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Ⅰ试题精选一、境空题1.质量分别为2千克和1千克的甲、乙两块铁块,它们的体积比V甲:V乙=2:1,它们的密度比ρ甲:ρ乙=。(90年黑龙江省)2.在三个同样的容器中,分别装着体积相等的水,煤油和汽油三种液体.其中的质量最小。(ρ煤油=0.8×103千克/米3;ρ汽油=0.71×103干克/米3)(91年福建省)3.一均匀长方体木块,将它分成大小两块、二者体积之比为2:1,则二者的质量之比为。密度比为。(91年广东省)4.能装0.5千克水的瓶子容积为分米3;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此瓶能装千克酒精。(92年四川省)5.冰的…  相似文献   

2.
分析全国各地历年中考物理试题,本章考点有五个.考点一:质量和密度的单位及换算例1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0.5千米=5×109微米;B.1.7×10-27千克=1.7×10-24毫克;C.54千米/时=15米/秒;D.78千克/米3=7.8克/厘米3.(94年,天津市)分析与解本题考查了长度、速度、质量、密度的单位换算,只要掌握了它们的单位进率,即可得出正确答案.因为1千米=10’微米,1干克=106毫克,1千米/时米/秒,1千克/米3=10-3克/厘米3,所以选项A、B、D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考点二:天平的使用例2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  相似文献   

3.
一、激思教师出示下列基础训练题:(1)课本复习题②(指名板演,要求用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2)在○里填上>、<或=:11×2×5○11×(2×5)、13×6×5○13×(6×5)、35×4×5○35○(4×5);(3)把下列各数写成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30=□×□、16=□×□、24=□×□。学生完成后,教师请做(1)题的学生说说每种方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并请学生观察(2)题,提问:“从这四个等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觉得哪边计算简便些?为什么?”学生答后,教师出示:13×5×8.25×9×4、35×14。18×15等题,说:“小明说…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分数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简便算法的练习时,我出示了教材后的“练一练”,其中有一题是这样的:3247÷4,我随意让两位学生板演,却出现两种不同解法:学生甲:3247÷4=(32+47)÷4=(32+47)×14=32×14+47×14=817学生乙:3247÷4=(32+47)÷4=32÷4+47÷4=817勿庸置疑,两种解法都是正确的,都运用了简便计算,可是第二种解法却令我感到很意外。因为,教材上的演算过程并不是像这样的,这样做的学生是否真的知道这样求解的依据?如果这种演算过程教师认可之后,…  相似文献   

5.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物理学中把_叫做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_、_和_而改变;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2常用的天平有.和、;叫做天平的最大秤量.3·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4量简或量杯里的水面是的,读数时,视线要跟.相平.5.设两种液体混和后其体积不变,(1)10毫升的水中加入密度为1.2×103千克/米3的盐水10毫升,混合后的密度为_;(2)10克水中加入密度为0·8×103千克/米3的酒精8克,混合后的密度是6·1克/厘米3_千克/米3.7.铝的密度是27×103千克/米3,读作8.有甲、乙两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2/5…  相似文献   

6.
分析全国各地历年中考试题,本章考点有三个.考点一长度的单位及换算例1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3.8×108米,合千米.(1993年,四川省成都市)[分析与解]因为1米=10-3千米,所以3.8×108米=3.8×108×10-3千米=3.8×105千米.故本题正确答案应填3.8×105.例2下面哪个量最接近4.5厘米?()A.火柴盒的长度;B.铅笔的直径;C.课本的长度;D.钢笔的长度.(1991年,广东省)[分析与解]估测物体的长度,一是要熟悉日常生活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二是要对单位形成具体概念.解答此题如果没有弄清1厘米到底有多长,则会出现猜答…  相似文献   

