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观园”中那些小姐、丫头们用来掩面遮笑的玲珑扇、团扇确实很美,但我对家乡的特产——麦秆扇情有独钟。提到麦秆扇,我就想起故乡;提到故乡,我也就会马上想起麦秆扇。渐渐地,我把它们融为了一体,其实它们本来就是一体的。在家乡小城,经常可以看见一些戴着瓜皮帽、饱经风霜的老太太,坐在大商场的台阶上,摆着十来把麦秆扇吆喝:“不贵,不贵,两块一把。”这已成为小城的一道独特的风景。麦秆扇,顾名思义就是用麦秆编成的扇子,人们从它的外形中就能猜到做这种扇子所必要的几道工序。先把麦秆压平,然后将几根麦秆混在一起,编成一条挺长的黄灿灿…  相似文献   

2.
妈妈编的麦秆扇精巧而又质朴,轻轻一摇丝丝缕缕都是山野清凉的风。那年我考上学校,妈要我带上一把扇子,说是赶赶蚊子。我怕新同学耻笑不敢带,但我常常想起妈妈的扇子。妈妈不会讲故事,也不会哼摇篮曲,儿时的夏夜,妈只会坐在床沿上摇扇子,摇呀摇,我就进入梦乡了。半夜热醒,我又哭又闹,妈还是只会摇呀摇她那把散发着淡淡麦秆香的扇子。妈妈编的麦秆扇很精细。冬季,嫂嫂婶婶们正  相似文献   

3.
母亲     
岁月碾过母亲的脸庞,嘎嘎作响,深深的皱纹掩没了曾经的青春年华。秋天,母亲坐在前院,看着她亲手栽种的那些花草。因为母亲爱花,我也曾带着母亲一起去户外走走,看看路边的花草,呼吸新鲜空气。我希望,在今后的岁月里,永远伴随在母亲的身边,我愿举起那杯香醇的美酒,让母亲的爱随着美酒流入我的体内,我的灵魂。前院的菊花开了,闻起来总有着柠檬的清香味,淡淡的。那清香是我记忆深处母亲的芬芳。一团团毛绒绒的菊花,总使我想起小时候母亲为我编织的绒线球儿。今天,不知为何,母亲突然来了兴趣,要我陪她一起出去走走。我牵着母亲粗糙干裂而紧绷的手…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谎言     
幼年时代,母亲用谎言编织的爱,让我受益匪浅,记忆犹新。一记得我上小学的第一天,母亲微笑着对我说:"女儿,在学校里要听老师的话,认真学  相似文献   

5.
"又见炊烟升起"每每听到这首歌,我就恍惚觉得有一缕缕炊烟在眼前升起,一股淡淡的、呛鼻的麦秆气息,把我扯回旧日记忆。那山路,那房檐下远眺的母亲,还有灶膛里熊熊燃烧的柴火记忆中,慈祥的母亲总是站在低矮的屋檐下,拍打着落在衣服上黑黑的烟灰,静静地眺望着蜿蜒的山路。路的一端,有我和妹妹放学  相似文献   

6.
再婚与养老     
辛玲 《老年教育》2010,(10):31-31
蒋老师是我的邻居,一天,在楼道里碰见,她高兴地告诉我,她的母亲再婚了。蒋老师的父亲两年前去世,母亲一直和她住在一起。虽然她很关心母亲的生活起居,也经常陪母亲聊天,但母亲始终提不起神来,做什么都没太大兴趣,好像换了一个人。  相似文献   

7.
她的刘海     
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我也是父亲的第二个孩子,我是父亲和母亲的孩子,而那个女孩,她不是,我管她叫姐姐。后来我和母亲搬出了那个家,那个时候我还只和母亲的梳妆台一样高。离开父亲的时候我抱着自己的玩具被母亲抱出了家门,头靠在母亲的肩窝里,没有哭。从此,我们走出了那座房子。父亲说:“我送你。”母亲微笑着点头:“我该走了。”父亲为母亲打着伞,雨水滴湿了母亲的左肩,我看见了。自我满月就一直和姥姥、姥爷住在一起。母亲不在,她为了那个姐姐把我放在这儿,她说太忙。打小我的印象中只有两位老人的存在,而忽略了母亲,那个太忙的母亲。…  相似文献   

8.
依靠     
过年了,照例和母亲乘长途汽车去扬州看奶奶。车厢里的人很多,母亲一手拎着大包小包,一手拉着我往人群里挤,好不容易找到了座位,她安顿我坐下,自己把包裹一个一个往行李架上托。待她一切放妥当后,车也差不多要开了,她在我身边坐下——坐在过道的附加座位上。其实,后面是有空位的,可母亲执意不去,说怕我晕车,坐在我身边会比较放心。哎!母亲啊……  相似文献   

9.
亲情依旧     
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和母亲在一起。因为母亲就像是我的保护伞,我可以在她里怀撒娇或是任性地吵闹,尤其她当拉着我的小手对我微笑时,我觉得她就像天使一样美丽。母亲的爱给了我无限温暖。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加上母亲调到外地就职,我们俩相处的时越间来越少了。就算偶尔有相  相似文献   

10.
母亲在麦地里守望她的面颊浸透了黝黑的阳光无数次秋风拂过她的脊背留下了岁月的形状母亲在麦地里守望麦地里成熟了她朴素的思想祖祖辈辈以最亲近的姿势耕耘在荒凉的山岗母亲在麦地里守望她的目光比夕阳更凄茫在那遥远的城市里红土地的孩子迷失了回家的方向母亲呵,她在故土深处守望我看见她疲惫地弯下腰去轻轻吹散了白头的蒲绒放飞属于远方的希望(请作者告知姓名)母亲在麦地里守望!630000$四川省大英中学高04届(10)班  相似文献   

