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生态伦理思想的追问可以溯源到先秦《老子》,《老子》中的“自然”是其生态伦理思想的集中体现.““道法自然”为其生态伦理思想奠定道德哲学基础;“人居其一”的非人类中心论、以万物为原点的依存论以及“天地不仁”的自相治理论等是其生态伦理的基本内容;“辅万物之自然”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准则.以上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老子》“自然”的价值内蕴,体现了《老子》中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2.
在张载的生态伦理思想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是其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尊重生命,兼爱万物”是其生态伦理思想的主题;“民胞物与”是维系其生态伦理思想的理想原则;“体天下物”是其生态伦理思想所要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3.
老子具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研究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对当下高校的生态德育具有不可忽视的启迪意义。老子生态伦理视野下的高校生态德育的内容架构是:天人相通的生态世界观教育;知足寡欲的生态价值观教育;和谐社会的关爱教育。  相似文献   

4.
老子具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自然无为"的生态方法论、"小国寡民"的生态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5.
老子、庄子生态伦理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和庄子认为“道”是天、地、人等万物产生的根源,存在的依据,道的本性又是“自然”的,所以,他们认为万物应该顺应自然而不违背自然,即“无为”,这实际上就是要遵循天人和谐的原则.老庄的生态伦理思想正是从“道法自然”出发,主张“知常”、“知止”,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6.
“道法自然”是老子提出的重要思想主张,也是《老子》的核心概念,其根本认识就是要人们承认客观规律的真实存在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遵守这一规律。老子所谓的知常、知和、知足、知止等思想认识,就是遵循这一规律的伦理价值观体现,与其反“伎巧”、倡“无为”的社会实践观相结合,其结果必然是对自然无为、和谐共生社会的美好憧憬,即所谓“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从而最终完成了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逻辑发展理路。  相似文献   

7.
《老子》用“大”指称“道”并建构其宇宙论,《论语》借“大”阐发其伦理思想;《老子》以推到极致而察变化的方法用“大”进行抽象思辨,《论语》视“大夫”为实现社会规范和秩序的中坚力量;《老子》的“为大于细”是其重要方法论,《论语》对“小大”的权衡取舍实用、易行,便于操作。一个“大”字,也可体现出儒道互补  相似文献   

8.
荀子以“自然”的天和“自觉”的人为基点的生态伦理思想,包含三个基本理念:“万物各得其和以生”的万物和谐理念:“谨其时禁”、“节流开源”的自然保护理念;“节用御欲”、“常虑顾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苟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对当代的生态意识文明建设、生态制度文明建设和生态行为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证了老子之师——商容的生平与其思想特点 ,指出商容是开办中国古代第一所私学的教育家 ,他曾向老聃讲了“敬老”、“守柔”、“处后”等礼义原则和人生哲理 ;老子师承了商容的这些思想原则 ,并把它发展成为柔道策略理论。行文也对古今一些名流学者把远古氏祖首领或黄帝之师或阴阳家等的容成说成是老子之师的失检勘之论 ,进行了考辨和批驳。  相似文献   

10.
安成林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4):45-46,64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体系不断完整,在这一过程中,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中国古代、近代在保护生态自然方面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在当代,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生态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威胁人类生存问题的热点,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仍彰显着它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其以"仁民爱物"为主要内容;以"天人合一"为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的理念,以及"万物有生,万物一体"为基本原则的生态伦理思想,为和谐社会、和谐生态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渊源和生态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1.
老子的思想中蕴涵较丰富的自然观,并被其后学光大发扬。老子的思想中含有天道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宇宙创生于无、预见未来生态环境恶化等自然观。  相似文献   

12.
苇岸是一位富于独创性的有作为的新生代散文作家,他始终关注着"大地上的事情”,关注着人类文明进程中物质与精神的相悖现象.他在自己的散文写作中所倾注的关于大地的伦理学和美学的思考,体现了他关注人类文明的永恒情怀和"关于人的改善的努力”,从而使他和他的作品获得了独特的生命价值与文学意义.苇岸将在人们的阅读和思考中不断地被发现.  相似文献   

