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杀盗,非杀人也”命题分析康伟《默辩·小取篇》中有“……盗,人也,爱盗,非爱人也,不爱盗,非不爱人也,杀盗,非杀人也。”此“杀盗,非杀人也”命题一出,“天下大骇,儒塞皆起。”(谭戒甫《墨子发微》)荀子厉声而斥之:“杀盗、非杀人也,此感于用名认乱名...  相似文献   

2.
《墨经·小取》:“盗,人也;多盗,非多人也;无盗,非无人也。奚以明之?恶多盗,非恶多人也;欲无盗,非欲无人也。世相与共是之。若若是,则虽‘盗,人也;爱盗,非爱人也;不爱盗,非不爱人也;杀盗,非杀人也’,无难矣。” 这段论述从总的过程来看是一个“援”式推论。但“盗,人也;杀盗,非杀人也”本身却是“侔”式推论中“是而不然”的一个实例。其逻辑结构值得辨析。  相似文献   

3.
“杀盗非杀人”是墨家的一个重要命题,不仅具有逻辑学上的意义,而且延伸到伦理学、法学等相关领域。从法文化角度分析这个命题,对犯罪人问题的研究、对人权保护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协调公共惩罚与私人惩罚之间的关系也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杀盗非杀人"是墨家的一个重要命题,不仅具有逻辑学上的意义,而且延伸到伦理学、法学等相关领域。从法文化角度分析这个命题,对犯罪人问题的研究、对人权保护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协调公共惩罚与私人惩罚之间的关系也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学界一般从《性恶》篇出发,认为荀子主张“性恶论”,此处“性”往往指情欲,按照情欲“顺是”而为会导致乱,而化性起伪的关键在于“心”。这一思路即“以心治性”,“心”可以治理“欲”带来的恶,因此“心”是善的来源。在《正名》篇中,荀子对“心”与“欲”的阐述却似乎导向“心恶”的解释,即“心”才是导向乱和恶的根源。在《性恶》和《正名》中,荀子对“欲”和“心”似有相互矛盾的解读,“恶”有两种不同的来源,这为理解荀子的人性论造成了困难。基于对《正名》和《性恶》中荀子论“心”“欲”和“性”的分析可知,“心”只是“欲”的关卡,“恶”的来源仍归于“欲”,“心”可能消极不作为而放纵了欲望,因此对恶负有道德责任,但亦能积极作为以心伪去化性而导向善。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曾对荀子“称情而立文”的命题提出质疑,认为这个命题直接与荀子q洼恶”思想相矛盾。m隋”在《苟子》一书中有实情、诚实和情感等几种意思。人们通常把《荀子》中作为“情感”的m隋”仅仅当作贬义的东西。其实,《荀子》中的“情”也有褒义和中性的用法。笔者认为,“称情而立文”这个命题能在虬性恶论”的前提下得以成立的唯一可能是存在中性的“情”;“称情而立文”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能适当满足人的正常的“情”之礼仪章法。苟子“称情而立文”这个命题可以成立。  相似文献   

7.
《荀子·性恶》篇运用了三种逻辑论证性恶,但是这三种逻辑都是可以商榷的。“顺是为恶”认为任由人性发展会导致恶,因此人性为恶。但是“生而有好利”等不必然导致恶;而且“果”为恶不能必然地推出“因”为恶。“伪反为恶”认为礼仪是伪的、善的;而性与伪悖反,因此人性是恶的。但是礼仪“反于性而悖于情”,不能就此断定人性为恶的,因为人性有恶性,善性,以及“非善非恶之性”。况且礼仪与性不一定悖反,因为礼仪也可渊源于仁义礼智之善性端。“相较为恶”认为与善的礼仪比较,人性是恶的。但是“非正理平治”不一定就是恶,因为也可能是“非正理平治非偏险悖乱”的中性或朴性。而且圣王使用礼仪也可以是由于人性有善端或者朴性。倘若性恶论的理论依据不成立,性朴论似乎更具有合理性,也更适合阐释荀子人性论。  相似文献   

