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张裕钊和赵之谦是清末书坛举足轻重的代表书家,对他们的生平、艺术实践和创新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借鉴和学习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优秀文化遗产,并对当代书法的发展有着启迪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謇师从张裕钊学习古文法始,张裕钊的学识、人品给张謇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淡薄功名利禄、爱国之心,对张謇的思想形成影响极深,为张謇的务实、进取奠定了思想基础;张謇的”父教育母实业”思想发扬了恩师的“讲求时务”的教育思想:张裕钊勤练书法的精神为张謇所学习,尤其是楷书上的指点,使张謇的书法终成大气。  相似文献   

3.
李德渊先生清代末年书法的足迹,苦练张裕钊书体,并从唐代颜真卿,柳公权书体中吸取营养,博学苦练,融舍贯通,独壁蹊径,开创了楷书的新字体,人称“德渊体”,先生的字刚颈有力,骨气遒劲挺拔,美观大方,楷法严谨,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后学者代代相传,永为楷范。  相似文献   

4.
张謇师从张裕钊学习古文法始,张裕钊的学识、人品给张謇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淡薄功名利禄、爱国之心,对张謇的思想形成影响极深,为张謇的务实、进取奠定了思想基础;张謇的"父教育母实业"思想发扬了恩师的"讲求时务"的教育思想;张裕钊勤练书法的精神为张謇所学习,尤其是楷书上的指点,使张謇的书法终成大气.  相似文献   

5.
贺观清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4):82-83,96
中国明代的书法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及书画结合的倾向,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就其整体艺术而言,不如前贤,但在书法艺术的形式感和个性化方面却有着突出的成就,表现出时代性与个性的统一,产生了一大批集大成者。但随着帖学书法的盛极而衰,明代书法在掀起最后一波高潮后亦走向没落。明代尤其是明末书法的盛衰,对清代乃至当今书法都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6.
<正>在清代之前,人们谈论书法欣赏的时候,是不会把北朝石刻文字作为审美对象的,尽管北朝石刻文字一直存在于历史长河中。而自阮元提出"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以来,北朝石刻文字便进入书法家的视野,包世臣对北碑极力鼓吹,加上邓石如、赵之谦、张裕钊等人的实践,至康有为"尊碑卑唐论"的提出,北朝石刻文字便理所应当地成了我们书法史、书法实践及书法欣赏的  相似文献   

7.
魏晋时期的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魏晋书法以其特有的线条韵律和布局之中的圆润和谐形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个创作高峰,也奠定了书法“尚韵”的传统.在多样化的思想文化交融的背景下,魏晋时期的众多书家也分别有自己鲜明的艺术创作主张,书法的审美性突出,书法逐渐走向自觉期,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  相似文献   

8.
中国艺术史滥觞于文字书法史。在中国艺术史中,首先觉醒的是文字书法史,而汉魏六朝是文字书法史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叙》、西晋卫恒的《四体书势》、南北朝时期王的《古今文字志目》与江式、虞和的《论书表》,是中国书法史学创始阶段的代表成果。这些著作不仅记述了中国文字书法的早期发展历程,而且提出了有关书法发展规律及书法的社会功能的理论。这一时期的文字书法史学带动了绘画史学的发展,从而使中国艺术史学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9.
张裕钊所书《论学手札》是其晚年书法艺术达到高峰时的行书代表作。从书法审美的角度来看,《论学手札》到处充溢着骨气、金石气、书卷气和跌宕之气,很好地体现了张裕钊所倡导的“气之既昌,则无之而不舍”的从艺治学理念。  相似文献   

10.
赵秉文书法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秉是金代名的书法家、理论家。长期以来,由于正统观念的桎梏,对于金代书法的研究不够深入,甚至对其评价有失公允。因而,在中国书法史上,赵秉的名字,或是片言支语,或是轻描淡写,这与事实上赵氏在书法及书论方面的成就是不相符的。本拾零考全,从家世、历官、书法、书论、艺术主张及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人们对赵秉以及金代书法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正>民国时期的书法近承清代余音,远溯商周古意,尚蕴求势,变古为新,进入了一个十分重要而特殊的发展阶段。它既作为一段承前启后的环节联系着整个中国书法史,又受特定历史条件的作用而为谋求自身发展积蓄力量,是书法古今之变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2.
线条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书法线条的质量决定着书法作品的品位。从书法史的角度对书法线条的流变予以观照 ,可引起人们对书法本体语言的关注和为新时期的书法创新者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杨军 《绥化学院学报》2006,26(1):132-134
蔡京在历史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祸国殃民,为人所不齿。但他在书法艺术上却有很高的造诣,他主持摹刻《大观帖》并参与《宣和书谱》的修撰,为后世保存了很多珍贵的书法史料,他自己也在书法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因此应该客观的评价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该文首次将新发现的张裕钊及族人书法、诗文作品披露于世,并根据“张体”书法、张氏谱牒及有关文史资料进行了研究考证,认定新发现的诗文书法作品系张裕钊及族人真迹。这些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而且为研究“张学”和鄂州地域文化增补了新的史料。  相似文献   

15.
文章作者在梁子湖张氏敦义堂家族的发源地张德宝湾发现了清代儒士张殿录的寿匾、楹联,并对题匾书法及相关文史进行初步考证。题匾书法确系清代书法家、学者张裕钊的曾祖张新本墨迹,楹联书法系当地乾隆时期举人余文诵所书,其木刻题匾书法折射出一个家族的文化,也堪称是清代乾隆时期乡村民俗生活的一个缩影。它的发现为研究清代鄂州地域文化提供了实物证据,具有较高的文物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6.
“书圣”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从魏晋琅琊王氏家族崇奉“天师道”的“家世遗传”和王羲之书法书、道合一的艺术追求可以看出,王羲之自然秀美、不露雕饰的书法风格,与其信奉“天师道”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翁方纲是清代著名的学者和书法家,其书法质朴,浑厚,但由于缺乏创新而被后人批评,本文从翁方纲关于米芾、董其昌等书家书法的题跋入手,着重阐述了翁氏实用、复古、理性的实践观点,较全面地探究了翁氏书法得失的原由.  相似文献   

18.
华夏历史中的北朝,泛指西晋南迁后至隋统一,与南朝相对峙的北方政权。由于战火纷乱、政权更迭不休且多为少数民族建立,北朝书法呈现的整体面貌与南朝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书风截然不同,多为豪放、粗犷、刚健、质朴的石刻作品。北朝书法在书法史上往往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单列,主要因其具有独特的美学意蕴,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清代中叶,帖学式微,书家开始从古代金石书契中寻找金石的自然之美,进而发起以崇尚北朝石刻书法为主的碑派运动。北朝书法古穆、坚峻、质朴、奇逸的美学意蕴被深入挖掘,使华夏艺术精神更加深沉和完整。  相似文献   

19.
书法线条是书法艺术构成的基本手段,线条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书法作品艺术境界的高下。从书画同源的角度看,书法线条源于先民对外界物象的高度的抽象概括。书法线条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抒情性。书法线条与书法风格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不同的线条构成不同的书法艺术风格。书法的线条与笔法关系密切。从书法史的角度看,书法线条的流变揭示了笔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书法之意象     
如何理解书法作品中的“意”与“象”,是书法创作与欣赏的根本问题。本文就清代文艺家刘熙载提出的“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的观点进行了肯定和论证,同时还提出了它在书法创作、欣赏中一连串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