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文摘     
小儿爬行益智 由于爬能促进身体各部位的生长发育,所以儿科专家特别鼓励孩子爬行。 首先爬行有益婴儿颈部、脊柱及四肢骨骼发育,使各关节及大、小肌肉群得到锻炼。 更为重要的是,爬行可促进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协调小脑平衡,促进大脑传出、传入神经协调发展,促使视觉及听觉器官与运动协调发展,比如孩子在爬行时,一不小心碰到桌角,孩子以后爬行时自然会形成手、脚、眼并用,促使孩子反应灵敏、动作日趋准确。 小儿爬行益智 由于爬能促进身体各部位的生长发育,所以儿科专家特别鼓励孩子爬行。 首先爬行有益婴儿颈部、脊柱及四肢骨骼发育,使各关节及大、小肌肉群得到锻炼。 更为重要的是,爬行可促进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协调小脑平衡,促进大脑传出、传入神经协调发展,促使视觉及听觉器官与运动协调发展,比如孩子在爬行时,一不小心碰到桌角,孩子以后爬行时自然会形成手、脚、眼并用,促使孩子反应灵敏、动作日趋准确。  相似文献   

2.
1~2岁婴儿的动作,从移动运动向基本运动技能过渡。(1)爬:婴儿可连钻带爬,过一些低障碍。可以让婴儿爬楼梯、爬高(培养攀登意识,但应注意安全)。向高处爬可以刺激平衡感觉。成人可以为孩子设置各种有趣的爬行游戏,如钻“山洞”——让他从成人的肚皮底下爬过去;越“盆地”——让他爬过大浴盆;成人躺在床上,以身体作为障碍物,让他从成人身上爬过去;还可以给他一个滚动的小球,让他“跟踪追击”。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孩子早期是否接受过充足的爬行训练,对其形成正常的前庭平衡能力和本体感至关重要。因此,家长不要忽视孩子在婴儿时期的爬行训练,让宝宝爬出健康,爬出聪明。爬行的关键期孩子7-9个月大时是其爬行的关键期,孩子爬行的发展规律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 1.原地打转期(6~7个月):刚开始学爬的时候,由  相似文献   

4.
幼教拾贝     
婴儿爬行好处多外国幼儿教育专家认为,七八个月的婴儿如果没有爬行,将来可能出现语言障碍问题。婴儿应该在七八个月的时候学爬行,因为爬的时候头部必须往上抬高,这样可以锻炼脑部,刺激大脑皮质语言中枢的发育,有利于将来顺利学习语言。婴儿爬行还有一个好处,长大以后可专心看书。因为爬的时候,手与头距离大约三十厘米,正好是两眼焦距结合的位置,将  相似文献   

5.
世上任何一个孩子呱呱坠地时,都只能保持仰卧的体位,让父母置于襁褓之中。孩子从最初的“受制于人”到后来能“独立行走”,中间要经过“爬”这一不可逾越的阶段。民间俗谚曰:“七坐八爬。”意思是说孩子到第七个月时,脊柱已经能够支撑头部,出现了“坐”的姿态,在这之后不久,便出现了“爬”的动作。孩子挺喜爱爬,当他开始学爬的时候,眼睛会射出喜悦的神采,脸上会显示稚拙的笑容。即使是到了已经能够直立走路时,孩子仍然不能忘情于爬,一有机会,还会在床上、地上兴致勃勃地爬来爬去。对于婴儿来说,爬是一种极好的全身运动,能促进身体各部的生长发育。在爬的时候,孩子总是昂着头,用双手和双脚支撑着躯体前行。这就会使颈部、四肢的骨骼、关节和小肌肉群得到锻炼,增强力度。由于姿势的经常变换,促进了小脑平衡机能的发展,同时使向大脑传递刺激的“向心性神经”以及从大脑传递信号给四肢的“离心性神经”配合默契,协调发展。无论是从运动量还是从运动幅度来分析,爬比走  相似文献   

