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钺”考     
"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兵器。它在各种文献中出现的频率极高,其形状与斧相似,却并非与斧一物。它的制作材料也有严格的等级区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它的形制与功用均体现出浓厚的文化色彩,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它不但是劈砍的兵器,砍头的刑具,还是汉代以来官员乘舆的重要仪仗,也是王权的象征,古代将帅常常是仗钺征伐。  相似文献   

2.
根据前期调研发现,如今有很多军事爱好者与兵器爱好者,在这其中也有很多青少年,他们获取军事知识和兵器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杂志、官方网站,但是在这些途径中,都只能单方面地去接受一些知识,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所以选择用网页制作软件制作这个《天下军事》旨在为广大军事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动态平台.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在我国河西地区发现了大量汉简,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等众多方面,其中大部分为屯戍史料,这为我们研究汉代西北屯戊状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本文根据《居延汉简》《居延新简》和《敦煌汉简》中的兵器管理资料,结合相关历史文献,主要对汉代边塞戍卒的武器装备种类、来源和管理制度进行深入探讨,以勾勒出汉代西北边塞戍卒兵器装备及管理运行体制的概貌。  相似文献   

4.
敦煌汉简中记载了大量关于汉代敦煌郡戍卒的武器装备情况,可分为长兵器、短兵器、远射兵器和防御器具四大类。对于这些武器,有着严格的管理规定与管理体系。体现在记录武器情况的各种文书中。从这些文书档案中也可以了解兵器的制造与管理情况。  相似文献   

5.
"有方"作为至迟于西汉中期后出现的一种兵器,在中国军事史和兵器史曾据有一席之地。然而由于史籍对其记载甚少,致使长期以来不为人知。汉代简牍资料的出  相似文献   

6.
汉代戍边的戍卒役期一般为一年.服役期满的戍卒,即为罢卒,开始复员返乡.戍所根据戍卒名籍,制好罢卒名籍,同时戍所也为罢卒返乡做好其他的准备工作.罢卒应该上交所配备的公家的兵器.各燧的罢卒先后被带领到候官、太守府,然后集中罢遣.罢卒返乡路上,仍由官吏带领,饮食费用则由国家提供.罢卒的行进速度似乎也有某种规定.罢卒在到达各自郡国后,可能由各自所属之县派员去迎接,并最终被带领回到家乡.  相似文献   

