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8年前,我在《新闻与成才》杂志上以同样的题目写过一篇文章,谈的也是某些图片来稿为什么不能见报的原因。今天再次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现在报纸新闻图片宣传中,仍然大量地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而这些问题,多半又出在近年来涌现出来的积极为军报提供新闻图片的摄影通讯员和业余作者身上。一方面,很多的图片稿件,因为一些常识性的问题或是因为一些小细节问题没有处理好,尽管图片新闻价值挺高,质量不错,但我们仍然不得不忍痛割爱,造成极大的遗憾;另一方面,广大的通讯员和业余摄影作者辛辛苦苦地采  相似文献   

2.
一、针对广大通讯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希望贵刊在增加好稿评介或好稿点评方面的内容上加大力度,点评文字不宜太长,二三百字足矣,当然别忘了附上原文。 二、为提高广大通讯员素质,特别是业余通讯员的素质,建议贵刊增加一个类似于《写作》的“作品修改”专栏,每期有针对性地选择几篇(幅)用之不能,弃之可惜的新闻作品或图片进行评析,指出不足之处,提高通讯员写作水平。 三、贵刊既然定位于“新闻爱好者”,就要把工作重点放在“爱好者”(即广大通讯员)身上,业务、理论性的文章不宜太多,减少“大块头”文章。为增加通讯员写稿的…  相似文献   

3.
简讯     
▲鹤壁矿务局重视新闻报道工作,注意为通讯员办实事。今年年初,他们为全局专职和业余通讯员订《新闻爱好者》一百七十多份。后来又召开通讯员会议,表彰了一批优秀通讯员。会上局党委副书记张金佑向优秀通讯员授奖,勉励他们积极学习,勤奋工作,今年再上一层楼。▲为提高通讯员队伍业务素质,获嘉县广播站给全县四十八名骨干通讯员每人赠订一份《新闻爱好者》。这些通讯员都  相似文献   

4.
我是广州军区某总站教导队的教导员,从1986年开始从事业余新闻摄影。近年来,我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探索基层部队新闻摄影的新路子,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仅去年就先后在《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人民日报》等中央级报刊发表新闻摄影作品150余幅,在省以上报刊见稿195篇(幅);另在港澳台等报纸见稿21幅;全年总计达355篇(幅)。今年初,我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接纳为会员。10来年的新闻摄影实践使我体会到:基层第一线是业余报道骨干成才的沃土,只要扑下身来,勤学善钻,冷静观察与思考,就能捕捉到鲜美…  相似文献   

5.
《随州报》改为《随州日报》以后,新闻图片的用稿量大为增加。以每期报纸只发四幅图片计算,全年就需要1200余幅新闻图片。这么多图片用稿量完全靠摄影记者来完成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采用大量的通讯员的来稿。遗憾的是随州从事新闻摄影报道的通讯员太少,不少图片的新闻性较差,这样,使《随州日报》的整体图片质量不高。 许多通讯员来稿中,大体有以下图片较难采用,因为他们拍了一些不该用新闻图片来报道的主题。 一般性的会议场面。一般性的座谈会、研讨会。一般性的颁奖活动。一般性的晚会、演讲会、知识竞赛、体育比赛。卡拉OK演唱、培训班。一般性的建筑物。一般性的农事活动、车间生产场面。非重大典型人物的工作照、生活照。领导人物活动中,一般性的检查工作、调查研究及缺乏新闻性的活动。见物不见人、又缺乏优美构图及艺术性场景。没有特色的风光照片。  相似文献   

6.
有益的尝试     
十月中旬,北京晚报同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北京电视台一起,举办了一次题为《猎取美好的一瞬》新闻摄影现场抓拍比赛。新闻图片在报纸上占有重要地位。举办这次比赛的目的之一,就是给业余摄影爱好者们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和专职摄影记者一样,能够在采  相似文献   

7.
[光耀小传]郭光耀,山东冶金报社副总编辑、摄影记者。近十年来,他拍摄了一大批有深度,感染力强,反映冶金战线火热生活的优秀摄影作品和社会新闻作品.产生了广泛影响,先后有3000多幅作品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中央和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并有近百幅作品获奖。他还建立起《山东冶金报》摄影通讯员网络,培养出了一批新闻摄影骨干,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8.
在当下的读图时代,笔者通过对山东省内各家地市报的观察发现,各报有不少图片新闻线索和稿件来自基层通讯员.因此,地市报培养高新闻敏感度的摄影通讯员,让他们成为记者发现新闻的“眼睛”,对于提高报纸图片新闻质量将起到重要作用. 加强与通讯员沟通,建立信息网 莱芜日报每周共出6期报纸,每期8个版,每版至少用新闻图片2张,8个版是16张新闻图片.我们只有3名摄影记者,每天每位记者拍摄2张新闻图片也只有6张,这样还有60%的新闻图片来自于基层摄影通讯员.  相似文献   

9.
杨杰 《新闻世界》2013,(6):303-304
在当今新闻摄影实践中,有两支队伍,一支是专业摄影记者,一支是业余摄影通讯员。专业和业余各自的优势是什么,劣势在哪里,如何才能扬长避短,变劣势为优势,充分发挥自己潜力,对能否拍出好的新闻图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如果把’98中国军民抗击特大洪魔的新闻作品浓缩成为一幅世纪之画,那么,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的摄影报道则是少不了的一道风景。从7月28日,战区部队投入长江干流抗洪抢险,到9月16日,抗洪部队班师回营,49天的时间,该报共出报30期,刊用图片428幅,其中,整版刊登图片9次,半版刊登图片8次。8月22日,该报增出8版,其中有4个版是新闻图片,数量之多,版面处理之突出,开创了该报历史先河,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为什么过去在该报充当补白、美化版面的图片,在这次抗洪抢险报道中,能与文字比翼齐飞,甚至在版面处理上有时比文字报道…  相似文献   