6.
早教频道     
聪明宝宝从爬开始每个孩子从最初“受制于人”到后来独立行走,中间必定要经过“爬”这一环节。对婴幼儿来说,爬是一种极好的全身运动。因为孩子在爬行的过程中,头颈抬起,胸腹离地,用四肢支撑身体的重量,这就锻炼了胸、腹、背与四肢的肌肉,并可促进骨骼的生长,为日后直立行走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爬行可促进婴儿的大脑发育,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对加强眼、手或脚协调的脑神经发育有极大的益处。环境因素助益智孩子的智商高低除与遗传、营养以及早期智力开发等因素有关外,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也特别重要。宁静益智:生活在宁静、柔…  相似文献   

7.
爬行经验与母婴依恋行为特点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69名8、9个月婴儿的母亲进行标准化的访谈,考察个体早期自主位移动作──爬行的经验与婴儿对母亲依恋行为特点的关系。结果表明:(1)爬行时间长短与婴儿依恋行为的变化存在非线性的关系。无爬行经验婴儿与会爬4周以内的婴儿在分离敏感性上差异显著;天爬行经验及会爬4周以内的两组婴儿与会爬4周以上的婴儿在依恋行为上均无显著差异。(2)在8个月的婴儿中,会爬的婴儿在与母亲的亲密度、分高敏感性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不会爬婴儿;而在9个月婴儿中,会爬与不会爬婴儿依恋母亲的行为没有显著差异,表明爬行经验对婴儿依恋行为的特点有一定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与特定年龄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8.
游戏一爸爸妈妈帮我爬(抵足爬行) 方法:将婴儿放成俯卧位,双臂支撑地面并抬头约90度。爸爸或妈妈在婴儿后面,用双手抵住婴儿足底稍给向前推力,婴儿被动向前爬行,妈妈高兴地说:“宝宝爬,宝宝乖。”适合月龄:6-8个月  相似文献   

9.
一位年轻妈妈在训练婴儿爬行时,在孩子的前面放一个色彩鲜艳的玩具,吸引孩子往前爬。孩子爬累了,他把小脸贴在床单上休息—会儿,在母亲掌声的鼓动下,继续爬行,忽然小手压在胸脯下面抽不出来,嘴里发出“嗬嗬”的求援声。这时,妈妈没有急于去帮助他,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小手抽了出来,继续爬着。当她快要抓到玩具时,妈妈又把玩具往前移,孩子  相似文献   

10.
<正>活动背景爬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体育动作之一,这种手膝着地、交替有节奏的运动,可以增强幼儿手脚肌肉的力量,也能促进其大脑的健康发展。有一天,班上的孩子玩爬行游戏,有个孩子爬着爬着就离开垫子爬到塑胶操场上了,看见我过来就问:"老师,为什么在垫子上爬,软软的很舒服;在操场上爬,却是硬硬的呢?"这个提问引起了我的注意:小班幼儿在运动中对活动材料和场地设置是敏感的。为了进一步丰富幼儿在运动中多种体验,使其更有兴  相似文献   

