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高考作文试题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命题形式,它不同于以往的材料作文,也不同于话题作文及命题作文,它只是提供一段或几段材料,让考生从材料的整体或某一角度出发,或感悟,或联想,或思考,在此基础上立意写作.为了便于与其他形式区别,我们姑且称之为新材料作文,比如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及山东卷.新材料作文可以多角度写作,较之以往的材料作文降低了写作难度,但观点又要从材料中得出,较之话题作文又会出现较多的偏题走题的情况.本文拟就新材料作文偏题走题的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新材料作文,可以说是吸收了传统意义上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长处,是一种全新的作文形式。其材料的功能主要就是为考生规定范围、提示思维方向,考生的审题、立意、行文必须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而不能信马由缰。这种作文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审读材料至关重要。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要做到"五看":一、看整体看整体是说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观照材料的整体,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同时,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  相似文献   

3.
话题作文的审题决定着立意,也就是说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审题不清,那么立意就不准;立意不准,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棋失一着,全盘皆输”就是这个道理。高考作文评卷发现,部分考生因审题不清而造成立意偏差的作文得分至少减少8分。因此,审题与立意万万不可疏忽。审题,就是对话题材料、提示语以及话题的审读、理解、分析与联想。有些话题材料对立意与写作起着导向作用,不能不审;提示语则提示与引发人们展开想像与联想的翅膀;而话题则是规定了写作的中心与范围,更应该审读。有一则话题材料:八哥被人捉来调教之后,便会模仿别人的声音,翻…  相似文献   

4.
<正>一、过分注重审题立意的写作教学现状在如今的作文指导课与作文讲评课上,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占据着大量的时间,耗费着师生大量的精力。关于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从高一讲到高三的现象并不鲜见,可见教学效率较低。所费时间精力自不待言,所取得的效果却难言满意——不少学生经过多年训练依旧"偏题"。当然,"偏题"与人本  相似文献   

5.
<正>材料作文写作的第一环是审题立意,立意要求准确,到位。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材料的要点,准确理解材料的主旨,准确提炼出立意关键词体现这个主旨。大量考场作文显示,很多学生的作文体现的立意不在核心区,或偏离主旨,或大而空,导致作文分数偏低。究其根源,是学生审题时出现的问题。审题时,学生的思维各不相同,有的能全面而准确地理解材料,把握命题人的命题倾向,找到关键词确定立意;而有的学生则不顾材料所给语句的整体性,断章取义,舍本逐末,导致立意偏题;还有些学生虽然能够抓住作文材料的关键词,但其作文主旨却偏离了材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高考作文试题越来越青睐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通常只给学生提供一段或者几段简短的材料,让考生从整个材料或者从材料中的某个角度出发,通过联想、思考或者感悟,进行立意写作.如何让学生有效把握高考材料作文中的主题,掌握更多的审题技巧,从而立意明确,在高考中获取高分作文,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师高度重视的一个话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高考材料作文的相关审题技巧展开分析,以期对高考学子的作文写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概说给材料写议论文是考场作文常见类型,它既可测试考生分析、理解、概括材料的能力,又可测试考生立意谋篇的能力。写这类文章关键在于审题立意。审题立意的关键又在于读懂材  相似文献   

8.
从这几年高考作文情况来看,因审题不仔细而导致偏题跑题的作文仍占一定的比例。所以,审题仍是抓好作文的第一要务。那么,如何突破话题作文的审题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审材料话题作文所给出的材料,是话题产生的基础,能帮助作者理解话题,打开思路。是经命题人精心挑选,用于启发引导考生思维的媒介。所以材料中往往隐含着命题者的一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因此,在审题时,首先一定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挖掘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的作文方向。“审材料”的关键在于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审清材料…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考作文也是如此,一个好的立意离不开好的材料来显现充实。由于话题作文降低了审题的难度,考生的作文一般不会出现偏题的情况,但是考场上能够写得新人耳目、十分出彩的文章仍是凤  相似文献   

10.
话题作文虽然对题材、立意要求宽泛,淡化审题,但这是否意味着话题作文就没有任何限制了,就不再需要审题了呢?事实并非如此。考生因走题、偏题而失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语文“新课标”精神的落实,材料作文在中考中悄然升温,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亮丽风景。 所谓材料作文,就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完成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从审题立意上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去确定文章的主旨,材料对考生的审题立意起着很大的限制或暗示作用,材料既是考生作文立意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从取材上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对考生作文立意起着限制作用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考生的取材。作者行文时必须顾及材料,材料或为作者的议论提供论据(如读后感),  相似文献   

