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根据地的建设、历史地位与贡献、群众运动与党群关系、革命与乡村社会、"敌人"及其活动等的专题研究,构成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的主要方面。学术研究与抗战纪念和意识形态理念的互动、从宏大叙事到微观述描的并重、从普遍意义到山东特点的发掘、重中共抗战研究与轻"敌人"及国民党研究并存,是目前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的主要特征。为推进山东根据地研究,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在跨学科的视野下引入社会史、新文化史、新革命史等研究理念和研究视角,注重山东与各抗日根据地的比较研究,都是今后可行的学术探索。  相似文献   

2.
从“三冬运动”谈起一九四二年,抗日战争正处于最艰苦的时期,敌人集中优势兵力向我抗日根据地进行着疯狂的“清剿”、“扫荡”,为了动员广大根据地军民胜利地开展对敌斗争,苏中抗日根据地在这年冬天开展了“三冬运动”。“三多”指的是冬耕、冬防、冬学。冬耕,就是要发展农业生产,争取多打粮食,改善人民生活,支援抗战;冬防,就是要加紧备战,开展武装斗争,坚决粉碎敌人的“清剿”、“扫荡”;而冬学则是一个群众的政治教育运动,要求向广大群众进行形势与任务的宣传教育,不断启发群众的政治觉悟,鼓舞他们积极投入斗争,努力完成当前的各项中心任务。苏中抗日根据地大规模地开展冬学运动,就是从这一年冬天开始的,此后就年年办冬学,形成一种经常的群众教育的制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比较重视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在职干部教育工作。为了适应根据地斗争形势和抗战需要,山东抗日根据地从实际出发,在业务教育、政治理论教育、文化教育三个方面大力开展在职干部教育,并制定了严格的学习制度和领导制度。严峻的抗战形势和艰苦的斗争环境使得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在职干部教育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根据地时期的涉县成人教育刘福魁1940年春,八路军“一二九”师经过艰苦的抗日反顽斗争,解放了涉县全境,从此,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倡导的成人教育便逐渐开展起来.成人教育的开展对提高根据地干部民众的政治文化素质,早日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培养了大...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根据中央指示率先建立了省地方性银行——北海银行。北海银行对山东根据地的金融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它从货币斗争开始,结合信贷工作,对山东根据地进行了全方位的金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积累了一定经验,为当时其他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依据。对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北海银行,作进一步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正确运用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在抗日统一战线战略思想方面,既注重政策原则又注重斗争策略;在敌后抗日武装斗争战略思想方面,既注重动员民众持久抗战,又注重抗日根据地的全面建设;在运用党建战略思想方面,既注重思想建设,又注重作风和组织建设,使抗日敌后根据地建设呈现崭新面貌,为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对毛泽东战略思想的贡献是卓著的,至今对于我们的统一战线工作、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对于我们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握邓小平理论的体系,有许多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中枢。1942--1944根据地遭受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中国共产党人以人为本,采取了一系列的发展生产等自救措施,他们一方面同敌人作斗争,一方面开展生产救荒活动,通过具体的计划和救灾措施,不仅粉碎了敌人的封锁,而且渡过了这场罕见的灾荒。这次救荒也为今后战胜灾荒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华北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疯狂的“扫荡”、“蚕食”侵略政策,敌后抗日根据地受到严重威胁。为了粉碎华北日军的“扫荡”、“蚕食”阴谋,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实施了“敌后之敌后”挺进方略,此战略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扼制日寇对根据地的“蚕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进程中,始终将廉政建设当作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工作。通过加强党政军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作风建设,建立和健全一系列廉政制度,严惩贪污腐败行为,推动了抗日根据地的反腐斗争,维护了党和民主政府的廉洁形象。山东抗日根据地廉政建设的思路与实践,对于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说明本课是一个故事,描写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小孩子和他母亲机智地掩护革命干部,对敌人英勇地进行斗争的故事。这个故事反映了人民同革命干部血肉相连的关系和英勇反抗侵略者的战斗精神。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我国广大领土,实行“三光政策”,奸淫烧杀,无恶不作。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在敌人后方建立许多根据地,使敌人的后方变成我们的前线,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冀中平原就是其中的一个。可是敌人还妄想消灭抗日力量,不断进行残酷的“扫范”,包围村庄,搜索革命干部。在这艰苦的年月里,根据地的人民常常不顾自已的生命支援八路军,掩护革命干部,对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二虎子”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时候。全课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从开头到“……生病也得出去”,写二虎子和二虎子的妈妈想办法掩护区干部老王的情形。  相似文献   

11.
论抗战时期沦陷区人民的社会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传统的延续和现实政治环境的影响力变更了抗战时期沦陷区人民的社会心理。沦陷区人民的社会心理主要表现为不畏强暴的斗争性,被迫统治的奴性,麻木不仁的惰性。这既有别于非沦陷区,同时,两者又是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传承,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共通性。沦陷区人民的这种社会心理,呈现出很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恢复民族自信的中华民族才是不可战胜的。  相似文献   

12.
在抗争时期,沦陷区女性文学书写不仅在内容方面表现出某种特有的“诗意”,在叙事策略上亦呈现出新的气象。而叙事方法对内容的有效烘托及其二者的巧妙融合使女性书写拥有了独特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沦陷区文学运动及文学理论批评是中国现代文学及文化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衡量国统区和解放区的标准去衡量它。在沦陷区,文学上保持民族血脉、心理上的不屈服、逃避者应该视为一种反抗。  相似文献   

14.
《万象》是一份商业性的,都市大众的综合性文化杂志。《万象》的编辑、写作与出版,是上海沦陷区有良知的文化人的一次反控制、争自由的文化实践。由于编者的更换,《万象》杂志分前、后期,大体说来,前期《万象》主要任务是冲破占领者的封锁,打开言说空间,偏重于市民言说,后期《万象》,偏重于知识分子的言说,这样,经过前后两位编者的努力,《万象》的杂志空间里,就集中了上海沦陷区最广泛的作者,从《万象》里更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文学新人。《万象》更吸引了广大的读者,始终保持了上万的销售量,成了“(沦陷区)非常时期的非常(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教师教育改革进入师范类专业二次选拔的实质性推进阶段,其关键在于时间节点、课程安排、管理模式的设定与落实;该项改革要充分考虑当下教师教育"精英教育"回归、"三业并举"和"实践能力培育"的三大特征,基于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实践,重点解决好校地合作、资源整合、体制创新与教育实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山东省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思路与构想。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日军对滇西妇女的性暴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滇西沦陷区的各族妇女遭到了日军士兵的残暴迫害,很多少数民族妇女被强征作慰安妇,受尽了屈辱和劫难。  相似文献   

18.
在沦陷区严酷的生存环境里,诗歌中的故园也是悲哀的.但透过悲哀的表象,诗人的爱国之心和反抗精神构成了沦陷区故园诗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层面.故园诗在这里具有了沟通历史与现实的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山东省寿光市建设和使用教育城域网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战略。安徽作为中部六省中最靠近长三角的省份,有着其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因此,省领导提出东向发展的战略。而“皖电东送”是其中一个重要战略。论文主要分析了安徽及长三角地区用电现状,皖电东送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