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下重庆县域城乡学校体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以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理论为视角,对重庆县域城乡学校体育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当前重庆县域城乡学校体育发展仍不容乐观,没有得到公平地对待,特别是缺乏场地器材、缺重视、缺观念、缺监督与管理、缺师资等成为制约重庆县域城乡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笔者提出积极转变观念、加强学校体育硬件资源建设、加强课程资源开发、统筹城乡教师资源,提高农村教师质量等措施,为促进重庆市学校体育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
杨辉 《浙江体育科学》2003,25(5):7-8,15
对重庆市儿童参加体育锻炼问题的社会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重庆市的体育发展状况、重庆市体育基础教育状况以及重庆市学校体育现状。以重庆市10个区县946名小学生及他们的家庭为对象,从社会学的视角重点探讨影响重庆市儿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潜在因素和社会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学校体育教育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姚蕾 《体育科学》2004,24(12):68-73
借助国际体育科学和教育理事会关于世界学校体育现状调查的问卷,调查了中国城市的学校体育教育状况,主要从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体育课程目标和内容、学校体育资源、体育教育平等、体育与健康标准的实施、奥运知识的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为国际体育科学和教育理事会关于世界学校体育的状况调查提供信息,并从中了解我国的学校体育状况,发现问题,找出不足和差距。  相似文献   

4.
教育公平视野下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均衡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福建省135所城乡小学体育教育机会、教育权利、教育资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城乡小学生体育教育机会和权利不均等,体育课程资源不均衡。城乡二元结构、学校体育的地位和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体育教师待遇不公平等是城乡小学体育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并从教育主体层面提出了完善制度、加强督导、加大投资、扶持弱势群体、促进师资流动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琴芳 《体育学刊》2002,9(6):141-143
通过献资料研究、访谈调查、实地研究等方法,在了解学校体育科研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体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科研素质的实际状况,就学校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进行“质的研究”作一初步探讨,以开阔学校体育科研工作方法论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杨杰 《体育师友》2023,(1):12-15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堂不仅具有提高特殊学生体质、培养终身体育运动习惯的基础功能,更具有运动康复、恢复特殊学生身体机能的特殊功能。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对重庆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堂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认为:重庆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堂质量提升、有效性提高应从四个方面入手解决:教科书的编订和使用,规范教材;教学方式的转变和丰富,提升学生兴趣;教师研修体系的完善,加强教师专业性,培养融合教师;政府支持,多方化解,改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7.
李卫东 《体育学刊》2016,(4):97-101
采用《中学生学校体育评价量表》,以广州市1 900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考察中学生对学校体育状况的评价。研究结果:1)总体而言中学生对学校体育状况的评价得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相比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对学校体育评价较低,尤其是初一学生对学校体育评价的总均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来源于城市的学生对学校体育的评价总均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3)就读于城市学校的学生对学校体育评价的总均分显著高于城乡结合部学校和农村学校学生。4)国家级示范性中学学生对学校体育评价的总均分显著高于省一级学校学生。5)体育特色学校学生学校层面的体育评价总均分显著高于非体育特色学校学生,但在个体层面体育评价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1)中学生对学校体育的评价总体状况良好。2)中学生对学校体育的评价在人口学变量、学校地域类型、学校等级类型、是否体育特色学校方面有显著性差异。3)年级、家庭居住地等人口学变量,以及学校地域类型、学校等级类型和体育特色办校,均是影响中学生对学校体育评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盐城市1985-2000年7-18岁年龄组中、小学生五项身体素质的分项研究,阐明江苏盐城市城乡中、小学生五项身体素质的发展动态;对照全国汉族学生的均值,分析盐城市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状况,以及五项身体素质的均值指标在全国所处的位置,从而为盐城市学校体育工作的改进和指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渝东南地区城乡中小学体育统筹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调查访问法、随机抽样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实地考察等,对渝东南地区城乡中小学体育的现状进行研究,进而提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构建适合城乡学校的体育课程体系;建立保障学校体育正常运转的资金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学校体育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加大投入,优化办学条件;制订附合各级农村学校体育的教学大纲、教材及评估体系来实现实现城乡优势体育教师资源共享,以城带乡、以城哺农等有效措施,为缩小该地区城乡中小学体育的差距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城乡学校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城乡 36 7所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 ,尤其是对北京市城区和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课开课率、体育课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条件、学体体育发展面临的困难、师资队伍建设状况、课余训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较为客观地揭示了北京市城区和农村学校体育发展中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并对北京市学校体育跨入 2 1世纪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学体育创新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学体育创新教育现状的调查,发现中学体育教学过程较重视体育对人的生物学改造,而忽视体育教学深层次的、内在的创新问题.结合调查,分别就中学体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创新问题以及体育教学培养创新思维与学生体育学习考核评价的创新问题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使用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问卷和访问等方法,对湖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使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学校体育经费主要用来进行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和体育器材的购置上。购置的体育器材以体操器械和篮球为主。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江苏省100名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中学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动机、影响因素、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培训经费、考核方法等。研究发现江苏省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动机比较明确,参加的培训形式多样,培训内容基本能够满足体育教师的需求,通过继续教育,江苏省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效果都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抓好学校体育课中的安全教育是我们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调查学生体育教育的安全教育现状,并就学校小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把安全教育纳入正常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宣传安全教育与培训;改善小学的办学条件;安全教育内容设置分低段和高段。  相似文献   

15.
中专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宁波市中专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近3/4的中专学生喜欢或非常喜欢课外参加体育活动;他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运动场地不足和运动器材短缺是影响中专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湖北省西部地区体育资教生在中小学体育学科领域中对工作、生活和未来再就业所面临的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体育资教生资教环境与经济收入不容乐观、再就业压力不减反增、体育资教生所在资教学校,学校体育开展效果不佳,体育设施投入少,教学质量低等。对此提出如下建议:严格落实资教政策,提高体育资教生福利待遇、运用多种手段解决再就业压力、严格执行资教政策,改善落后的体育设施现状,提高教育质量,为湖北省资教政策的不断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访向的研究方法,对福建省中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存在有关资料缺乏,部分地市培训不到位,大部分老师理解不深刻等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建议:在继续做好知识培训的基础上,加强“以校为本”的后期培训,总结培训经验,提高我省体育教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第一中学学生的篮球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学生活动的目的多为兴趣;受气候影响大;活动地点多在学校;活动的时间多为1-2小时。  相似文献   

19.
对南宁民师 96 - 98级学生进行了调查 ,结果反映 :学生对中师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体育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从领导重视程度、经费、场地、师资等方面对厦门市中小学足球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调 查,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