11.
今年年初,新野县委宣传部在总结去年通讯工作时发现,由于专职通讯员少,信息不灵,一些业余通讯员缺乏新闻业务训练,不够敏感,不少具有新闻价值的新人新事没能报道出去。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在全县乡级单位组建了二十个骨干通讯组,由乡(镇)、局党委副书记或宣传委员亲自任组长,先后在七个乡(镇)和县直部分单位举办了新闻学习班,为一百三十五名业余通讯员订了《新闻爱好者》等业务杂志,每季  相似文献   

12.
镜头写春秋     
一心扑在业余摄影事业中的夏海春,从1991年开始迷上业余新闻摄影以来,已先后发表文字、图片稿件1000多篇(幅);其中有11篇(幅)作品获国家级奖励。他1993年加入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并连续7年被评为河南油田对外宣传报道模范个人。最近他被聘为“中华艺术文化普及促进会摄影艺术文化委员会”会员,是河南油田著名的职工业余摄影家。镜头写春秋@张克刚  相似文献   

13.
翻开每天的报纸,常常有这样一种遗憾:图片多了,大了,但还不“重”。也就是说。图片自身的信息量和感召力不够,给读者打下深刻烙印的不多。1995年湖北省送全国新闻摄影参评的100多幅图片,人选的只有13幅,而15家地市报中竟第一次无一幅作品入选。实际情况是,湖北省地市报先后有10家由双日刊改日报,有4家由四开报纸改对开报纸,报纸刊登的图片,数量至少比原来上升50%,而质量却没有明显提高。这种状况,不能不使我们重新审视新闻图片如何加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语     
自从1990年8月在银川召开的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发出"两翼齐飞、图文并重"的号召以来,中国的新闻摄影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新闻图片在报纸上的地位迅速提升。一批批新闻摄影新人辈出,一幅幅摄影佳作迭出。事实说明:只有报社的老总们真正重视图片的运用,图文才能并重;报社能否获取丰富的优质新闻图片资源,就看报纸上怎样用图。  相似文献   

15.
怎样才能拍摄出好的新闻照片?通讯员李华荣说:“关键要敢于突破和创新,特别是处在基层工作的通讯员更要不断创造自己的新天地。”正是由于敢于突破,李华荣的新闻图片才一幅比一幅有新意。1987年他的《中央精神到农村》获河南日报少林杯摄影比赛三等奖,《雪里送炭》获中国法制报新闻摄影比赛鼓励奖和河南邮电报好新闻照片一等奖。他连续两年被区县评为模范通讯员,并在最近被省新闻摄影学会吸收为会员。  相似文献   

16.
郑丽萍 《新闻知识》2002,(12):48-48
1979年10月,我从内地调到深圳市工人文化宫从事摄影宣传工作,担任多家报刊的摄影通讯员。20多年来,在各报社编辑记者老师的关心指导下,发表图片2000多张,有多幅作品获国家及省、市摄影奖,并出版作品集,年年被各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 下面就如何提高新闻图片的见报率问题,谈一些肤浅的观点。 一、虚心向摄影记者学习,主动与编辑部取得联系 报社专职摄影记者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在纷坛繁重的事物现象中,独具慧眼,摄影通讯员要虚心向他们学习,多向他们请教,深入生活,深入现场抓住新闻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语 自从1990年8月在银川召开的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发出“两翼齐飞、图文并重”的号召以来,中国的新闻摄影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新闻图片在报纸上的地位迅速提升。一批批新闻摄影新人辈出,一幅幅摄影佳作迭出。  相似文献   

18.
“一图值万言”道出了图片在报纸中的作用。《铁道建设报》每期以两张图片加一幅新闻漫画共同为一版服务的新颖形式,成功地展示了一版版面严肃中不失活泼、稳重中透着灵巧的版面特色。编辑部给我的《铁道建设报》第2089、2090、2092期,是铁道部第二工程局党委主办的、有全国统一刊号、邮局公开发行的企业报纸。首先,吸引我的是该报的一版,均以两张图片加一幅新闻漫画构成整体框架。有两张报是由两张图片与一幅漫画以“品”字结构支撑整版,另一张报则以右上左下  相似文献   

19.
延婧 《新闻爱好者》2011,(23):82-83
随着图像数字化的普及,新闻摄影与网络、手机的联姻,使新闻图片的生产与传播都变得极为便利,当今摄影记者和大众传媒已不是新闻图片的唯一生产者和传播者,业余爱好者同样可以参与其中。摄影记者面对的竞争压力不仅源自业余爱好者队伍,由于媒介技  相似文献   

20.
新闻图片是通讯员常用的发稿形式。随着照相机的日益普及。通讯员进行新闻图片的创作活动和发稿量也相应增加。如何提高图片在报刊的刊用率,是通讯员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这里我谈点自己的体会。不言而喻,搞新闻摄影创作的目的就是要在报刊上发表,就是要通过报刊这一传播媒介宣传自己所拍摄的新闻事实。要在高手如林的摄影队伍中,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争得报刊一席之地来展示自己的作品,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当然,只要掌握了要领,也并非四面楚歌。首先要注重图片的质量。一幅好的新闻照片是新闻价值、艺术性和视觉效果三者的有机结合,把握住这3个因素对于提高图片的刊稿率是很重要的。有的同志认为图片较文字上稿容易而忽略图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