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妍 《中国索引》2003,1(4):42-43
1 编制原由。《全国报刊简明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是由江苏省报刊发行局编印的一本供人们订阅报刊使用的目录。每年发行一本,分为报纸和期刊两个部分,涵盖了全国各地几千种的报刊情况。这本《目录》是按照发行地区进行分类的,通过邮发代号查找刊名和价格,使用起来极其不  相似文献   

2.
期刊的发行应该适应社会主义市埽经济的需要,走一条包括邮发在内的多渠道发行道路。这大概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相似文献   

3.
柯志文 《传媒》1999,(3):25-26
由于期刊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需要,期刊的发行渠道愈来愈多。邮局发行、自办发行、委托发行,各行业各系统通过行政手段层层往下发行,期刊进入书店、百货商场;邮局零售公司、个体期刊批发商和零售摊点、报刊亭等等,各种不同的发行渠道间的冲突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垂直渠道的冲突:即期刊社与发行单位的冲突。其一,邮政部门认为邮发刊物应由其独家经营,凡邮发  相似文献   

4.
如今中国的报业集团初见 规模,期刊方阵正在形成,电子 传媒迅速发展,新闻出版产业 资产重组步伐加快,表象之一 是报刊的发行竞争日趋激烈, 传统的发行方式面临新的挑 战,报刊发行不是可以用简单 的邮发和自办就能加以诠释。 我国报刊发行的竞争形式 从1985年《洛阳日报》试 办“自办发行”以来到今天,全 国已有40%的报纸和30%的 期刊实行“自办发行”,昔日邮 政发行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复存 在,多渠道自主发行将成为趋 势。 自办发行。《深圳特区报》 1997年投资了2000多万元建 立自办发行网络,在半小时内 将报纸…  相似文献   

5.
武志勇 《历史档案》2006,(3):121-126
发行是报刊到达受众最为关键的环节,是报刊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所在。发行体制规定制约着报刊的发行理念、策略、方法和范围,是影响报刊业生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初“邮发合一”体制的确立,是我国报刊发行体制的一次革命性变迁,对报刊生态新格局和文化安全良好环境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规范和促成作用。建国初期确定的报刊发行业基本架构,是当前报刊发行体制改革的基础和镜鉴。因而,研究“邮发合一”体制的确立及这一体制的历史作用,是一个富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棉花杂志社共办有两种杂志: 《中国棉花》(月刊)和《棉花学报》(双月刊)。在发行工作中,我们采取邮发方式,但许多基层农技人员及棉农订户由于不能及时收到所订的期刊,一部分基层  相似文献   

7.
今年我国报刊有较大发展据北京报刊发行局负责人介绍,去年,我国通过邮局发行的报纸、期刊为4000多种,比1992年增加500多种。今年,邮发的报纸、期刊则达4600多种,比去年增加500多种。(肖摘自南方日报)今年我国报刊有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文期刊多渠道的发行方式,导致了多种而又分散的组织管理工作,不但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也在提供利用方面造成了诸多不便,这些,应引起图书馆期刊部门的重视。以此思考中文期刊工作的组织问题,都不能以邮发和自办发行的方式作为开展中文期刊工作管理的标准。所以,探讨非邮发刊物的管理及利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1 非邮发刊物的性质和特点何谓非邮发刊物,这里是指未经邮局系统发行的国内中文期刊,它们大都由学术机构或学术团体编辑出版,通过征订而自办发行的出版物。所以出现这种发行方式,究其原因有三:(1)通过邮发渠道发…  相似文献   

9.
我国报纸发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就一直处于不断探索之中,大体经历了邮发模式一统天下阶段,邮发和自发两种模式并存竞争阶段,接着从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邮发和自发相结合、物流发行等多渠道发行模式,还有一种有争议的模式——数字化发行等四种主要模式。本文对这四种模式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目前报业发行的几种主要模式报刊发行的基本方式有两种:订阅和零售;可以借用的发行渠道主要有四种:报社自办发行、邮局、"二渠道"(民间发行组织)、其他代理。通过后三种渠道发行的都可以称作委托发行(简称委发)。由于"邮发"已经约定俗成,通常"委发"仅指后两种渠道。委发一般仅作为前两种的补充,完全委发的报刊目前还很少,也不稳定,在当前条件下不被大报社采用。国内报纸的发行模式也经历了从单纯的邮发合一到邮发、自办发行、自主多渠道发行三种模式并行的阶段。我们对以上三种主流发行模式分别作些阐述。  相似文献   