8.
《荀子·性恶》让荀子背了两千多年的“性恶论者”的黑锅。他事实上是一位性朴论者。并非《荀子》一书中所有的作品都出白他本人之手。《性恶》对人性的看法与《劝学》、《礼论》、《天论》、《正名》、《荣辱》等篇对此的看法严重相悖。在这些多篇文章中,人性都不定为恶,而是定为朴、善恶未定、可善可恶等。荀子的弟子、《史记》的记载、西汉时代的人性论说等也可以旁证苟子不以人性为恶。  相似文献   

9.
荀子被认为是先秦最有成就的逻辑学家之一,在中国逻辑史上有重要贡献。荀子的逻辑思想主要集中在《荀子.正名篇》当中。《正名篇》的杰出贡献是“概念论”。精辟的“概念论”,使《正名篇》堪称不朽。《正名篇》中关于“名”的论述从提出,到作用,到名的分类,非常细致,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究和考察。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学术界,把中国逻辑学奠基者的荣誉归之于墨家。墨家逻辑可以说是集先秦逻辑思想的大成,是中国古代一家比较完备的逻辑。在墨家逻辑中,思维的基本形式被称为“名”,“辞”,“说”,相当于今天讲的概念,判断,推理。本文仅就墨家关于“说”的理论,作一概略的叙述。一、“说”的本质墨家在《小取》篇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逻辑命题:“以说出故”。墨家所谓的“说”是“说知”。《经上》云:“知:闻,说,亲。”《经说上》云:“知:传授之,闻也;方不 ,说也;身观焉,亲也。”墨家认为,人的知识的获得,分为闻知,说知,亲知三种。说  相似文献   

11.
诸祖耿先生说:“故曰”一语,不能认为就是注家的话,有时候是作者的自语。如《乐记》这篇东西,出自荀子的《乐论》,小戴礼《乐记篇》是对荀子乐论的发展,但原话有许多未动。后来司马迁作《史记》,有《乐书》一篇,不过是《乐记》的传承,从其中的语词便可看出“故曰”的不同用法。  相似文献   

12.
《荀子》三十二篇中,"伪"字共四十二见,其涵义有三:一是读为"为",义为"行为"的,有两见。二是义为"诈伪"的,共五见。三是具有理性之"人为"义的,有三十五例。其中《性恶》篇最多,占了二十七例;其余《正论》篇有一例、《礼论》篇有五例、《正名》篇有两例。这种具有理性之"人为"义的"伪",先秦秦汉文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为《荀子》书所特有,是荀子作品的区别性特质之一。以此来看,如果《性恶》篇不是荀子的作品,否定荀子"伪"有理性"人为"义,那就得将《正论》《礼论》《正名》篇也排除出去。只要我们承认《正论》《礼论》《正名》篇为荀子所作,也得承认《性恶》篇属于荀子的作品。由此可见,那些以"莫须有"证据,否定《性恶》篇为荀子所作的说法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3.
李建和 《广西教育》2010,(30):66-67,78
荀子的《正名篇》是一部极有价值的“语言论”,是我国古代语言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石。苟子语言学思想的核心是约定俗成。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语言的社会本质、语言的继承与发展、语言的作用等语言理论角度入手,解读了《正名篇》中荀子的语言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逻辑的三大发源地之一,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我们的祖先对世界逻辑的贡献是巨大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逻辑学大家有先秦名辩逻辑学(即墨辩逻辑学)。而受墨辩逻辑学影响的荀子的逻辑思想,在中国逻辑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荀子,名况,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有《荀子》。其中《荀子·正名》篇既是语言学著作,又是逻辑著作。荀子是墨家以后先秦时期重要的逻辑学家。荀子的逻辑思想是建立在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之上,同时又在儒家思想的笼罩之下,因而既在逻辑上有重要贡献,又不能避免伦理,心理因素的渗入。  相似文献   

