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马书平 《学周刊C版》2014,(7):126-126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一套独立于情境的符号.而是存在于具体情境和可感知的活动中.人的学习应该在情境化的活动中进行。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听说读写是最基本的技能。要想学好语言就必须在具体的情境中展开。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孤立地就教材来进行英语的教学.而是要巧妙地运用语言、教具等设备来为学生营造语言情境.让学生人情入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展开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让学生乐于学习.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培养。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语言知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结合语用知识教学语言知识;二是在阅读中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与拓展;三是充分利用教材,以语段或语篇巩固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情境学习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因此,在英语课改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情境学习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整体语言教学法强调语言的整体性,主张语言学习应在自然、真实和完整的语言情境中进行.在职业院校英语听说教学中运用整体语言教学法,能够极大地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一个有实用价值的主题,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开展听说活动,并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突出学生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在语言教学中,通过教而学是公认的事实.然而,这还远远不够,仅仅通过教来学习并不能充分活化知识.因此,英语语言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本文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和大学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找出"教而学"存在的弊端,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现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一套独立于情境的符号,而是存在于具体情境和可感知的活动中,人的学习应该在情境化的活动中进行。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听说读写是最基本的技能。要想学好语言就必须在具体的情境中展开。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孤立地就教材来进行英语的教学,而是要巧妙地运用语言、教具等设备来为学生营造语言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展开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让学  相似文献   

7.
“语言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使用的。如果学生能在相对完整、真实的情境中接触、体验、理解和学习语言,那么他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用法,也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形式。”[1]小学英语教学中,须要采取多种手段在课堂中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游戏和学习相关联的真实情境或模拟情境,帮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语境中感知、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因此,如何设计生动丰富、行之有效的情境活动,就是英语教  相似文献   

8.
“情境化”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将“情境”作为教学平台,让学生通过语言体验、意义协商、情感交流的方式来习得语言的教学过程。这种“情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1)学习要与情境相联系;(2)学习要与真实活动结合起来;(3)学习要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的情境越真实,学生构建的知识就越可靠,学生就越容易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9.
语法的学习不仅仅是掌握语法知识,而是要正确、有意义、恰当地运用语法知识进行有效交际。PACE模式是由呈现语言材料、注意语言形式、共建语言规则、拓展语言使用四个环节构成的语法教学模式。教师使用PACE模式进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教学,学生在故事语境中理解语言意义,通过注意语言形式提高语法意识,通过师生互动共建语法规则,通过真实的语言输出活动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张宇婷 《海南教育》2014,(10):72-72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情境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有效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11.
常佳 《辽宁教育》2013,(12):19-20
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又是在教学活动中得以体现的。学生在活动中理解语言知识,在活动中运用语言,在活动中感受和领悟语言。教师通过活动呈现知识,通过活动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活动判断学生学习的效果,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因此,合理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尤为重要。我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六个环节,分别阐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卞志娟 《江苏教育》2022,(65):23-25
语文学习是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的语言实践活动。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学生自主建构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需要围绕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整合各种因素,创设富有层次、真实有效的优质语言活动情境,组织学生在具体语言情境中积累和发展个体语言经验。  相似文献   

13.
语音、语法、词汇是英语这一门语言学科的三个组成部分,三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语法是语言的骨骼,是用词和造句规则的综合,语法学习可以挖掘学生的语言创造潜能.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因此英语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语法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寓语法教学于其中,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就是要把创新教育的基本要义诸如价值取向、条件创设、发展主线、激励杠杆等要素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就是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发挥教、学两个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充分发展。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如何激发兴趣?教学实践表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最好办法。课堂教学情境中可尝试运用建构主义教学观理论背景下产生的“情境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是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这里的情…  相似文献   

15.
高原 《华章》2008,(19):159-160
语言迁移是原有的知识对学习新知识产生的影响.翻译是双语信息转换的过程,尤其会受到语言迁移的影响.语言迁移对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词汇、句法、文化三个方面,在翻译教学中,学生必须要进行大量的英语阅读,教师则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利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  相似文献   

16.
高原 《华章》2008,(20):159-160
语言迁移是原有的知识对学习新知识产生的影响.翻译是双语信息转换的过程,尤其会受到语言迁移的影响.语言迁移对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词汇、句法、文化三个方面,在翻译教学中,学生必须要进行大量的英语阅读,教师则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利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  相似文献   

17.
所谓教学语言艺术,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所教的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赖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作为语文教师,应是语言运用的典范,其课堂教学语言不但要力求规范清晰,而且还应该为学生乐于接受。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就提高语言艺术进行了一些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就是数学,数学就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也是将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娱乐化的途径。教学中教师的肢体语言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教低年级的小学生。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一门十分复杂的艺术。成功的课堂语言教学要具备投入、学习和运用三个基本要素。投入是指教师使用各种教学材料,通过备课设计等教学活动,同时育教学B.JEDUCATION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习是指通过课堂讲授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和段落、篇章结构等语篇知识。运用是指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进行语言输出的过程。备课充分,投入到位备课过程是一个对教材提炼加工的过程,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要考虑教学内容和教…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对于利用课堂来传播知识、教育学生的教师来说.教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表达思想、传递信息、沟通情感的桥梁和有效工具.作为一名教师,要上好课、教好学生.不但要有深邃的思想、渊博的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方法,还要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语言的魅力去打动学生的理智与心灵,引导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语言的魅力,对学生产生震撼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组织他们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