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给予题"是近年来高考数学命题创新的一个显著特点,它以其较高的新颖性、开放性、探索性、创造性和综合性深受数学教育界的欢迎.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在理解新信息的内涵,挖掘新信息的外延,在发现新信息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巧妙地进行信息迁移.下面对高中数学教学中遇到的各类"信息给予题"进行归类、解析,以引起大家对此类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有关"液面升降"的问题是初二物理力学中的一个难点内容,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充分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是靠"物体排开液体"来提供的.二者的关系是: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在数值上就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  相似文献   

3.
"水平转盘"问题是高中物理较难的问题,本文对五个例题作了详细的解析,归纳出解此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泉 《教师》2010,(13)
"隔板法"是解决组合问题中关于若干个相同元素的分组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用这种方法解决此类问题,过程简捷明了,富有创意性和趣味性.这类问题的类型就是把n(n≥1)个相同的元素分配到m(1≤m≤n)个不同的组,使得每一个组都至少有一个元素,求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问题.  相似文献   

5.
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双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磁感应现象部分的知识历来是高考的重点.有关题目可将力学、电磁学等知识融于一体,从而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理解、推理、分析综合及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导体杆在磁场中运动切割磁感线产生电磁感应现象,是历年高考的一个热点.笔者通过对近年高考题的研究,发现每年都有"杆+导轨"模型的高考题.因此在高二复习阶段教师有必要对此类问题进行归类总结,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解它的内涵.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物理公式是E=BLv,因此对导体杆运动状态的分析便极为重要.笔者将两根导体杆在导轨上切割磁感线的问题,从运动学的角度作一个粗浅的归类,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几何型”组合问题是以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知识为背景韵一种排列组合的题型,是近几年试题改革的一个新亮点.此类试题情景新颖,构思巧妙,解法灵活,能较好地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准人手点进行分类讨论.现通过对若干例题的分析来说明此类问题的常见求解策略.  相似文献   

7.
教学"公因数"问题后,我发现学生对于相关问题还是束手无策,出现猜谜式的各种答案.究其原因,是学生缺少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无法找到思路的突破点.于是,我带领学生用"点线面"情境,重返探索之旅,发现了"公因数"问题的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材,增加了翻折、旋转等贴近生活的内容. 此类问题涉及到了"动"--翻折或旋转. 解此类问题,我们首先把握好"动"前后图形或图形的部分不变性,从而找到相等的元素,然后,才能正确的解决此类问题. 为此,本文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参数讨论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也是近年来各类考试的热点.含参数"恒成立"问题,由于既有参数又有变量,且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学生对此类问题往往感到难度较大.我们若用函数观点作主导,结合具体函数性质,可使这类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是一个很重要的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10.
当一个物体的能量向各个方向球对称辐射时,它的辐射能量将分布在以它为球心的球面上.我姑且称之为"能量球"(如图所示).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球面积上的能量.下面试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年轻人口中常出现"好冷一个"这类"好 A 一个"语句,这是一种新起的语言.本文从意义、构造和功能三个方面探讨此类语句.  相似文献   

12.
情境中,由于担心"校花"陷入敏感的学生早恋,班主任对她总是呵护有加,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解决此类问题,重要的是掌握关键方法--统筹兼顾. 第一,正确定位.对美的敏感和追求,渴望异性之间的交往是中学生青春期的重要特征.班主任如果时刻对此持有高度戒备心理,并采取一些过激预防方法应对"校花"追求者,效果未必会好.教师应关爰学校里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做好对"校花"及其追求者共同的教育工作,这应该是基本的定位.  相似文献   

13.
数学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此类学生在全国各类学校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新教材虽然照顾了此类学生,但对广大教师来讲仍是一个十分头疼的问题.尽管造成此类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仍有一定规律可循,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开放性试题是指题目所给的条件不充分或所得结果不唯一这类试题.这类题目有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可采用数学上的"排列组合法"进行.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使广大青少年受益匪浅;另一方面,许多青少年由于缺乏引导而沉溺于游戏、网聊、网恋,甚至误入计算机犯罪的歧途.解决此类问题,必须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推行"四结合"的青少年信息技术教育新模式.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建构和实践,提供了一个"四结合"青少年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研究个案,并且给出个案研究的六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对"存在性"问题的解法进行探究,通过六大方面的解法介绍,剖析此问题的内在规律及解题技巧,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更广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解决函数、数列等问题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与"恒"有关的问题.为了恰当解决此类问题,笔者通过典型例题认真剖析、反复探究,提出如下规律、方法:  相似文献   

18.
排列组合中有一类题非常抢眼,最近几年的高考题中也经常涉及,这就是有关"小球与盒子"问题,本文拟对此类问题的解法作一小结.  相似文献   

19.
"创设新情境"考查热点问题,是近几年中考政治开卷考的一种典型命题形式.这种试题通常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为命题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党的大政方针、社会生活热点等的认知程度和理解、分析能力.笔者认为,"五步程序法"能帮助学生突破此类题型的"瓶颈".  相似文献   

20.
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时,无论是在力学、热学和电学中,都时常出现"倍比"问题.不少同学由于不掌握这类问题的解法或方法不细当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下面通过几个实例进行探讨,希望同学们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