15.
荀子是战国后期最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其有关语言学思想的著作《荀子·正名》篇,在批判地继承先秦诸子“名实之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认知视角,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语言理论、词汇学和事-物命名等三方面探究《荀子.正名》在语言研究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看过去《荀子·天论》的注释中,有两处似乎没有什么争论:一是将“是节然也”中的“节”释为“时”或“适”;一是将“所志于天者”以下一段中的四个“已”改作“以”,释为“因”、“由于”或引申为“根据”。但是,考查一下荀子的思想体系,再与《天论》以外的沦述加以比较,总觉得上述的解释值得商榷。 <一>释“节” 在《天论》里,“是节然也”中的“节”,杨惊曾把它释为“所遇之时命”,他是把“节”当作名词看的。在《正名》篇“节遇谓之命”,又释为“节,时也”。俞樾则认为“节,犹适也”。他把“节”当作副词了。后来注家多沿用俞说,将“节然”释作“适然”、“偶然”。 其实,《正名》篇“性伤谓之病,节遇  相似文献   

17.
《鸿门宴》是一篇传统教材,历来脍炙人口。教科书对“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是这样注释的:“杀人如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如恐不能用尽酷刑。举、胜,都有‘尽’的意思。刑,以刀割刺,用作动词,即杀。”对“如”字照录,无解。课后设计的练习中,有一项是让学生解释“如”字的。与课本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给的答案是“好像”。笔者认为不妥,把“如”字解为“好像”,句意不通。这个“如”字究竟该如何解读,好多资料避而不谈,一些老师也只  相似文献   

18.
节俭 并非过时的消费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俭”就是节用 ,反对奢侈。如荀子所说的那样 ,俭就是用人的理智、理性 ,来节制人的过分的感官欲望 ,节制人对物质消费的过分追求。中国古代就以“养俭黜奢”著称 ,大多数思想家总是将节俭归之于善 ,将奢侈归之于恶。《左传》认为 :“俭 ,德之共也 ;侈 ,恶之大也。”《论语》多处讲到俭。如《论语·学而》中子禽问子贡说 :“孔老夫子到一个国家参与一个国家的政事 ,是他自己求得的还是国君主动给他的呢 ?”子贡说 :我的老师“温、良、恭、俭、让” ,所以才得到这种待遇。这里的俭是俭朴之意。《论语·八佾》篇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 :大哉…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陈登元、牟宗三、路德斌等曾以"情恶"(情欲本恶,或结果可能恶,或结果常恶等)来证明荀子"性恶"论,且此类翻新解说至今层出不穷。陈林博士则别出心裁地将荀子的"性"概念剔除掉"情—欲"含义而只限定为"知—能"含义并谓统摄知能的"心"本无礼义,如此构建起"心无礼义=心恶=性恶"之说。"天生不具备礼义"不过是心朴性朴,并不等于心恶性恶,且荀子的"性"包括情欲且所指情欲尤多,荀子的"能"不排除生理官能、情欲。按荀书"性—伪""善—恶"的明确定义及"性者本始材朴也—人之性恶明矣"的明确命题,"性朴"与"性恶"在今本《荀子》全书是根本无法统一的,任何好心辩解或调和实皆与荀书自身定义及严格命题明确矛盾而流于无效与多余。荀子实非持"性恶"论,荀子《性恶》篇并非是要以性恶驳性善并立性恶论,而是以性无善驳性善并立性朴论、习伪论。  相似文献   

20.
荀子思想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在哲学方面,他批判地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发展了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他反对天命论,反对鬼神迷信思想,认为自然有自己运行的法则,这个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他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认为人可以通过感官来认识客观世界,而思维对感官来说又更为重要。其次,在社会政治方面,荀子同孟子的“性善论”相对立,提出了“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只有通过“师法之化,礼义之道”才能为善。荀子非常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也就是从这里开始,建立了他的“隆礼”和“重法”相结合的政治观。他坚持儒家的“正名”学说,强调尊卑贵贱等级名分的重要性。另外,荀子的经济思想也十分丰富,他重视农业生产,把农业生产看作财富的根本来源,提出“开源节流”、“强本节用”的主张,他的“省商贾之数”(《富国》),“省工贾、众农夫”(《君道》)的重农抑商思想,“轻田野之税、省刀布之敛,罕兴力役,无夺农时”(《王霸》)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主张,对后世影响都很大。在用人问题上,荀子也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