7.
一、知识结构二、基础知识要点(一)电功(W)1.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叫做电功。2.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3.计算电功的公式:W=IUt4.电功的单位:焦耳。1焦耳=1安培·伏特·秒。1千瓦时=1千瓦×1小时=3.6×106焦耳。5.测量电功的仪器:电度表。(二)电功率(P)1.电功率──电流在1秒钟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单位:瓦特。1瓦特=1安培·伏特=1焦耳/秒.2.用电器的额定值和实际值。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  相似文献   

8.
1997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初二年级)有下面一道赛题:甲、乙两同学同时从跑道一端前往另一端,甲在全部时间的一半内跑,另一半内走;乙在全部路程的一半内跑,另一半内走。如果他们跑和走的速度分别相等,则先到达终点的是:A.甲B.乙;C.同时到达;D.无法判定.本赛题的一般解法是推理比较,具体解法如下:解析令全部路程为s米,他们跑的速度为。v1米/秒,走的速度为v2米/秒,则:对甲而言,S=v1·T甲/2+v2·t甲/2=(v1+v2)·t甲/2,所以t甲=2s/v1+v2对乙而言t乙=s/2÷v1+s/2÷v2所以…  相似文献   

9.
一些资料上要求学生解这样一类方程“32÷4x=4”。学生中往往出现两种解法,第一种是把原方程看成“32÷(4×x)=4”去解,得x=2;第二种则是将原方程看作“(32÷4)×x=4”去解,得x=0.5。教师要求学生检验方程的解。采用第一种解法的学生,先把4与x的值相乘,得如下检验式:左边=32÷(4×2)=4=右边采用第二种解法的学生,先将32÷4,再把所得的商与x的值相乘,得出的检验式是:左边=32÷4×0.5=8×0.5=4=右边结果,学生都能“自圆其说”,都认为自己的解法正确。究竟方程“32÷4x…  相似文献   

10.
数学趣题二则智分“61”在“六一”儿童节,让我们做个智分“61”的趣味题。请将六个互不相同而和为61的自然数,分别填入下列两道乘式的六个括号内,使两道乘式同时成立。()×()=()()×()=()以数代字请把2—7六个数字替换下面三角形图中“我爱甘肃...  相似文献   

11.
我校初三一次测验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木炭的燃烧值为3.4X107焦/千克,它表明:()A.每次燃烧1千克木炭,就可得到3.4X107焦的热量;·B.l千克木炭具有3.4X107焦的内能;C.完全燃烧1千克木炭,我们一定能获得3.4X107焦的热量:D.把1千克木炭完全燃烧,木炭的内能就减少3.4X107焦.考试结束后,同学们对此题的答案议论很多,下面是初三(3)班几位同学的谈话记录,供学习参考.梁晓娟:木炭的燃烧值不是木炭实际燃烧放出的热量,而是1千克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木炭在实际燃烧过程中,由于很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往…  相似文献   

12.
在《海淀名题全析全解》(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第70页上有这样一个题目: 为测定黄河水的含沙量(即每立方米水中含沙多少千克)是多少,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取了10 dm3的黄河水,称得其质量是10.18 kg,请你计算出黄河水的含沙量(P沙=2.5×103kg/m3) 这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好题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原题的答案:2.95%. 原题的解析:设 10 dm3的黄河水中含有的水和沙的体积分别为V水和V沙,质量分别为m水和m沙. 黄河水含沙量的百分比为0.0295=2.95%. 其实原题的答案并…  相似文献   

13.
例1为制作高度为2米的英雄塑像,先用同样材料精制一个小样,高度为20厘米,质量为3千克,那么这个塑像的质量是吨.(1997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试题)解析塑像体积与小样体积之比为:塑像质量与小样质量之比为:所以,m像=103m样=3×103千克=3吨.评讲解这类题应抓住同样材料制成的物体,其密度相同,应用比例求解.注意体积之比等于高度之比的立方,而不是等于高度之比.例2一空心铁球的体积为30厘米3,其质量为158克,若在其空心部分注满水银,需要多少克水银?(ρ铁=7.9×103千克/米3,P$。…  相似文献   

