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85):149-150
为了了解天水师范学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本研究采用吉楠编制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4年级的215名大学生进行主观幸福感问卷调查。结论:(1)天水师范学院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较好;(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这两个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且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男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西南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学生总体幸福感问卷对西南地区19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西南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略高于中等水平;主观幸福感性别和经济水平差异显著,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男大学生,非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要显著高于贫困大学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国内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并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和特点更进一步地研究,同时又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做了初步探究。得出以下结果: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差异,不同专业、性别和家庭经济收入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大学生角色认同问卷,对52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目的是为了探讨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角色认同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角色认同存在高相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角色认同的不同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角色认同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角色认同,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人格特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45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探讨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和特点及其与生活事件、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生源和年级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家庭施加学习压力这项生活事件的进入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人格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即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鹏  陈曲 《绥化学院学报》2007,27(6):178-180
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概述;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及主要测评工具进行总体评述,对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运用量表对安徽省四所本科院校的685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以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从而探讨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机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社会支持、孤独感和主观幸福感上存在学校差异,在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得分上。重点院校显著高于新升本科院校。在孤独感上,重点院校显著低于新升本科院校;大学生在孤独感、主观幸福感上存在社会支持水平差异,高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在孤独感上显著低于低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高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显著高于低社会支持水平的大学生;在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间,两两呈显著相关关系;在孤独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社会支持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采用量表法,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信任度的关系,以及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内容。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幸福感与信任度之间存在极其高度显著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信赖对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预测作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包括积极的情绪、对健康的担忧和控制感。  相似文献   

9.
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安徽省1287名曾留守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其幸福感总体状况及特点。研究结果发现:曾留守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曾留守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父母外出务工类型、回家频次是影响曾留守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大学生高时间管理倾向者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低时间管理倾向者;大学生时间效能感对其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察自尊在大学生存在焦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大学生存在焦虑量表、自尊量表和综合幸福感量表对选取的大学生进行测量评定。结果显示:大学生存在焦虑、自尊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存在焦虑既可以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又可以通过影响自尊来影响主观幸福感;自尊在存在焦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对388名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相貌满意度进行了调查,旨在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相貌满意度的关系。结果显示:外貌满意度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极其显著的影响。引导大学生作出积极的自我相貌评价,是提高主观幸福感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社会支持对天水市大学生基督徒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68位大学生基督徒进行调查,并与90位无宗教信仰大学生进行比较。结果:大学生基督徒的主观幸福感及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均低于无宗教信仰大学生(p<0.01);其主观幸福感总分与社会支持成正相关(p<0.01)。结论:天水市大学生基督徒的主观幸福感不高,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低,应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社会支持对天水市大学生基督徒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68位大学生基督徒进行调查,并与90位无宗教信仰大学生进行比较。结果:大学生基督徒的主观幸福感及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均低于无宗教信仰大学生(p<0.01);其主观幸福感总分与社会支持成正相关(p<0.01)。结论:天水市大学生基督徒的主观幸福感不高,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低,应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四所不同类型院校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在不同类型学校、年级、专业的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明显差异,另外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系统观视角出发,探讨了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个体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的自助策略与外界支持策略。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促进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整体认识,并对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实践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7.
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应对方式量表对63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水平居中,而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都较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性别差异、专业差异和城乡差异,但不存在年级差异.(2)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显著相关,其中积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而消极的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结论: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幸福感,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则会降低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进一步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郑日昌等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随机对山西大同大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较高(M=101.17),对生活现状比较满意;(2)大学生存在的人际关系困扰不大(M=8.11),交往能力较强;(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关系困扰存在显著负相关(R=-0.510,p〈0.01),主观幸福感中25.9%的变异可以被人际关系困扰程度所解释。结论(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上等水平;(2)大学生存在的人际关系困扰较少,交往能力较强;(3)大学生人际关系越好,他们的主观幸福感越强。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及构成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及测评工具,并着重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客观因素,针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测评工具、状况和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文章介绍了主观幸福感的含义,重点分析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概况,介绍了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为积极心理学中的主观幸福感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