11.
爬行的作用有多大?这个不可逾越的时期。对宝宝成长的贡献可是不能低估的!“我们家宝宝不会爬就会走了!”感觉很自豪吗?事实上,爬行对于宝宝来说,虽然不是里程碑似的阶段,但却对宝宝的智能、运动、体能等方面的发展影响很大。落下了爬行课程可是损失不小,只要还来得及,就快给宝宝补上这一课吧!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心灵手巧”,说明“手巧”是“心灵”的象征。在幼儿阶段,身体动作的发展排在发展顺序的第一位,只有身体动作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才能为孩子以后各方面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提供继续发展的可能性。手巧的孩子往往意味着动作技能的发展水平比较高,因此,双手动作的发展就带有特殊意义和重要作用了。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双手与我们大脑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人类的大脑存在着感觉区和运动区,在这两个区域都存在着大量的神经细胞与我们的双手相联系。锻炼双手的技能,发展双手的运动能力就可以间接促进大脑的发展,使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3.
设计意图:该活动为第二课时,属于巩固和运用阶段。在此之前,我组织过体育活动“小乌龟学本领”和户外体育游戏“小乌龟找朋友”,让幼儿练习在垫子上手膝着地爬。在户外游戏时,我发现幼儿已经基本掌握这一动作要领。为了激发幼儿爬的兴趣,这次我创设了三个难度层次不同的情景:第一层次为自由分散地在地毯上手膝着地爬;第二层次为快速灵活地爬过弯曲的小路和练习爬过“小山坡”;第三层次为背着“小房子”爬回家。幼儿既要在爬行带中进行较长距离的运动,又要结合器械调整手膝着地爬的动作。最后,我还设计了一个难度不大的鱼贯爬行练习,使幼儿平…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婴儿时期爬行的姿势不正确,或爬行的不够,会使孩子产生一种名叫STNR(对称颈紧张反射动作)的行为障碍,并因此患上多动症。这些“多动症儿章”坐不住,连简单的作业也小肯做,家长和老师往往把他们看成是小听话的孩子,调皮捣蛋,不可救药。其实,由于STNR的缘故,这些孩子不能控制自已的身体,他们必须付出几倍的努力才能完成对正常孩子来说是很容易的动作。因此,“多动症儿童”被误解被伤害得很深。  相似文献   

15.
人体的细胞在不断分裂更新,只有大脑神经细胞是例外,它不会繁殖更新。因此,每时每刻都有神经细胞“告别”大脑,平均一天要死去约1 000个。不过,这和动脑筋没关系。再有,我们也不必为此忧虑,大脑有1 000亿个神经细胞,人活到百岁,不过损失4 000万个,无碍大局。  相似文献   

16.
“爬”对婴儿的成长十分重要,如果缺乏爬的经验,往后的粗动作技巧发展较差,会造成孩子以后走路及跑步不稳,身体的平衡性较差,技巧性动作协调较差,甚至影响未来的学  相似文献   

17.
育女平常心     
广场上,一对性急的年轻夫妇正在教5、6个月的孩子走路。一位老者走过来善意地提醒:“爬还没会呢,就要学走?”是呀,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孩子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古语云:“欲速则不达。”  相似文献   

18.
法国人没有经常抱宝宝的习惯,婴儿几个月大就会被放置在安全的“婴儿区”。让他们在里面滚、爬、玩耍。再大一些就在宝宝地毯上来回爬。这样长大的孩子肌肉更灵活,个性也更独立。  相似文献   

19.
对婴幼儿来说,爬是一种极好的全身运动。因为孩子在爬行的过程中,头颈抬起,胸腹离地,用肢体支撑身体的重量,这就锻炼了胸腰腹背与四肢的肌肉,并可促进骨骼的生长,为日后站立行走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此外,爬行对孩子来说是一项较剧烈的活动,消耗能量较大。据测定,爬行时要比坐着多消耗一倍的能量,比躺着多消耗两倍的能量。爬行对孩子心理的发展与潜能的开发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孩子在爬行时,姿态由静到动,范围由点到  相似文献   

20.
爬行对婴儿身心发育具有重要意义,但一般父母往往忽视教婴儿学爬行,而重视婴儿学坐、学走。这是因为婴儿学会坐后就能观看四周事物,哭闹会随之减少,父母就省事多了。当婴儿稍能站立,做父母的又及早训练他走路了,总盼着婴儿能独立行走。其实,爬行对婴儿的身体发育十分有利。观察婴儿爬行的姿势,就会发现爬行是一种极不简单的动作。婴儿爬行时,头部抬起,胸腹高挺,全身重量依靠四肢来支撑,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