13.
巴尔加斯·略萨“生存意识”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是拉美文学“干预现实与政治”的传统影响。这使巴尔加斯·略萨认识到作家应通过文学作品对现实加以描绘和谴责,唤起人们变革现实的勇气和希望。因而他自觉地秉承了作家对社会的道义责任,试图引起大家对人们生存状况的关注;其次是深层无意识动机的激活。巴尔加斯·略萨和母亲曾被在家中表现如同暴君一般的父亲遗弃。他的弑父欲望一直潜伏在无意识深处。后来他对人民生存的现实不满使一直深藏在心中的弑父情结在无意识中被激活,并有了合乎社会道德规范的释放途径;最后是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熏陶。巴尔加斯·略萨对西方各种流派的人本主义耳濡目染。他在汲取精华的基础上,找到了个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庄子的美学文艺思想和他的哲学思想是浑然一体的,庄子论道有如老子,崇尚自然无为是他哲学的核心。“自然”批评论是以自然哲学和人生哲学作为背景,以天道论人道,用自然眼光去广泛考察人生处世方式和态度,主张自然、自由、朴素的人生理想,要求“法天贵真”。这对审美和艺术有着深刻的启发,在审美和艺术上反映为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于达到“天乐”、“天籁”。“自然”批评论,高扬艺术创作主体自由的心境,对中国古典意境理论、艺术风格论和各艺术门类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聊斋志异》虽是述奇记异之作,却是多具人情,对夫妇人伦、婚姻爱情、孝道、家庭和睦等家庭伦理有比较深入写照和思考,既有对家庭伦理的沦丧的批判,也有对闪耀其间的美好人伦的褒扬。蒲松龄的伦理思想虽还不能脱离儒家传统伦理思想的范畴,也还夹杂着封建主义的糟粕,但由于其自身体验的深刻、体察的入微和思想的通达,在传统伦理思想的基础上萌生出超越时代的新的观念,体现了一位平民知识分子的独特思考和认知。  相似文献   

16.
两千多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不但影响着中国社会,而且已经走出国门影响着世界。但是,老子作为中国哲学的开创者,其爱民治国思想却鲜为人知。用现代领导学的观点考察和审视《道德经》,可以发现老子爱民治国思想的现代意义,以求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余光中能够构建具有现代意识的文学生态发展观,并用他的文学评论和文学作品实践着这种文化生态观。本文重点分析余光中作品中的现代文化意识表现,即全球化趋势的地球村意识、富有时代特色的开放意识和卓具现代公民眼光的环保意识。这种现代文化意识的立足点则是他的民族文化情怀。  相似文献   

18.
儒家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儒家提倡“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从这里出发,儒家普遍怀有一种热爱大自然的伦理情怀,即“仁民爱物”,这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更为可贵的是,儒家一再主张在实践中对自然万物既要合理利用,又要有效地进行保护,如“取之有时”、“取予有度”、“用之有节”等等。这些思想资源对今天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和道德取向,是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内容;儒家的生态伦理实践观,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澳大利亚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对海洋的描写和关注是澳洲作家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其中代表人物当数享誉国际的作家蒂姆·温顿.本文介绍了蒂姆·温顿及其与海洋相关的主要文学作品,分析了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对海洋的关注,揭示了澳大利亚本土作家与海洋密不可分的关联及其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念.  相似文献   

20.
在"仁义礼智信"五常中,"仁、义、礼"三个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我们可以用"仁爱、正气(义)、礼让"明确其内容,并赋予其以新的时代内涵,既保留其民族原色、民族特色,又能为时代所传承、所认同、所接受;"智"和"信"是两个可以与世界文明交融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可以用"智慧"和"诚信"明确其内容,并赋予其以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世界文明交汇中人们普遍遵循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