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作者认为韦棣华一生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做出的贡献是应该肯定的,她的业绩包括(一)开创中国第一个近代图书馆专业教育机构,为中国新图书馆运动奠定了基础;(二)创办文华公书林,建立新式图书馆;(三)为退回庚子赔款、筹集文华图专的经费做出了贡献;(四)生活俭朴,为我国图书馆事业贡献了力量。同时也指出韦棣华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给中国图书馆事业带来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北美东亚图书馆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津博士,曾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工作,后任该校东亚图书馆馆长。1966年接替裘开明先生担任哈佛燕京东亚图书馆馆长。韦棣华基金会董事。国际知名的图书馆学家、汉学家。成就卓著,曾获美国亚洲研究协会杰出贡献奖等奖项。应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陈传夫院长约请,吴先生特撰The Development of East Asian Libraries in North America(北美东亚图书馆的发展)专文。该文是目前国内最为系统研究北美东亚图书馆发展的文章,勾勒出了北美东亚图书馆60年发展的历程。让我们与他一起体会北美各界对东亚图书馆事业所做的恒久贡献,缅怀东亚图书馆先驱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共同展望未来。吴先生肯定:借助新技术的采用,东亚图书馆将会更好地为东亚研究而服务!感谢吴文津先生对本刊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西方传教士与中国近现代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长期封闭的国门大开,西方传教士尾随列强军队也大量涌入中国,他们也纷纷效仿以前利玛窦等人的做法,通过宣传西方科学知识逐渐渗透传播基督教义.传教士本来的使命是传播基督教,但他们在传教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了介绍或传播中西文化使者的角色,以至于当我们历史地考察中国近现代文化史时,不得不考虑到这些传教士的作用.所以,我们在研究中国近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时,不能忽视西方传教士的作用.他们在华创立教会大学图书馆、藏书楼,引入西方教育模式、技术方法,传播西方图书馆管理理念.他们从事的图书活动是中国近现代图书事业的一部分,对促进中国古代藏书楼向近现代图书馆的转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近现代文化史和图书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192 0年韦棣华女士在武昌创办中国第一所图书馆学校 ,1 930年又以捐款为基础成立韦棣华基金会。 1 997年 ,在吴文津先生和杜克先生的斡旋下 ,韦棣华基金会在中国大陆设立“韦棣华奖学金” ,资助众多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学子完成学业。表 1。参考文献 8。  相似文献   

5.
侯集体 《兰台世界》2007,(2S):62-63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长期封闭的国门大开,西方传教士尾随列强军队也大量涌入中国,他们也纷纷效仿以前利玛窦等人的做法,通过宣传西方科学知识逐渐渗透传播基督教义。传教士本来的使命是传播基督教,但他们在传教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了介绍或传播中西化使的角色,以至于当我们历史地考察中国近现代化史时,不得不考虑到这些传教士的作用。所以,我们在研究中国近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时,不能忽视西方传教士的作用。他们在华创立教会大学图书馆、藏书楼,引入西方教育模式、技术方法,传播西方图书馆管理理念。他们从事的图书活动是中国近现代图书事业的一部分,对促进中国古代藏书楼向近现代图书馆的转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近现代化史和图书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成就,提出了困扰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三大问题;对中国图书馆事业新世纪发展战略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各条战线在党的改革与开放政策指引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其中,图书馆事业的进展更是十分显著的。建馆的数量迅速增加;新建、扩建的馆舍面积成倍增长;图书经费年年增加,专业队伍的数量与素质更有大幅度的提高;图书馆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以往所不可比拟的。这都充分说明,最近这几年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史上最好的时期,所取得的成绩是极为令人欢欣鼓舞的。在这空前大好形势下,全国图书馆界展开了对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的研讨,显然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将对今后图书馆事业更顺利地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笔者也想对这个问题,特别是对高等师范院校图书馆的发展战略,提出一点粗拙的看法,以向同志们求教。  相似文献   