12.
很多学生在写命题作文时存在审题问题:审题不严,审题不准,对题意理解肤浅等直接导致了作文的偏题、走题、立意肤浅。因而,学会审题立意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新材料作文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但其主旨的隐藏性和丰富性给考生审题立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考生作文能否得高分,关键在于审题立意。所以考生在备考方面应该学会全面理解材料以及在此基础上掌握立意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逻辑链条”捉准重心 命题作文的标题,考生都能读懂,不存在字面上的理解障碍。而审题立意需要思考的是标题的作文意义,不是字面意义。作文意义是字面意义的引申,而引申常常由于认知偏差而导致审题立意偏题或走题。因此,在引申分析中抓住作文意义的重心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一、话题作文审题难度降低近几年来,高考作文命题都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跟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度尽量降低,因此,作文偏题的考生减少了许多。但是,难度较小,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用心审题。从这几年高考作文阅卷的情况来看,因审题不用心而导致不同程度偏题的作文仍然有一定的比例。2002年有不少考生作文仅得十几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审好题。因此,无论审题难度怎样降低,考生都必须仔细阅读作文要求,要认真审理。试想,如果不按题意去写,而是另起炉灶,即便写得“很好”,那也是不能得高分的。所以话题作文要审题这根弦应当绷紧。二…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中考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和要求有较大变化。明确各类材料作文的特征并掌握其审题方法,很有必要。一、定向型材料作文。这类命题所提供的材料是考生提炼观点或叙事记人的依据,考生阅读这些材料,必须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其本质含义。如果考生的审题立意偏离材料所定之向,则会造成偏题。这类材料作文相对来说限制较多,考生发挥空间较小。例如2005年苏州题所提供的材料“:有人说‘人’字是一撇一捺,你是那一撇,我是那一捺,要两个人才能写成。如果人人光想自己的那一撇或那一捺,那么‘人’字永远也组合不到一起”。该题提出的要求是:“根据上…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三的上学期,我们每周都会有两节连排语文课,这也是我们的作文课.每次作文课的时候,我首先要点评上次作文的得与失,读几篇相对优秀的习作:接着出两道作文题目,根据中考的要求,一道是命题或者半命题作文,一道是材料作文或者是话题作文:然后我开始对这两道作文题进行分析解剖,特别是材料作文,因为害怕学生写偏题甚至是跑题,我尽可能详细地给他们诠释材料的意思,尽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角度,让他们有话可说:最后就是学生构思、组织材料、形成书面文字的时间.然而,学生的作文基本符合要求,没有偏题跑题的现象,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在构思立意上非常相似,没有什么新意.究其原因在于审题步骤都是我帮助学生完成的,虽然每次都尽可能地提供不同的角度供学生参考,但我的思维空间毕竟是有限的,希望同学们可以从更新颖的角度来审题.写作文的五个步骤:第一审题,第二立意,第三结构,第四行文,第五修改.对于学生来说,每一步骤都不能少,但是我常常忽略了审题,在这个过程中,总是害怕他们会偏离题意,在审题上浪费太多时间,所以并没有放手让他们独立思考独立作文独立成长.  相似文献   

18.
自1999年高考实行写话题作文以来,由于话题作文开放性强,能给考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所以成为高考作文的主要考查形式。但每年的考试中,仍有部分同学由于立意偏题而得低分,令人痛惜。这说明,话题作文更要重视审题立意。在考场上,时间紧,压力大,为避免忙乱而影响审题立意,笔者建议大家以“三问”引路,按“三步”构思,以便快速审题,准确立意,下笔作文。一问:这个话题可以写什么?即写什么内容才不致偏离话题。也就是确定写作范围。一般说来,所写内容首先要切合话题,不能超越话题的范围,否则,会给人偏题的印象。2003年高考作文的话题是“情感的…  相似文献   

19.
<正>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在进行写作这部分的环节之前,都必须先审题。所谓"审题"也就是要正确揣摩命题者的意图。从已知的题目或者材料中,推敲出其中的含义和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立意,把握文章的写作立场和重点,进而提升文章的内涵和高度。也就是说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立意是作文的核心,这二者都是决定作文成效的重要环节。初中学生在写作中,要想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只有认真准确地审题,正确有效地立意,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如果审题不准,立意不深,就可能会出现偏题、跑题,文章深度不够的现象,从而使作文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在初中作文写作中,审题立意至关重要。审题与立意,是作文的"入口处",正确地理解题意与确定中心则是写好作文的"入场券"。写作教学实践和中考的信息反馈告诉我们,相当数量的学生正是由于领不到"入场券",不能循着正路进入写作过程,而导致写作失败。由此可见,审题与立意,是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张孝 《语文天地》2015,(1):10-11
对于材料作文,如何让审题不脱离材料的范围?如何让审题快速、准确、深刻、更具体?如何选取最佳立意?这些都成了考生在备考时最关心的问题。一、多角度审题,整体上把握高考材料作文的命题,在给定一段材料后,大都做了这样的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这就确定了写作的基本方向:材料是作文立意确定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