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作点拨】 今年重庆市的中考作文题是一个选题作文,要求从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来写作。这样考生在看到文题时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占有丰富材料的一题来写,不至于出现面对文题时无从下笔的情况。这就无形当中降低了考题的难度,拓宽了学生的写作空间.让学生易于下笔.也易于写出精彩之作。  相似文献   

2.
[试题回放]让______的______要求:①仔细斟酌,完成上面这个文题,并将完成后的文题写在下页作文格的第一行内。②根据完成后的作文题写一篇六七百字的作文。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写作提示] 2005年荆州市的中考作文题是一道独具匠心的半命题作文。它别具一格,让限制与开放完美结合,束缚与自由高度统一。这种自由直观  相似文献   

3.
在开放性文题已成为全国中考作文命题的主流之时,考生极有可能遇到相识已久的所谓“熟题”。于是乎,大多考生会心一笑,胸有成竹,一挥而就,自以为胜券在握,高分“舍我其谁”。果真如此吗?下面以荆州市2003年中考作文题为例,试探熟题出新的高招。 荆州市2003年中考作文题:  相似文献   

4.
<正>【考情综述】材料作文就是由命题人提供一则材料,考生依据材料自由命题、立意、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近年来,随着中考作文“一卷双题”模式的流行,灵活多变的材料作文越来越多地进入各地中考试卷。在我们搜集的2021年84个考区的中考作文题中,共有15个考区设计了材料作文题,占比18%。  相似文献   

5.
【题目】请在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财富是什么?商人摆弄着手机说,财富就是赚来的金钱;学者推了推眼镜说,财富就是积累的知识;哲人望着河流说,财富就是拥有的智慧……你是如何理解财富的?请以“财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题二:略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00字左右。【写作导引】2006年黑龙江省中考作文试题,仍然采用选题作文形式,尽管考生对这种三年“一贯制”的命题形式已经十分熟悉,两个题目也都是让考生“有话可说”的…  相似文献   

6.
2002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评析[题目](1)从做起(2)把带给要求:①从上面两个作文题中选择一个,完成这个文题,并把完成后的文题写在下页的横线上。②写一篇600字左右、文体不限的文章。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相似文献   

7.
[文题]让____的_____要求:①仔细斟酌,完成上面这个文题,并将完成后的文题写在下页作文格的第一行内。②根据完成后的作文题写一篇六七百字的作文。③作文中不得出现泄露考生身份的人名、地名、校名。[题解]本题是一道独具匠心的半命题作文,意在考查考生的创造性才能,因此写好此文,一定要注意如下方面:(一)靓扮标题抢眼球  相似文献   

8.
<正>【文题呈现】文题一:以"那一次,我真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文题二: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写作指导】本单元的这两道作文题,虽然题型不一样,写作方向也不一样,但都要求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因此,动笔之前,首先要弄明白如何去把一件事记叙好。那么,如何记事呢?  相似文献   

9.
【考题回放】请以“又是一年风起时”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择自己善于驾驭的文体,600字左右。【试题解析】今年山东省济南市的中考作文题是一道颇有诗意的文题,要求考生通过描述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抒写亲情、友情,反映个人的成长经历。此文题宜写成记叙文、抒情散文、小小说等:既可以写人,也可以记事,还可以绘景。  相似文献   

10.
<正>【考情综述】所谓“话题”,就是指谈话、讨论的中心。话题作文就是围绕所给的这个“中心”进行拟题、选材、写作的一种命题形式。话题作文虽然有一定的限制性,但留给考生写作的空间很大,所以一直在中考试卷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我们收集的2021年84个考区的中考作文题中,有话题作文的为10家,  相似文献   