8.
八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空前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图书馆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读者的要求,工作质量尚差。图书馆要搞好它的工作,除了首先要依靠党的领导外,图书馆工作干部也有其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图书馆技术人员缺乏,这是一个矛盾。我国训练图书馆专门人材的机构虽然有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两个图书馆学系,另外还有一些临时短期训练的组织,但与整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来相比,所培养的专业人材还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但在目前的许多图书馆中,却颇有一些图书馆的专门人材,  相似文献   

9.
《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由中华图书馆协会创办于1925年,停刊于1948年,是民国期间存续时间最长的图书馆学刊物。该刊有五个常设栏目,其载文数量与我国图书馆学期刊的发展阶段特征相吻合,其中载文最多的主题集中在各类型图书馆、外国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业务工作三个方面。该刊对于中华图书馆协会的会务工作,对当时的图书馆学术研究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等方面均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我国图书馆发展史上的时代华章。  相似文献   

10.
论图书馆经验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图书馆经验管理黄宗忠(武汉大学)当前我国图书馆不少处于经验管理或受经验管理的制约,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管理的深化与发展。为了提高图书馆管理的质量、效益、水平,我们认为对图书馆经验管理必须有新的研究,新的认识,新的突破,这就是撰写本文的中心目的。一、经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图书馆学留学教育、专业教育与业余教育三方面论述了中国近现代高等图书馆学教育的缘起与发展过程.指出近现代中国高等图书馆学教育虽有较多不足,但却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在图书馆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献唐作为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与文博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与守望者,在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与文博事业发展史上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其图书馆管理思想在近代图书馆史上也占据一席之地,有较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史上,人员交流对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史料的分析,探讨20世纪上半中外人员交流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跃进"在中国图书馆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在特定社会背景下,我国的图书馆事业有其相应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既有极左路线给图书馆事业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也有图书馆专业工作者奋发图强、刻苦钻研而取得的一定成绩.这为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胡适与近代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新文化运动大师,他热心关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变化,大力倡导发展图书馆事业,提出"杂货店的收书法",身体力行图书馆工作,积极投身目录学实践,大力推广四角号码法,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农村图书馆: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难解的一个结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徐苇  盛芳芳 《图书馆论坛》2004,24(5):23-26,32
近代图书馆在中国诞生之初,有识之士便把注意力投向了广大农村.从1903年常德图书馆创办到1928年和顺图书馆建立,标志着中国的图书馆由县城向农村转移1949年以前,中国乡村图书馆的规模很小。1978年以后,中国的农村图书馆事业有了蓬勃发展.从我国提出发展农村图书馆事业,至今已有六七十年。其发展有时步履蹒跚,有时大步跨越;走走停停,进进退退它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难解的一个结。  相似文献   

17.
在跨入八十年代的时候,我国图书馆事业有了很好的前进阵地。解放以来,图书馆事业在规摸、质量、类型、分布和业务工作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们有了十万人的队伍,有一、二千人受过专业教育;图书馆学研究也取得不少成绩,近两年来更涌现出许多新的成果和研究力量;我们有了三十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近三年来图书馆界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图书馆工作有了恢复和发展。特别重要的是,中央和许多地方都开始重视图书馆工作,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准备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但凡图书馆领导事业成功者,必定具有某种坚定不移的核心价值观。我们许多卓越的图书馆领军人物,终其一生的价值观驱使他们为推动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日益发展奉献了无穷的智慧和真挚的情感,竭心尽力,在图书馆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馆事业同样如此.与解放前相比,图书馆事业有了质的飞跃.这种飞跃,一是表现在图书馆的性质有了变化,二是图书馆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这种变化和发展带来的是图书馆事业的繁荣.由于这段历史的特殊性,该时期的图书馆在中国图书馆史上留下了很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20.
中央苏区的图书馆建设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图书馆的发展史上,有一段令人难忘而又极具重要意义的阶段,这就是中央苏区图书馆建设的光辉历程.中央苏区的图书馆事业,从1929年至1934年短短的六年时间里,在组织方面,发展为党的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功能方面,建设为党和苏维埃政府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的重要阵地;在作风方面,树立起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光辉典范.在党中央号召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改革开放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要历史时刻,回顾和借鉴中央苏区的图书馆建设经验,从中发掘有益的启示,对我国图书馆的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必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