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清泉 《考试周刊》2012,(37):117-119
随着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的不断提高,"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维健康观已成为公众认可的健康标准,青少年形成健康的心理十分重要而且迫切,本文运用文献法,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塑造学生健康心理,扩大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现实的教育中,对青少年心理品质的培养,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教育只片面地重视知识,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正常、健康,全面地发展。下面,就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健康心理品质,作一次尝试性的初探。一、正确认识青少年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开发学生的潜能,才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青少年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适应能力。那种把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衡量教育工作的唯一标准的作法是片面的,也不利于学生正常、健康地发展和成才。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  相似文献   

3.
论家庭德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家庭德育不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也与青少年健康心理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现代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的缺失必然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严重影响。我们应该构建良性的家庭德育模式来促进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家庭德育不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也与青少年健康心理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现代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的缺失必然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严重影响.我们应该构建良性的家庭德育模式来促进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邹清泉 《考试周刊》2011,(36):151-152
随着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的不断提高,“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维健康观已成为公众认可的健康标准,青少年儿童形成健康的心理十分重要而且迫切。本文运用文献法,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塑造学生健康心理、扩大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特征,在他的一生中起着主导作用,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每个人的终身幸福。报刊上常有中学生因受不了挫折而自杀的,或受不了诱惑而违法犯罪的报告,初中生正处在个性心理行为急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不健康心理行为的孕育时期,因此,关心爱护青少年,指导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是每一个教师的职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的健康心理是实施德育的基础,而良好的品德又是心理健康的保证,学生心理的健康及心理素质的健全有助于新课改的顺利开展.班主任应该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8.
我们常从电视、报纸等媒体报道中看到一些学生杀死母亲、砍伤教师、危及同学等恶性事件的发生。这些事件的发生都与学生的心理品质问题有关。为加强心理品质教育,帮助青少年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七年级思想政治课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这符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文化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在中小学中深入开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阐述了体育教学对高中生健康心理的影响,提出了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特性、情感特征、自我意识的特征去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是当今社会的要求。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首先应知道健康与不健康心理的表现,其次应掌握科学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