11.
生日卡片     
刚进入台北师范艺术科的那一年,我好想家,好想妈妈。
  虽然,母亲平日并不太和我说话,也不会对我有什么特别亲密的动作,虽然,我一直认为她并不怎么喜欢我,平日也常会故意惹她生气;可是,一个初次离家的14岁孩子,晚上躲在宿舍被窝里流泪的时候,呼唤的仍然是自己的母亲。
  所以,那年秋天,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我花了很多心思做了一张卡片送给她。在卡片上,我写了很多,也画了很多,我说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是荚里的豆子;我说我怎么想她,怎么爱她,怎么需要她。卡片送出去了以后,自己也忘了,每次回家仍然会觉得母亲偏心,仍然会和她顶嘴,惹她生气。  相似文献   

12.
家的馨香     
我有可能不够独立,有可能不够胆大,因为我宁愿陶醉于家的馨香……花香母亲是个浪漫的人,她最喜欢百合,特别是那种粉粉的百合。母亲很会装点家居, 对她来说,花,无疑是最好的装饰品。在客厅里、餐桌上、卧室里,甚至在洗手间里都能找到这种富贵、吉祥的植物。母亲对待我也一样,用似百合般的爱呵护我成长,让我恋上了这个家。  相似文献   

13.
杭州折扇     
夏天到了,你一定想找一把扇子,借来一股凉爽的风,消消暑气吧。扇子的种类很多,有折扇、羽毛扇、葵扇、竹编扇、麦秆扇等,这里我介绍的是著名的杭州折扇。  相似文献   

14.
生日卡片     
刚进入台北师范艺术科的那一年,我好想家,好想妈妈。虽然,母亲平日并不太和我说话,也不会对我有些什么特别亲密的动作;虽然,我一直认为她并不怎么喜欢我,平日也常会故意惹她生气。可是,一个14岁的初次离家的孩子,晚上躲在宿舍被窝里流泪的时候,呼唤的仍然是自己的母亲。所以,那年秋天,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我特别花了很多心思做了一张卡片给她。在卡片上,我写了很多,也画了很多,我说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豆荚里的豆子;我说我怎么想她,怎么爱她,怎么需要她。卡片送出去了以后,自己也忘了,每次回家仍然会觉得母亲偏心,仍然会和她顶…  相似文献   

15.
“蓝蓝的天空,银河里,有只小白船……”这是我和母亲都很喜欢的一首儿歌。母亲说,希望我就像小船一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我说,愿妈妈不再像离岸的船一样漂泊。母亲没有城市户口,在我两岁半的时候,她带我从青山绿水的家乡来到了这个繁华的城市,从此,为了我、为了家,她开始了她的旅程、她的漂泊……  相似文献   

16.
母爱的姿态     
马朝兰 《家长》2013,(Z1):91
我知道,谁也更改不了母亲本能里的一起一坐。因为,那是母爱的姿态。第一次去广州,母亲坚持要与我同行。她说,大城市里人员复杂,怕我上当受骗。我拗不过她,只好帮她也买了一张长途车票。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母亲连夜缝制了一个偌大的口袋,将所有她能想到的东西都一并装了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手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十年的时间里,我忘却了许多许多事情,惟有对母亲的记忆依然是那么清晰,尤其是母亲的那双手,在我的脑海里鲜活得就像昨天刚刚握过似的。小时候,我最喜欢依偎在母亲的怀里,让她用手臂环抱着我。灯光下,我常常抚弄着母亲的手,跟她东拉西扯地聊天,又安逸又惬意。母亲的手很温暖也很粗糙,而且经常带着各种颜色,我总能从手的外观上判断出她当天干了些什么活儿。记得那时候,母亲隔不了多少日子就要染一次衣服,她把穿得很旧的或是补丁颜色差别较大的衣物放在一个大锅里用“袋色”煮染上颜色,用得最多的颜色是黑色、蓝色和枣…  相似文献   

18.
天气渐渐地凉了起来,每年一到这段时间,我就会想起我的母亲。以往的日子里,她总是第一个报告秋天到来的讯息:邻家壁炉中冒出的缕缕清烟把夜空镶上大理石般的条纹;猛然发出的那麻雀们急促的歌声;微暗、稀薄的晨光……秋季里,我们要从大自然中学习的知识太多太多。于是,她编织了一个故事。在她的童话里,那些会说话的动物们总是在解释,季节的变化不只是一种结束,同时也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你一定要记住,”故事里那只聪明的狐狸总是说:“秋季里死去的叶子,第二年的春季里还会再生。” 那时,我刚满十一岁,结果,我们的 平衡与不平衡;…  相似文献   

19.
1987年7月7日晴 还在襁褓里嗷嗷待哺的我,被母亲放到了一个陌生的大门口.虽然母亲的眼里充满了不舍,但她仍然还是弃我而去.我生下来后第一个熟悉的人、最亲的人走了,我还没来得及把她的模样深深地刻在脑海里,她便走了,消失在茫茫人海……  相似文献   

20.
怀念母亲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25年了。每当想起她,我心中便充满了深深的思念和感激、崇敬之情。 母亲的一生,大部分时间与苦难和艰辛相伴。她与父亲结婚时,日寇正在侵略中国,为了躲避鬼子的烧杀掳掠,母亲抱着幼小的我东躲西藏,终日提心吊胆。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我无法想象母亲是如何挺下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