11.
鲁岚 《江西教育》2003,(17):28-28
笔者认为,作文文题设计要突出“人文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文题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对近年来各省市中考作文题或是竞赛作文题进行一番审视,定会发现,多数文题都能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符合现行教学大纲让学生在作文时写“真话”的要求。如大连市2001年中考作文题《其实,我真的很棒》就十分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并且“说来话长”。同样,上海市2002年中考作文题《为自己竖起大拇指》,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如厦门市2001年中考《,我想对你说》的文题,由于主语空缺,考生可根据实际选填自己十分熟悉而迫切希望诉说的对象,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正>请以"欣赏"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湖州中考作文题,去年为"挥挥手,出发",今年为"欣赏"。无论是去年还是今年,湖州中考作文命题,旨在唤醒考生心灵,鼓励抒写属于他们自己的真实生活和情感体验,这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表述的【韩老师说文题】  相似文献   

13.
怎样指导学生写作,如何快速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高考、中考采用话题作文形式,一般不给考生设置审题障碍,只要与话题有关材料都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的入文,因此,话题作文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挥。但由于话题作文给学生较大的选择自由,特别是2003年江苏泰州中考作文两题任选一题,更给考生任意驰骋的空间,于是有人以为要写什么,就写什么,要怎么写就怎么写,那么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必须让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围绕话题,紧扣话题”,这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关…  相似文献   

14.
【总评】2007年的高考作文终于尘埃落定,19道作文命题呈现如下特色:(1)引导考生诗意地生活,诗意地写作,绝大部分作文题颇有诗意;(2)引导考生关注自我,抒发自我体验,考场作文进入有"我"时代;(3)引导考生用写作表达情感,其中适合写抒情性散文的作文题占了较大  相似文献   

15.
【试题1是,是说明:①从上面文题的两种形式中自选一种。②仔细斟酌,完成所选文题,并将完成后的文题写在下页作文格的第一行内。③根据完成后的作文题写一篇六七百字的作文。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题解]文题为“二选一”的形式,选材十分灵活。无论是“—是还是“,是”,填充后的文题都应是一个判断句,或表明一种观.点,或叙写一件事,或抒发一份情感,如“风筝是情感的载体”,“羞辱是人生的选修课”,“诗意地散步,是心灵的享受”等。文题也没有限制文体,拥有较大的表达空间。写作此题要想获取优等成绩,除了…  相似文献   

16.
正【题目类型】命题作文上海市金盟学校初三年级期中考试作文题【题目来源】【原题再现】写作指导看到一个作文题目,首先要想到这个作文题与"我"生活的关联。尽管这个题目中没有出现"我"这一人称代词,但这篇作文要写的"笑容"显然应该是留在"我"记忆深处的。  相似文献   

17.
周涛 《初中生》2002,(12):34-36
【作文考题】下面是重庆市2001年中考作文题:2001年是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最关键的一年。北京提出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全国人民纷纷投入北京“申奥”的活动中,涌现出了许多动人的事迹,也引发了人们深深的思考。请以这一活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或记叙你的见闻,或抒发你的感情,或发表你的见解,等等。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3600字左右。【题解】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作文。考生欲写出佳作,应在仔细审清题目、明确题干要求的基础上,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一、文体与文题。虽然题干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但考生首先要有文体意识。  相似文献   

18.
传统写作教学以审题立意、表达技巧等考点为纲,把作文的文题解析、写作突破视为备考的捷径。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近几年中考语文作文试题更多地引导考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完成特定的任务,回归了语文学习的本质。以202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作文题为例,关注情境意识,从学科认知、个体体验、交际实践三个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写作。  相似文献   

19.
[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____是____ ____ ____,是____说明:①从上面文题的两种形式中自选一种。②仔细斟酌,完成所选文题,并将完成后的作文题写在下页作文格的第一行内。③根据完成后的作文题写一篇六七百字的作文。④作文  相似文献   

20.
<正>【导语】半命题作文是与全命题作文相对而言的,即命题者在设计题目时,只给出一半,还有一半由写作者自由补充。由于半命题作文既有一定的限制,又能给写作者一定的选择空间,所以近年来愈来愈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而学生也很喜爱写这样的作文题,毕竟每个人的生活阅历、思想境界各不相同,大家都有一种自由写作、个性表达的愿望,而半命题作文正好契合了考生的这种心理。【文题再现】善良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一种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