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四书集注》中说:“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古往今来,书的作用,书的美言数不胜数。很难想像一个有学问、有涵养的人是一个不喜欢书的人。林语堂讲过这样一  相似文献   

2.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交朋友。人生最可靠的朋友是谁?走过干山万水,阅尽人间冷暖,蓦然回首,你会发现书便是挚友。把书当作知己,得到的是书忠诚的回报。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离不开书,一个国家离不开书,全人类离不开书。如果没有书,今日的世界不知是什么样子。古今中外的名人学士赞书颂书之言不止千万。一时想起的有这样几则:“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书,是人类文化进步的阶梯;书,更是传播人类文化的工具。从书的装帧设计到书的内容规模,都能够见证当下社会生活的文明进步程度。比如,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图书的印制都比较精美,自然,书的定价也相对较高。在我国,受国家经济生活整体水平的限制,图书的出版也自然带有自己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经济生活的提高和文化生活的进步,在图书的形式上,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从图书的印制,到图书的装帧设计,都有一种时代的印记体现出来。其中,礼品书的出现,便是一种较为突出的文化时尚现象。 对于礼品书的出现,应该从多种角度…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1997,(12)
漫游“读书天地”文/董文辉凡读过几天书,识得几个字的人,一辈子总少不了同书打交道。小时候上学,是“读书专业户”,自然以书为伴;以后长大了,从学校走向社会,读书便成了“业余”,还是离不开书。至于“仕”途上有了进步,事业上有了成就,社会上有了声誉,更是得...  相似文献   

6.
舒童 《出版经济》2004,(12):10-13
2004年可以说是中国图书行业暴风骤雨的一年,各种难以预料、令人瞠目结舌的书事层出不穷,变数中夹裹着变数,让书人感慨,催书人深思。  相似文献   

7.
高原  司志政 《出版参考》2007,(11):11-11
Henry David Thoreau是美国作家,他于1845年春天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边建起一座木屋,过起自耕自食的生活,并在那里写下了著名的《瓦尔登湖》一书。这是一本极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  相似文献   

8.
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于1931年问世。当时是“图书禁锢”、“书是为特定少数人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书是为了用的”,要使所有的人都享有利用图书馆的平等权利的主张。这的确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该书问世后。75年过去了。岁月的流逝,世界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新科学、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人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阮氏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并没有因此而泯灭,反而经受了时间的检验。其思想之光变得更加光彩夺目。本文拟谈谈对该书的一些粗浅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书也有种类之分,有一种书,积累的是多数人所未知的知识,这种书是科学和民主的先行;而另一种书,往往重现了人们所不了解的真实历史,这种书能点燃社会的理性之光,并且照亮后来的坎坷行程。  相似文献   

10.
本刊石家庄消息(河北经贸大学图书馆通讯组) 为了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教风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河北经贸大学于2003年9月25日至10月底,开展了一次以“读革命书、科学书、进步书和健康书”为主题的“金秋十月”读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到学校图书馆借书的人络绎不绝,有时借书的队伍从图书馆大厅排到了大门口外,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刚刚读完一本让出版人有些沮丧的书,书名叫《阅读的挽歌》。讲的是电子时代,由于新媒体泛滥,娱乐的诱惑多而炫,图书阅读被挤到了生活的支流末端,原本十分大众的社会行为,如今缩窄为小众节目了,难免让一些人伤感,也会让一些人镇定。在我看来,阅读的边缘化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如此这般,图书与读书会愈加奢侈,也愈加珍贵。于是,做一本长寿的书的念头才会在心头悄然升起,为少数人,那些对书爱得入神的少数人。  相似文献   

12.
在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广告宣传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本来无可厚非,相对前些年人们只重内容不重包装的倾向还可以说是一种进步。但现在的问题是,有一部分人却又把图书广告宣传的作用无限地夸大了,认为图书的广告宣传是图书市场竞争的惟一决定因素。这种图书市场“宣传决定论”的观点,恐怕有值得商榷的必要。 诚然,图书的广告宣传在“为书找读者、为读者找书”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必要的图书宣传,不仅能告知读者一本书出版发售的基本信息,还能让读者对某些图书作者的一些背景材料、内容特色有所了…  相似文献   

13.
正关于读书,古今中外有不少名言警句,任何人都可以举出几条。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等于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等等。但我先谈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谈谈书籍在人类发展史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周实 《中国编辑》2005,(6):23-23
做一本比生命还长的书——这是多好的想法呀。凡是做书人大都有的吧。然而,有归有,能不能做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即使你能得心应手,这书做好了,能不能出版,仍是另外一回事。为何这样说,不须多讲,做书人都明白。  相似文献   

15.
凡读过几天书.识得几个字的人.一辈子后、少不了同书打交道。小时候上学.是叫卖书专业户”.自然以书为伴;以后长大了.从学校走向社会.读书便成了”业余”.还是离不开书。至于“仕”途上有了进步.事业上有了成就.社会上有了声誉.更是得了书的益处.靠书帮了忙。所以.读书便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分离不得.舍弃不得。由此看来,古人发出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亡书久似失良朋”的感叹,实在是绝妙的高论。读书犹如种田,光普还不够。还要巧,苦与巧并用,才会有收获。于是.便有了读书之道,有了读书的学问。除了那些…  相似文献   

16.
我少年时候,跟人切磋学业,争执不下时,常拿出一张“王牌”:“书上说的。”对方一听是书上说的,也就无言以对了,于是我便“得胜回朝”。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见识慢慢儿多起来,特别是自己也编起书来的时候,我才开始醒悟到,书,也是人编出来的,书上说的也未必都对。你看,书上还兴出现错别字呢! 我以为,自己认识到这一点,从而做到遇事不唯书,不迷信本本,对书上说的取分析态度,这自然是一个进步。可是作为一  相似文献   

17.
书的比喻     
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良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是源泉——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书是面包——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书是奇迹——高尔基说:“书,要算人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书是营养品——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相似文献   

18.
权威 《出版广角》2015,(10):123-124
若论晚明徽派刻书艺术成就最高者,非《十竹斋书画谱》莫属.它代表了晚明时期书刻水平的巅峰,观同时期之书画刻书,莫有与之能较者.而从《十竹斋书画谱》雕刻所花费时间几乎横跨整个晚明徽派刻书进步时期来看,我们也能借此书一窥晚明时期徽派刻书的自我反思和进步过程.  相似文献   

19.
现代书话是一种极富传统意味的文学新体式。从周作人、郑振铎到唐驶、黄裳,现代书话形成了一条潜在的脉流。这一脉流由读书人与书、书与文化相胶结而成。仅就当代致力于书话写作的人而言,就有如黄裳、孙犁、曹聚仁、谢国桢等等。这些人本身就对传统有着更多的眷顾、怀着更浓厚的情结。倾向于文化守成主义,他们所以更多地选择书话写作形式,在于书话中蕴含着读书人对书和书所承载的文化、传统等无限的牵绊、依恋。在当代的书话创作的脉流中,能够熔铸古今自成新体的,恐怕莫过于黄裳先生的书话了。  相似文献   

20.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改造灵魂的工具。”……这是一些伟人、名家对书的作用的评价,也是告诫我们,出书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确保图书的质量,以利于传播、积累科学文化知识,推动人类和社会的进步。然而,我们现在图书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