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用画图和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倒推"的策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本课"倒推"策略的形成分为两个层次:例1通过观察两个盒子间乒乓球个数的变化,感知"一步倒推"的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进而抽象、体会数学运算间的"顺"、"倒"关系;例2描述了小明持有邮票数的几次变化,引导  相似文献   

2.
【适用年级】四年级。【教学思路】本次教学以习作片段《刘老师的茶杯》导入,通过对习作范例的深入品读,引导学生认识到成功的习作往往都是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的。继而结合绘本故事《我的爸爸叫焦尼》的讲述,通过具体的情节再现,引导学生在观察、品读、感受、体验、模仿表达、反思评议等教学环节中感受细节、捕捉细节、再现细节,从而认识到"关注细节"的一般方法要领,并能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自觉地关注细节。【教学过程】一、品读片段,走近老师1.师: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师  相似文献   

3.
徐静 《辅导员》2014,(11):21-22
正写作时,同学们经常分不清"片断"与"片段"的用法,二者经常混淆,今天,我就带领同学们一起来分析一下。首先,《现代汉语词典》上是这样解释的:片断:①同"片段"。整体中的一段,如:零星片断、电影片断、生活片断等;②【形】属性词。指零碎、不完整的一些内容(多用于生活、经历),如:记忆中的一些片断、片断经验、片断的供词、片断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4.
<正>在一次片区"语文高效课堂"主题研讨活动中,笔者观摩了一堂研讨课,是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的七年级语文《童趣》一课,从中发现教学中的部分"零碎"时间没有很好地利用,造成了教学时间的浪费。下面撷取其中两个片断:【片断一】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多读几遍,并将不懂之  相似文献   

5.
田才千 《学周刊C版》2011,(9):150-151
现场回放: 【片段一】在生成中质疑——《小摄影师》教学片断 生:老师。我觉得小男孩的哭.不只是因为没有带胶卷。  相似文献   

6.
<正>【教材依据】版本: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章节:必修一第三课第一框。【设计思路】每个人都是消费者,设计应立足学生现有的消费体验,灵活处理知识呈现顺序并整合教学内容,过程把握"情景体验—合作探究—知识生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教学思路;策略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启发思维与积极实践相统一的原则,注重情景创设,注重正确消费观引导,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对比探究法等多种教法,激发兴趣,引导探究,实现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7.
笔者最近有幸聆听了一位特级教师执教的观摩课"角的度量"。该课真正让学生经历了"再创造"过程,给听课的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择一个片段与同仁们一起分享。【教学片断】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画两个角(L1=30°、L2=40°)  相似文献   

8.
笔者最近有幸聆听了一位特级教师执教的观摩课"角的度量"。该课真正让学生经历了"再创造"过程,给听课的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择一个片段与同仁们一起分享。【教学片断】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画两个角(L1=30°、L2=40°)  相似文献   

9.
<正>【写在前面】本教学实录于2015年11月17日,在河北省衡水市举行的市级思想品德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该课始终围绕"艰苦奋斗"主题进行简约化设计,重在引导学生感悟、探究与践行。通过"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一引经据典整体感悟一你争我辩层层深入一继往开来重在践行一布置作业情感升华"五个环节,使学生真正感悟艰苦奋斗精神代代相传,并立志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首先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曲,在听的过程中猜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8384页。【教学目标】1.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测量不同物体或图形的周长。2.在实际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堂实录】一、巧用"周"字,引导探索"周长"的含义(一)谈话引入师:板书:周。师:大家知道这个"周"字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的回答有:一星期、一周;周围、一圈儿;人的姓氏;等等。  相似文献   

11.
【课前准备】⑴课前阅读有关"重庆谈判"历史资料,了解当时政治形势;⑵查阅作者彭子冈相关资料;⑶阅读教师印发的方纪的散文《挥手之间》。【教学目标】⑴了解人物特写的写作特点:抓住细节刻画人物形象;⑵区别特写与消息的区别。【教学重点】体会镜头式新闻片断的特征【教学难点】掌握特写这一体裁的新闻性  相似文献   

12.
【案例】《在沙漠中心》教学片断某次教学研讨会,一位教师执教《在沙漠中心》,经过"激情导入,研读感知""揣摩心理"和"情感升华"三个教学环节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片断实录如下:师:向课文中的"我"学习什么?(学生思考,教师指名回答。)生1:学习他的坚强。生2:学习他的勇敢和乐观。师:很好,其他同学能不能回答得再深入一些?生3:学习他坚强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生4:学习他热爱自己的飞行工作,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三《森林小卫士》。【教学片断】[片断一]创设情境,让课堂"活"起来。师:同学们会听故事吗?(学生听到奇怪的问题抿嘴笑)师:有的同学笑了,听故事谁不会啊?那么有会讲故事的吗?  相似文献   

14.
刘敏华 《江西教育》2012,(Z2):68-69
笔者有幸聆听了一堂全国一等奖得主执教的"Don’t eat in class"一课。执教者着力挖掘了教材中隐藏的内涵,带领学生在生活中处处寻找规章制度,让在座的师生进入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生活片段。【片段一】情景设置,引出规章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快速搜索素材的基础上,能够一料多用,紧扣话题,自圆其说。2.培养学生写好经典片段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一料多用;写好经典片段。【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相似文献   

16.
<正>【设计特点】本篇运用"非指示性"教学设计中"基于自主探究"的样式设计。该设计主要用于随笔、杂文等普通的议论文本。自主探究,笔者在此处界定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提出问题、自主探索推究的方式对随笔、杂文等普通的议论文体展开自主学习,对文本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以及全文的论述特点等依次展开提问和探究,在一步步的提问和探究中走进课文内层,把握  相似文献   

17.
<正>【主题与背景】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教师们"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关注学情是教学活动的内在要求。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真切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其发展变化,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进而调整教学的宏观思路和具体策略,学生的探究活动才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目标才有可能得到落实。【情境描述】片段一:引入圆1.呈现实物,并问:从下图中你能找出哪些平面图形?  相似文献   

18.
【教学片断】在公开课《北大荒的秋天》中,这样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在教授“小河清澈见底”这个片段时,我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想象:为什么小河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学生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9.
【总评】这是一节很朴实、扎实、厚实的课,孙老师通过高起点,做中学,深探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思考分数意义,在平实教学中彰显着深入、深刻。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以小见大的取材方法和构思技巧;2.过程与方法 :带领学生反复品读文章细节,把握文章主旨;小组合作探究深挖小说结构特点及作者情感;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结合自身体会主人公对幸福、人生的理解;【教学重难点】1.对小说"截取生活横断面"结构安排的掌握;2.主人公人生经历的梳理、把握他的情感和人生感悟;【教学课时】:一课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