14.
一、头同尾补请大家观察如下算式:21×29=609,23×27=621,25×25=625.两个因数的十位数相同(称“头同”),而个位数的和为10(简“尾补”).算法是尾×尾作为积的十位和个位,不足10的用0占位,然后把头×(头+1)的结果写在积的左边,这种简算的理论根据是:设这两个两位数分别为10a+b和10a+(10-b),则(10a+b)×[10a+(10-b)〕=100a2+100a-10ab+10ab+b(10-b)=100a(a+1)+b(10-b).其中b(10-b)就是尾×尾,a(a+1)就是头×(头+1).例如81×89=100×8×(8+1)+1×9=7200+9=7209.二、…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乘法的一些简便算法”例2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以下各小题的空格里可以填哪些数?你的根据是什么?①13×5×6=13×(□×□)②19×□×□=19×(4×5)③25=□×□④16=□×□生1:……①②题是利用“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后面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的规律把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改成乘以这两个一位数的积,这样计算时会来得简便,而③④题则是用乘法口诀进行改写。师(指生1):你讲得好。那么大家一起来看看,25×16,可以怎样计算能使之简…  相似文献   

16.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必修)第一册第324页第5题:如图1所示,食盐(NaCl)的晶体是由钠离子(图中O)和氢离子(图中 )组成的.这两种离子在空间中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等距离地交错排列着.已知食盐的摩尔质量是 58.5g/mol,食盐的密度是 2.2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mol-1。 在食盐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的数值最接近于下面各值的哪一个?() 教材中只给出了这道题答案,却没有给出解题过程.而很多参考书中都有此题,多数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有的学生认为晶体的体积就…  相似文献   

17.
陈文杰 《江西教育》2002,(19):30-30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例6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以下各小题的空格里可以填哪些数?你的根据是什么?①(80+8)×125=□×125+□×125②(□+□)×37=35×37+65×37③102=□+□④43=□+□生1:①题是利用乘法的分配律把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改写成这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②题是把这个规律反过来用,这样计算时会来得简便,而③④题则是用口算(把这个数改写成整十数与某数相加或整百数与某数相加的形式)进行改写的。师(指生1):…  相似文献   

18.
一、比热人们取各种不同物质1千克,使其温度升高1℃,测量它们吸收热量的情况时,从大量实验结果发现各种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是不相同的,这表现了物质的一种特性.为了比较各种物质的这种特性上的不同,引入“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比热容的定义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比热容.简称“比热”,它的符号是C,单位为焦/(千克·C).实验证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时放出的热量,跟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对例如水的尸h热是4.2X103焦/(十克·℃),这表示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  相似文献   

19.
题目:某地下油层的压强为2.10×107帕,从地面向此油层钻一口油井,自油层顶部向上计算,原油自喷时可能达到的高度为多少?若油层距地面2(X米,油井直径为Ic厘米,要阻止原油喷出地面,至少要向出油口施加多大的压力?(原油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分析此题是96年全国初中物理竞赛题,目的是为了考查同学们运用压力知识和液体压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解法1用压强差求解.(1)根据液体内部的压强计算公式P=M得,原油自喷时可达到的最大高度.(2)井口的面积为:S=M7t…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上,教师写错题,说错话是数学教学的大忌。但我们如果掌握好教学时机,机智地处理,疏忽有时也会变成学生学习的资源,甚至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次,在讲乘法分配律时,我安排了一组巩固练习,最后一题是:32×46+32×54,一位同学帮我拿小黑板时,不小心将后半部分擦去了,变成了32×46,等到课上学生叽叽喳喳地说这题不好做时,我才意识到由于我的疏忽,造成学生的争议。我本想补上,突然灵机一动,这不正好可以编一道开放题吗?我何不给学生一个主动探求的机会呢?于是我故作神秘地说:“这道题是一道运用乘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