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语文教学目前存在的普遍状况:教师讲得太多,分析得太多,而学生读得少写得少,教师对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太少,语文实践活动机会极少。一篇课文往往从时代背景、作者介绍、生字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色一路讲来,架空分析,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抹杀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把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新课程要求:学生的角色发生着从知识的“容器”到“超越型”学习的主体的裂变,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学会学习。一、把课堂学习的主阵地还给学生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过去教师…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目前存在的普遍状况 :教师讲得太多 ,分析得太多 ,而学生读得少写得少 ,教师对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太少 ,语文实践活动机会极少。一篇课文往往从时代背景、作者介绍、生字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色一路讲来 ,架空分析 ,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抹杀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把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新课程要求 :学生的角色发生着从知识的“容器”到“超越型”学习的主体的裂变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让学生学会学习。一、把课堂学习的主阵地还给学生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是实践型课程,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聋生更应该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然而,在聋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教师写得多,学生练得少;教师做得多,学生动得少。这种现象在聋校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尤为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不能持久地、有目的地培养聋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实际上,对于聋生,教师更应该从低年级就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不仅要给学生"鱼",还要教会学生"渔"。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培养低年级聋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粟金兰 《教师》2011,(15):47-48
我在和学生聊学习语文的感受时发现,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习兴趣不浓是普遍现象。为此我曾多次反省自己的教学。与不少学生讨论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不少学生都讲老师讲得太多,他们领会得少,读课文也读得少,所以没有进入课文中,久而久之,  相似文献   

5.
我在和学生聊学习语文的感受时发现,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习兴趣不浓是普遍现象。为此我曾多次反省自己的教学。与不少学生讨论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不少学生都讲老师讲得太多,他们领会得少,读课文也读得少,所以没有进入课  相似文献   

6.
目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过细现象。过细显现之一:繁锁的阅读指导、阅读练习。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讲得太多,各种各样的分析太多,各种各样的阅读题太多。诸如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分析来分析去,好像生动活泼的文章就是那么几根干巴巴的筋。这样的阅读,已经使学生对所谓的阅读产生了厌烦。阅读题海战术,更使学生疲于奔命,根本谈不上什么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决非靠教师讲得多、改得多.而在于语文教师通过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进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以达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诸方面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多是在讲中学,甚至是以讲代学.这种学习方法,学生动得少,教师讲得多.到了高年级,这种授课方式的劣势体现越来越明显,学生的分析能力普遍低下.每当考试时,学生的短文分析失分最多,写起文章采,思路也不清晰.因此,我们要改变教学方法,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练中学,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杨虹 《中国教师》2006,(2):30-32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8上教师版)中有一篇王大猛先生的文章《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宜少讲多听》,提出语文教师应少讲授、少讲话、少讲析。我们一直责怪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但是看看我们现在许多的语文课堂教学,在以“学生为主”的前提下,并不是教师讲得多,语文教师是越讲越少,以至于我们觉得语文教师讲得太少了,作为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了“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师怎么能在课堂上少讲甚至…  相似文献   

10.
由于职教类学校的学生语文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故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成了职校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本文主要从“多激励少批评”、“多感悟少分析”、“多阅读少训练”三个方面对此难题加以阐述,探寻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之一得北京市人民警察学校杨春荣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去开拓知识领域的新天地,去认识世界。这里我只谈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的一得之见。一般来...  相似文献   

12.
我当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已十年有余,对现今语文教学情况堪忧.语文课堂中出现了种种怪圈:学生无读、厌读、假读、浅读现象占领着我们的课堂;教师仍然讲得太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相似文献   

13.
没有形成教学特色的教师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合格教师,形成了特色而不知变化的教师也注定是不够成熟、难成大器的教师。许多学生学语文都感觉到语文课缺乏必要的性线联系,这一册书与上下册书之间,这一篇课文与上下篇课文之间,这一节课与上下节课之间等似乎缺乏必要的梯度,多学一天少学一天、多学一点少学一点似乎没有多大影响。一篇课文可学的东西太多了,组织课堂教学不能老是一个调子,机械地天天学、篇篇学那些原东西。不错,那也是一种积累.但多了、久了学生容易生厌。就算你教的都是好样的,“餐餐是大鱼大肉,也容易犯油腻”。要勤于、善于找到日新月异的教学点,在具体的教学时间里,大胆取舍,只有放得开,才能把剩下的那一点东西讲得深讲得透。这样一堂堂课、一篇篇文积累下来,不断引爆学生的学习激情,定能促成学生学习能力线性发展与螺旋上升。  相似文献   

14.
语文在中小学课程结构中,居于各科之首。学生能否学好语文,直接关系到其它学科学习的成败。在传统的语文模式中,教师往往是主角,是中心,是权威。他们的功夫就体现在讲得细、讲得全,也就是说将课文分析得透彻、详尽。学生仅带一双耳朵,听老师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有些东西似懂非懂,云里雾里,却不知怎样去思考、探讨。如此一来,语文教学就难以避免地出现“耗时低效”的状况,即教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时间用了不少,学生的成绩平平,能力也上不去。  相似文献   

15.
反思当前的语文教学,不难发现,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在意识上存在三大误区,实践中表现有五种倾向,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特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大家。误区之一:“教师中心”的思维定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一切活动都要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决不能是其相反。审视当前的语文教学,可以说相当多的教师,从自身出发考虑得多,立足于学生考虑得少。更有甚者,竟忘却了教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这一行业角色,完全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就连写作文就得按教师拟定的提纲写。常常听到的“这篇课文我一节课讲不完”,“我不愿…  相似文献   

16.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当今语文的教法可谓多矣!但在实际中,还有一部分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讲授中“一包到底”,这种方法会导致:(1)满堂灌,颠倒了教与学的关系,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容易养成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想天天吃“现成饭”,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3)不利于学生思维分析能力的培养,与其送给学生一座金山,不如送给学生一些“点金术”。 从现代的观点看,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学生智力。讲得太多大细,固然不好,那么讲得少就好吗?我认为,关键在于一个“精”字,怎样做到…  相似文献   

17.
孟祥才 《考试周刊》2013,(33):32-32
<正>要实现新课标提出的语文教学目标,我认为必须改变旧式教育的诸多弊端,把学习语文的"权利"还给学生。旧式教学方法有三个弊端:一是教师讲得太多,二是启发性语言太少,三是个别教师"目中无人"。讲得太多,指教师在传统授课机制的影响下,每节语文课滔滔不绝地对教材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认为唯有这样,才算尽到职责。由于没有时间看书,学生只能顺着教师讲解的思路思考,结果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18.
当前语文教育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语文教学费时多,而收效甚微;加上学生学习任务重,没有太多的机会去接触现实生活,参与实践,直接获取各方面的知识,整体素质不高。针对这些现象,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就得千方百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通过实践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就得从实践中获得。那么,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呢?一、游戏激趣学生愿意玩玩具,教师可以制作一些语文"玩具",让学生一边玩一边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学  相似文献   

20.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必然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开放式语文教学模式。开放式语文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是导学者、参与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