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柴彦莉 《文教资料》2010,(10):41-42
像“一个”、“一遍”等这样的数量短语用在动词后到底是宾语还是补语,容易混淆不清,向来是语法教学中的难点。对这种“动+数量短语”结构,应根据其中量词短语的性质而定。如果是物量短语,就是动词后的宾语;如果是动量短语,则是动词后的补语。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时量短语句法地位的不同,把“V+了+时量短语+(的)+N”结构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同时阐述了在不同的结构中,时量短语所表达的不同意义。  相似文献   

3.
唐宋时期的"V+得+时量短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汉语学界,对于"V 得 时量短语"格式几乎未有专门的讨论, 通常只是将它作为"V 得 数量短语"的一个部分,而"V 得 数量短语"格式又仅仅作为"V 得 O"的一个表现形式被提及,同样不被重视.我们依据<敦煌变文集>、<祖堂集>、<景德传灯录>、< 五灯会元>、<朱子语类>前五十卷等相关语料,结合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考察唐宋时期的"V 得 数量短语"与"V 得 时量短语"的用例、所表达的语法意义和功能,同时探讨"V 得 时量短语" 、与"V (了) 时量短语 了"可能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给我"动词短语句的多角度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词短语“给我”加上动词短语用于祈使句有两种意义。表示加强语气、表达说话人意志的一种,我们称之为“给我”动词短语。“给我”动词短语句无论在句法语义上,还是在语用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为正确使用介词短语“给我”,有必要对其语法性质、语法意义、句法语义限制和语用类型作分析描写和解释。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探讨了报刊标题中的“用”字短语。从结构上看,“用”字短语为半自由短语;从使用上,则主要用语标题。本文讨论了“用”字短语的语义功能、特点及标题语境的实用性,从而揭示这类短语的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6.
"动词+时量宾语"的歧义由其表示的语法意义所决定.而语法意义又与动词本身的语义特征以及时量有关;在结构内部,时量意义的实现必须指向动作行为的持续或者动作完成所造成状态的持续;表示动作行为的词有持续性和非持续性之分,动作造成的状态可称为遗留状态.由于重新分析",看"类动词内部应当再有进一步分类.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分析了形容词“大”和“小”插入数量短语中间的不对称分布,并分别对形容词“大”和“小”与数量短语组合以及与名词组合时的相互制约进行了初步分析。形容词“大”和“小”与数量短语的组合是一个相互选择的结果,与量词本身的语义特点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样,形容词“大”和“小”与数量名短语的组合也要受到名词语义特点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动量短语的功能比较复杂,应该分成不同的类型加以分析,指示代词+动量词的量词短语的语法功能接近表物量的量词短语,数词+动量词的量词短语的语法功能也有一些方面与表物量的量词短语相通。  相似文献   

9.
"更"移入带"得"动补结构的语法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八百词》讲程度副词“更”修饰动词短语时指出:“动词后用‘得’引进补语时,‘更’可以移到补语里去。”本文认为;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更”都可以移到补语里去,而是要受到补语意义、补语结构以及程度副词“更”的语义和语法功能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王艺娜 《现代语文》2006,(10):57-57
兼语句这一名称是由丁声树等人合著的《现代汉语法讲话》首次提出来的。在这之前也有许多语法著作论及这一语言现象,只是名称有所不同。王力称“递系式”(《中国现代语法》、《汉语语法纲要》),吕叔湘称“递谓式”(《语法学习》),吕冀平称“复杂谓语”(《汉语语法基础》),史存直称“连环句”(《论递系式和兼语式》),邢欣称“综合式句型”(《论兼语式的深层结构》)。对兼语句比较公认的定义为: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叫兼语句。所谓兼语短语是指由动宾短语和主谓短语部分重合在一起,其中动宾短语的宾语兼做主谓短语的主语这样一种短语。如:“请他来”,“他”是请的“宾语”,又是“来”的主语,叫做兼语。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大都含有使令、促成的意义。例句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动词 数量短语"的语法结构关系入手,探讨动词后面的时间补语与时间宾语的区别,并分析带时量宾语的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分布特征,以及时量宾语与动词语义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介词“向”“往”“朝”带宾情况为经,以介宾短语所修饰或补充的中心语为纬,对介词“向”“往”“朝”的句法语义模式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对介词“向”“往”“朝”的句法语义模式差异从语法化角度做出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语言学家把词汇分成两大部分,即可以借助语法规则进行自由组合的单词和不能用语法规则组合的固定短语。现代的词汇学研究打破了传统的观念。Michael Lewis倡导的词汇法(the lexical approach)认为在词汇法的体系中词汇是许许多多语块的集合,这些语块有四种类型:(1)单词和短语,短语指那些语义像单个词项的短语,如:“by the way”“,turn up”“,let alone”;(2)搭配词,指成分语义独立,但已形成共现性的短语,如:“achieve success”“,solve the problem”;(3)习惯用语,指形式固定或半固定的惯用语句,如“:Wouldyou please...?”“If …  相似文献   

