepagen HY)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及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等进行复配实验,研究了复配体系的pH值、粘度、浊点、稳定性、发泡力、去污力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Prepagen HY与AES、LAS具有优异的协同效能,能显著提高餐具洗涤剂的性能,可在餐具洗涤剂中使用。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9,(9)
在熔融加工温度下,采用高压毛细管流变仪测试聚丙烯熔体黏度,得到多组剪切速率、剪切应力与表观黏度对应的流变实验黏度数据。结果表明,聚丙烯熔体黏度随着剪切速率升高而降低,剪切应力随着剪切速率升高而升高,属于典型的剪切变稀型非牛顿流体。  相似文献   

9.
当用TMPTA和TAC作为交联剂时,HPP与含2%乙烯和1%1-丁烯的聚丙烯随机聚合物(RTPP)能被以相对高的含凝胶量交联,甚至在剂量上少于20kGy;在高的剂量,HPP以TMPTA为交联剂比起HPP以TAC为交联剂或者RTPP以TMPTA为交联剂降解更多,造成熔融指数的明显增大。在PP中更多量的TMPTA引起比交联更多的降解,因为过量的单体阻止通过均聚反应进行交联。  相似文献   

10.
赵凤民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102-102,253
文章在NH4NO3H2ONaNO2发泡机制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获得较高反应速率和适当发泡剂量的NH3-NO-2-H+发泡体系的发泡机理,从而提出无后效快速发泡技术。  相似文献   

11.
苏布道 《科学文化评论》2007,24(6):995-1001
首次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冰片与DNA的相互作用,以期发现冰片的抗病机理。通过共振光散射技术、荧光光谱法以及粘度法,确定了冰片与DNA的作用方式为部分嵌入式。在pH7.40,温度37℃,离子强度低于0.01mol/L条件下,冰片与DNA发生反应,导致410nm和470nm处的共振光散射增强,且反应体系至少在12h内保持稳定。通过改变反应体系的离子强度和pH值,发现二者的反应对离子强度及反应体系的pH值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同时通过粘度实验和EB(溴化乙锭)荧光探针竞争实验发现:冰片的加入使DNA双螺旋发生扭结,导致DNA的粘度减少;冰片使EB-DNA体系的荧光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超轻泡沫铝合金的性能特点以及制备工艺中最为常用的渗流铸造法、熔体发泡法及粉末冶金发泡法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对泡沫铝合金的多功能复合特性即力学与能量吸收、减噪吸声、电磁屏蔽等性能以及相关因素对这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论述。由于其具有的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复合特性,泡沫铝合金已在汽车、航空航天工业、噪声及电磁屏蔽等领域获得应用,分析了其在高技术领域的应用前景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结构可控聚丙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和聚丙烯-b-聚苯乙烯共聚物用于聚烯烃共混体系的热性能及相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功能化的聚丙烯嵌段共聚物基本上保持了原有聚丙烯高熔点等优良特性,并对它们相应共混体系有明显的增容作用.另外,这些功能化的聚丙烯嵌段共聚物能提高它们相应共混体系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等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孤岛油田中二北Ng5热采单元,地层温度70℃,矿化度6000 mg/L,多轮次吞吐效果变差,水侵加剧,研制了一种新型耐温复合凝胶堵水体系。该堵剂以聚丙烯酰胺、落叶松栲胶为主剂,以甲醛为交联剂,加入少量促进剂、添加剂复合而成。根据中二北地区油藏条件,室内评价了新型耐温复合凝胶堵水体系的耐温性、耐盐性以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新型耐温复合凝胶体系在70℃,体系成胶时间21天,成胶强度9 mPa·s,在220℃条件下,放置30天,体系粘度保留率大干93%。  相似文献   

15.
泡沫材料     
“泡沫塑料”。是一种以普通的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为原料,采用普通的注塑成型工艺,其表面是有一定厚度的不发泡层,内芯是充满蜂窝状的纵横交织的低发泡体。它表面光滑,带有自然木纹,经过喷涂润色,木质感强,适用于仿木制品,如制作内门、门框、窗框等,它与木制品相比,具有质轻、不吸水、负荷力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环氧树脂发泡材料具有优质性能,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环氧树脂为热固性发泡材料,其发泡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如何通过控制外部试验条件提升发泡质量的研究工作得到广泛关注。根据已有研究进展,发现环氧树脂基微孔发泡行为受发泡剂黏度及成型温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考虑到某些油田油藏温度和矿化度的具体情况,选用聚丙烯酰胺作为主剂再加入能起到延缓交联时间的交联剂形成凝胶体系。这类体系以流体深部改向为目的,研究相对成熟,应用较广。  相似文献   

18.
本文确定了高温交联剂检测方法,分析了高温交联剂采用乙醇与水作为稀释剂的最佳配比。结果发现在乙醇和水以2:1比例下,采用二次稀释法,提高了高温交联剂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9.
岩浆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熔体,岩浆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且岩浆对成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岩浆、岩浆岩是地质学家的研究重点。本文简要总结了岩浆的主要物理性质-密度和粘度,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天山特克斯达坂一带晚古生代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其物理性质对岩浆混合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多羟甲基化合物与有机锆复配研制了新型复合有机交联剂DQ-1弱凝胶体系,综合运用图像分析系统、激光粒度仪、原子力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聚合物与DQ-1交联过程中颗粒粒径变化特征与微观结构形态。结果表明,成胶突变前(第一阶段),体系粘度和模量与相应的聚合物溶液无明显差别,但体系中的凝胶颗粒尺寸及颗粒数量随交联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变粗。选取八面河油田面4块M4井开展了单井调驱试验,现场跟踪分析表明交联聚合物注入后,压力由注聚前的负压吸水上升至9.5MPa,转水驱后压力稳定在6-6.5MPa,吸水剖面变得相对均衡。对应油井单井日增油最高达4.9t/d,含水下降最大幅度达到10.2%,显示出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