7.
一、联系实际,培养化学观念化学观念是有意识地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解释化学现象和规律的观念。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化学观念,有利于强化知识应用,体会知识价值。在“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的导入中,笔者以“点石成金”和不同朝代兵器制作为例培养学生的化学观念。首先展示“点石成金”的故事,随后又向学生展示不同朝代制作兵器的视频,最开始原始时代用火作为武器,随后是商朝的青铜兵器,接着春秋末期出现了铁质兵器,再到汉朝末期出现钢制兵器,最后清末出现铝制兵器。笔者启发学生:请大家结合化学知识思考:为什么铜最早出现,铁其次,而铝最后?学生展开回忆:在必修1中学习过金属活性顺序表,因为不同的金属活性不同,所以制备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8.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兵器工业初步形成体系,成为研习军事科技留学生高度集中的工业部门。大批相关专业的留学生在兵器工业部门担任主管官员和技术骨干,为兵器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技术支持和有力的人才保障。他们在建立兵器科研机构进行新兵器及兵器制造技术研究,筹建新兵工厂应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组织兵工厂内迁建立后方兵工基地以支持长期抗战,改进兵器性能和生产工艺并试制急需的新型兵器,发展兵器学术并培育兵工人才等诸多方面,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兵器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有力地支援了全民族抗战对兵器的需要,也改变了近代中国在兵器科技方面单纯引进西方的局面。作为留学生集聚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兵器工业中军事科技留学生的卓越表现和人生经历堪称民国时期留学生群体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墓葬活动有着浓郁的宗教色彩,包含着明确的信仰指导。汉代墓葬文字是与画像石相关性很强的墓葬活动,从中可以了解到汉人在画像石制作过程中的周全思考和安排。《肥致碑》是汉代墓葬文字中重要的一篇文字,其人物描写透露出的道教气息对画像石的信仰认识有着重要的考释意义。汉代葬仪文书,记载了汉人在个人地位、财产等方面的宗教热情,也为认识汉画像石宗教思想增加了一个明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地区两汉时期的考古工作主要集中在城址调查和墓葬发掘两个方面.汉代城址的调查研究,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人类的活动提供了重要信息;这一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随葬物品具有当时的时代特色,对填补汉代的社会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汉代城址和汉代墓葬的发掘及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对两汉时期的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也将这一时期的考古研究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作为视听艺术之一的动画艺术,色彩是其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重要作用,动画创作者赋予色彩的丰富情感使得动画作品更有吸引力。充分认识动画色彩作用,研究色彩所代表的情感意义,以及探究色彩与观众的情感互动,这将有利于我们总结动画创作中色彩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12.
徐涛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2):53-54,F0003
充溢着美的课堂教学,能使师生感到心旷神怡。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课前对教材、教辅、教法、学法、学生等的直接观照,构思后形成的清晰完整的教学脉络,进而以充沛的感情生动形象地将其呈现于学生,使师生达到身与竹化的至高境界,是语文教学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明代笔记中大型蜘蛛故事还未限定在海滨,清人这里,“海州”这一区域,成为大型蜘蛛传闻发生压倒一切的地区。叙事特点有:1、大蜘蛛具有变形为人的能量,有善良本性,可与人交往。2、大蜘蛛也属于妖怪一类,但道行较高,可同雷公或龙较量,有时甚至能击败雷公或龙。宋人笔下相关传闻开始随文化重心南移而偏移到东南沿海,还把巨型蜘蛛与宝珠传说结合,成为“意外得宝”与“识宝”叙事模式一个凝聚点。蒲松龄《龙戏蛛》承续了同情蜘蛛的倾向,而谴责龙与雷霆代表的“天公”,以强化实录性来增加可信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建国后至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统收统支、三级管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几个主要阶段。80年代以后至今在政府投入内部进行了重心下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和重心上移(乡镇与县)的关系调整、教育与其他部门关系的调整(预算单列)、政府投入及其与外部投入的关系调整。在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于1995年以后采取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方式进行特殊投入。经一系列制度变迁,我国已形成较有特色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相似文献   

15.
论《山南水北》的反异化姿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少功在其《山南水北》中通过对人性被异化的都市文明与多少带有原生态文化因素的八溪峒乡土文明的对立性审思,对唯经济主义的揶揄以及强烈的生态意识和对体力劳动的热情赞美张扬了颇具现代性的反异化姿态。  相似文献   

16.
中人是清代土地交易的重要参与人之一,是契约订立过程中除当事人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参与者。大屯契约4人以上作为中人的情况比较普遍,主要有族长、亲族、妇女、立契者本人等。中人构成方式和立契者、参与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中人对晚清以来安顺屯堡民间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元朝政府文教政策的调整,各处地方官的积极推动,南宋遗民儒士、理学家、普通民众等社会各阶层人士及宗族等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上述各方力量所形成的合力,促成了元代安徽地区书院的恢复和发展。按所在地分,元代安徽境内的书院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地区;北部地区特别是淮河流域一带,书院创建较少。按创建年代分,元代中后期安徽境内新建书院较多,也有不少前代所建而在元代得以留存的书院,经过修复被重新利用。按创建主体分,元代安徽境内的书院,绝大多数为民办,官办相对较少。由于元朝政府对书院控制的加强,元代安徽地区书院的官学化趋势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8.
姜苓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105-106
通过语言、行为、幻灭感三方面剖析霍尔顿身上体现的个性危机与现代主义文学中对传统主流文化产生的疏离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稳定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坚持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综治队伍建设,做好教育、转化、打击、防范等工作,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与人民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20.
提高民族高校领导干部的素质,一是认真学习和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教育方针、政策。二是努力学习和运用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管理知识。三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四是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依靠教职工办学,识大体,顾大局,长计划,短安排,加快学校的发展。总之,要用“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积累管理经验和提高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