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题是上好复习课的重要一环,而例题教学设计是复习课的主体部分,选择精彩的例题,并辅之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复习课成败的关键.在初三的几何复习课,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课本的例题、习题,坚持以课本为主,以课外材料为辅,例题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针对复习课的特点,围绕教学大纲的中考说明要求,这样才能发挥例题的作用,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针对上述情况我在复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编选例题.  相似文献   

2.
一道课本例题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 《数学教学》2009,(12):32-34,36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工作通常是在钻研《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精选并研究课本例题、习题,对所选题目作必要的演变和拓展,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新鲜感,从而提高复习效率.本文以苏科版课标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第115页的例1为例,具体说明对问题的演变处理,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初中英语中考复习课旨在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回顾课本,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体系,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最终提升英语教学效率,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然而,目前的中考英语复习课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复习过程中课本回归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以习题训练代替复习;强调基础的单词、短语背诵,忽略了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提升。单一的背诵和习题训练都不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复习过程枯燥无聊,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复习效果不佳。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采用了"话题式"复习法,经过实践和探索,"话题式"复习法可以很好地创设语境和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内容,从而很好地提高中考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纵观近几年各地的中考数学试题,很多是依据课本典型的例题及习题进行变形、变式、综合及拓展而成的,它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同时注重双基,侧重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这就启发我们在中考复习时不宜舍本逐末,而应就地取材,注重应用新课程理念,对课本例、习题进行"再创造",推陈出新,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率,增强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下面以人教版初中《几何》第3册第87页第3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尤其是复习课教学,教师应重视课本中例题的再利用,通过对课本例习题深入挖掘、变形推广、引申改造,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拓宽解题思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驾驭课本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高考复习备考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近几年中考试的分析,基于几年中考试卷的特点及命题者的思路,我们在今后中考复习中应关注以下四点,这是盘活初中历史复习课的关键所在. 一、吃透考纲,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开卷考试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这点,我们要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认为是开卷考试平常不用花时间,到时抄书就行. 从这几年的试卷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其立足点依然是最基础的历史知识点、主干知识、历史阶段特征乃至历史常识.故在复习时,要做到依"纲"据"本"."纲"即《历史课程标准》和《中考历史考试说明》,"本"就是手中的课本.复习时《中考历史考试说明》和课本不要分离,且最好让学生画、写路径图.教师还可依据考纲结合课本对考试说明进行逐条解读,形成自己的白皮书.这样学生复习时就有的放矢,目标明确,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从而提高整个学校的及格率.  相似文献   

7.
"源于课本,依据课标,考基础,查能力"是新课程标准命题的基本原则.分析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每年都约有60%以上取于课本例题,习题,或是课本题目的类化题,或课本题的综合、引伸.因此,注意课本研究,用好、用活课本是中考复习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很多考生在复习中都能回归课本,依"标"固"本",注意挖掘课本问题的潜在功能,从不同角度对课本中典型问题进行引伸、推广、综合,发挥课本例、习题的应有作用.笔者在教学中认真探索开发三角形的中线定理,  相似文献   

8.
纵观近几年各地的中考数学试题,很多是依据课本典型的例题及习题进行变式、综合及拓展而成的,它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同时注重双基,侧重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这就启发我们在中考复习时不宜舍本逐末,而应就地取材,注重应用新课程理念,对课本例、习题进行“再创造”,推陈出新,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率,增强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曾群 《教师》2014,(33):109-111
正课本习题是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延伸,更是复习教学的宝贵资源。许多中考试题都是由课本习题改造、演变而成。在复习阶段,若能准确把握课本习题,引导学生对一些典型的习题进行分析、反思、变式、改造、拓展等,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高复习效率。正如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所说:"一个专心备课的教师能够拿一个有意义的但又不太复杂的题,去帮助学生发  相似文献   

10.
中考英语总复习是对学习内容的再次强化、总结、发展,教师应积极探索中考英语复习的策略。以课本为基石,牢固掌握基础;以课标为标准,强化各项练习;以中考为参照,控制复习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中考复习要立足课本,课本是知识与方法的重要载体,离开课本的复习必然是无缘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复习中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要充分挖掘和发挥课本的潜在功能,要掌握教材中的通性通法,达到熟练程度:章节之间——善于归总;知识之间——善于转化;例题习题——善于变化;分段训练,分类推进.这样学生对课本知识就有一定的发散能力、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下面结合笔者的实践,谈谈中考数学的复习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12.
选题是上好复习课的重要一环,而例题教学设计是复习课的主体部分,选择精彩的例题,并辅之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复习课成败的关键。在初三的几何复习课,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课本的例题、习题,坚持以课本为主,以课外材料为辅,例题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针对复习课的特点,围绕教学大纲的中考说明要求,这样才能发挥例题的作用,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针对上述情况我在复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编选例题。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高中考前的复习效率,切实提高中考成绩,是我们每一个物理教师共同面临的课题。复习课离不开习题,因此,复习课中习题的处理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在习题处理方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和有关辅导资料中,出现了一类试题.它们都以课本例、习题为原型.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变化、拓展。体现了命题源于课本的趋势,符合中考说明中所提出的命题原则:“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事实上,课本中的例、习题都是经过专家精心筛选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其中许多习题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和背景。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教材,对课本中的例、习题做进一步的挖掘、引申和探索,对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发展智力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对改进学习方法.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在高考数学复习中,对课本例习题深入挖掘、变形推广、提炼方法、引伸改造,以此可以开拓学生解题思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驾驭课本知识的能力。这样以本为本,合理对课本例习题的再利用,既克服乱用资料盲目地搞题海战,又是提高数学总复习质量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6.
初中数学复习课,如果教师能够从一道题目(一般是课本例习题,中考试题)出发,开放性地设计问题,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解决问题,并尝试让学生自主编题,提出问题,同时关注学情,动态生成,让课堂更加自然,流畅.在这样一条复习主线下,提炼解题策略,挖掘数学本质,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真正让数学复习课成为学生的主阵地,走出"题海战术"的阴影,追求简约却不简单的课堂,还学生时空,体现"一题一课"的价值,真正凸显"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7.
初中数学复习课,如果教师能够从一道题目(一般是课本例习题,中考试题)出发,开放性地设计问题,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解决问题,并尝试让学生自主编题,提出问题,同时关注学情,动态生成,让课堂更加自然,流畅.在这样一条复习主线下,提炼解题策略,挖掘数学本质,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真正让数学复习课成为学生的主阵地,走出"题海战术"的阴影,追求简约却不简单的课堂,还学生时空,体现"一题一课"的价值,真正凸显"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8.
翻阅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不难发现很多都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好题,这对我们进行中考复习有着导向作用.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具有典型性,我们要重视课本,复习时要回归课本,  相似文献   

19.
九年级数学总复习对中考学生至关重要,首先要制订好系统的复习计划,其次把握好基础知识关,并结合课本例、习题从整体掌握,最后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模拟训练,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考复习要立足课本,课本是知识与方法的重要载体,离开课本的复习必然是无缘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复习中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要充分挖掘和发挥课本的潜在功能,要掌握教材中的通性通法,达到熟练程度:章节之间——善于归总;知识之间——善于转化;例题习题——善于变化;分段训练,分类推进.这样学生对课本知识就有一定的发散能力、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下面结合笔者的实践,谈谈中考数学的复习备考策略.一、注重课本,扎实掌握基础知识中考前的复习每一步都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千法、万法,打好基础才是好法.在基础知识复习中,首先让学生自己归纳、整理知识结构,在解题中,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探索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