11.
邮发代号亟待规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姜志静 《编辑学报》2002,14(3):227-227
凡经邮局发行的期刊均编有代号,称"邮发代号".据对2001年经邮局订购的1487种期刊的调查,现行称谓极不统一,竟达60余种,粗略归类如下:1)冠以地方名称,如"鞍山市邮局发行代号"、"北京报刊发行局代号"等.邮发代号是由国家邮政局为便于发行管理,配给每个地区2个相连序号的发行代号,当我们看到某一出版物的邮发代号便知其发行省(市),因此邮发代号前冠以地方名称实无必要.2)冠以"国内",如"国内发行代号"、"国内发行"等."国内"二字意在区别于"国外";但就现状而言,尚未有"国外邮发代号 ",因此,"国内"纯属多余.3)冠以"发行",如"发行代号国内"、"发行代号"等."发行"2字义不清,没区别发行方式(邮局、自办、征订或联合发行),与邮发代号不甚相符.4)称谓"刊号"."刊号"是期刊管理部门为了统一管理和控制期刊的出版而给定的期刊注册登记的刊号.而"邮发代号"是我国邮政局为各邮区发行的期刊编制的代号,两者的性质、作用不同;因此,称"邮发代号"为"刊号"不妥.5)其他混乱现象,如"期刊邮发代号"、"本刊邮发代号"等,都远不如邮发代号简单明了.  相似文献   

12.
发行是报刊社经营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决定着报刊的市场份额,以及报刊社的广告收入。报刊社从建国初到1984年,在发行方式上一直委托邮局发行,实行“邮发合一”,这种合作关系从1985年起开始发生变化。1985年,《洛阳日报》率先脱离邮局,进入发行领域,自建发行渠道、自收自投,即自办发行。1986年,《太原日报》等六家报社也加入到自办发行行列。  相似文献   

13.
刘骥 《图书馆》1989,(1):38-39,37
今年的报刊价格有大幅度增长,经对邮发1989年征订目录与1988年的对比统计,平均增长70%左右,有个别报刊的增长达到100%以上。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纸张价格,印刷和发行费用的大幅度上涨,如每吨新闻纸价格从近年来的900元上涨到目前的3500元左右,使有些报刊因成本的大幅度上涨而不得不停刊和延期发行,随之是大幅度提高订购价格。据经济市场专家预测,  相似文献   

14.
报纸发行是一种市场销售行为。产品的销售权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企业的生命线,这条生命线只能操纵在自己手里。报纸发行质量的高低,份额的多少,分布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报纸及其报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报刊都是交  相似文献   

15.
疯狂的教辅报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泽青 《传媒》2003,(2):20-20
我国发行量超过100万份的期刊不到30种,其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是面向中小学生的教学辅导类期刊,不但教辅类期刊发行量很大,这类报纸也都发得很好。不是因为这类报刊质量有多高,内容有多精美,如果仔细调查一下这类报刊的背景,就不难看出,这类报刊大都依托各级教育部门,通过自己特定的渠道发行。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图书馆中文期刊采购渠道主要有二条:一是从邮局订购,二是通过自办发行的杂志社订购。就其订购数量而言,从邮局订购是大量的,通过自办发行杂志社订购是少量的。虽然从邮局采购的期刊数量大,但手续很简便。即对圈选的上百种上千种期刊只需办理一次订购手续就可以。  相似文献   

17.
《新闻实践》2005,(8):25-25
8月1日起,中国邮政以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10个城市为中心,辐射到周边27个省区市的138个城市,对发行覆盖面较广的近千种邮发报刊进行提速。  相似文献   

18.
报刊发行是报社的 生命线。综观目前 广播电视报的发行,大体 上是邮发和自办发行两 分天下。自办发行有很大 的优越性,但对末梢投 递,零星销售点很难兼 顾。邮局征订,发行力度 大,特别对一些偏远订 户,末梢投递,邮局自有 其优势,能避免自办发行 投递的盲点。但它发行费 率高。况且邮局报刊多, 它要追求自己效益的最 大化,不会专注于广播电 视报,自然就影响了广播 电视报的发行量,所以这 两种发行方式都不完全 适应当前市场的竞争。针 对目前的发行现状,我们 采取了以下措施: 捆绑发行,优势互补 不同利益主体同时又有互补性的…  相似文献   

19.
陈翔 《传媒观察》2003,(12):34-36
建国以来,中国(本文专指大陆地区)报纸发行模式,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建国至上个世纪80年代初,“邮发合一”大一统;第二个阶段的开端以1985年《洛阳日报》自办发行为标志,“自办发行”逐渐成为一种新兴模式,“邮发”的垄断地位开始衰落;第三个阶段起兴于90年代中期以来,市场报崛起,自办发行成为报纸发行模  相似文献   

20.
期刊的遘选订购是图书馆藏书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开发利用馆藏文献信息资料的基础性棱心工作。目前.我国中文期刊的发行方式主要分为“邮发”和“非邮发”两大类。邮发期刊的征订方式比较单一,只要通过邮局编印的“全国报刊简明目录”征订即可。而非邮发期刊的征订方式则多种多样,有杂志社自办征订,也有代办征订,还有联合征订。联合征订又分为:按地区、按学科及全国性征订等,规模有大有小。小到三四种,大到几千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