14.
"数词+量词+中心语"是汉语中常见的数量短语结构, "一(半、几、两)+量词+中心语"结构因其数词仅限于"一(半、几、两)"而有其特殊性,其语义特点表现为:名量词(一般名量词、不定量词、临时名量词)、动量词(一般动量词、借用动量词)、时量词对数词的选择性;中心语或者动词与动量结构对数词的选择性.本文将从语义方面分析"一(半、几、两)+量词+中心语"结构的语法特点,以期对这类结构有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语法学界对短语的动态研究,即把短语放入语法的层级链中考察短语与词、句子的关系,大都没有真正着眼于短语自身,而只是把它当作一种工具,供以论说词,特别是句子的有关内容。“自由”、“粘着”概念的引入,使短语真正获得了动态平面的主体地位。在初步认定粘着短语各种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三个平面(语义、语法和语用)角度考察粘着短语向自由短语转化的问题,其目的亦在于此。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全面分析句式“NP+VP+AP”(NP为名词或名词短语,VP为动词或动词短语,AP为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中“VP”的语法特征。  相似文献   

17.
王春 《教学与管理》2006,(10):91-92
传统的语言学家把词汇分成两大部分,即可以借助语法规则进行自由组合的单词和不能用语法规则组合的固定短语。现代的词汇学研究打破了传统的观念.Michael Lewis倡导的词汇法(the lexical approach)认为在词汇法的体系中词汇是许许多多语块的集合,这些语块有四种类型:(1)单词和短语,短语指那些语义像单个词项的短语,如:“by the way”,“turn up”,“let alone”;(2)搭配词,指成分语义独立,但已形成共现性的短语,如:“achieve success”,“solve the problem”;(3)习惯用语,指形式固定或半固定的惯用语句,如:“Would you please…?”“If were you,I'd…”;(4)固定句式,如:“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The more…the more…”以上前两种主要指所指意义,后两种主要指语用含义。  相似文献   

18.
动宾式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类比较复杂的词汇集合,其内部不是一个均质的系统,它们在某些语法特征上存在着细微差异。根据离合词表示动作过程结构的差异,其带时量成分的扩展形式存在“V (了) 时量 N”和“V N 时量 (了)”两种。以说话人现在的时间点为参照点,两种时量成分的位置反映了离合词不同的时间结构。  相似文献   

19.
最新的生成语法观点认为语言中的移位包括中心语移位和短语移位两类,前者是受词缀的诱发,而后者是受语义因素的诱发。本文重在讨论名词性短语内部的这两种移位,即名词移位与名词短语移位,认为前者的动因与“们”有关,而后者与语义有关。  相似文献   

20.
句子结构形式和意义之间并没有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在“V+-量N”结构中通过分析这一结构对量词的选择与限制,根据量词句法属性的确定来揭示“-量”与“N”之间的语法语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