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欣赏"以欣赏对象即作品为中心。从20世纪70年代接受美学的兴起发展开始,"文学接受"渐渐超越了"文学欣赏",为更多的文艺理论研究者所推崇。"文学接受"主张以读者为中心,特别重视对艺术接受过程中阅读主体再生产、再创造,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心理活动。如何让学生从"文学欣赏"转到"文学接受"呢?教师的"搭桥"工作十分重要。笔者以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例,解析语文教师应怎样提供条件,以激活学生有意义、有深度的文学接受活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文艺批评、接受美学和阅读学的原理,举例说明了阅读"文学好书"的一般人文价值和特殊心理疗愈效用;认为文学阅读推广,尤其是深入阅读"文学好书",是构建一个人"内心和谐"、一个家庭"文教氛围"乃至一个社会"终身学习习惯"和"文化素质教养"的重要精神文明举措,关系到一个时代的"和谐社会"建设乃至民众生活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3.
幼儿不断发展的认知能力和不断喷涌的想象力是能量无限的游戏"永动机",是趣味和快乐得以产生的心理源泉。具体到儿童文学阅读接受,幼儿文学可谓幼儿的一种想象游戏。其内在精神旨趣和价值趋向,就是建立在表层"快乐体验"基础上的游戏精神。在幼儿文学中,游戏精神往往具有两种形态:"无意思之意思"和"有意思之意思"。游戏精神在幼儿文学审美范畴里的表达,核心是文学性和教育性的多元融合,其游戏意味是复合、多元的。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全新的英美文学教学方式,网络环境下的"图像阅读"教学模式以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声情并茂的影视资料,一开始就对传统的"文本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了强烈的冲击,进而引发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它提高了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的兴趣和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但无形中却导致了英美文学课堂的"娱乐化"趋势,抹杀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品味细读的空间,亟需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5.
文学接受过程是较为复杂的过程,它是接受主体在文学文本中启动、强化、不断深入展现生命力的动态过程。本文试图用文学接受过程的有关理论从"从期待视野看琼瑶小说——琼瑶重视读者;从接受心理看琼瑶小说;从读者的接受动机看琼瑶小说"三个方面来探讨一下琼瑶小说。  相似文献   

6.
文学经典在当代中国语文-文学课程体系中实际处于"出场"却又被"悬置"的境地,其因在于"应试教育"的实践机制与"读图时代"的文化背景.将被悬置的文学经典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落到实处",实为迫切问题.文本"细读"的实践原则表述着阅读主体对阅读对象的心理亲近与行为接近,实则是读者与文本及作者三者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对话,也是促成文学经典进入当代世界与当代心灵的必由之路,它具有中华本土的悠远传统,古典"诗话"、"词话"及小说"评点"均为典范."对话性"课堂实践取代"独白型"课题模式,创设宽松而合理的课堂"对话情境",让不同的个性化认知形成意见交锋与交流,是文学经典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文本"细读"为基础的"对话性"模式,是文学经典教学的理想建构.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阅读"就是借助先进的新媒体和数字化技术进行阅读的方式。数字化的"后现代阅读"已成为21世纪文化浪潮中的先锋。"后现代阅读"的范式主要包括网络阅读、微博阅读、手机阅读和电子阅读器阅读等形式。基于"后现代阅读"范式,当下的文学教育应与时俱进,采用全新的教育机制与策略,建构适应"后现代阅读"时代的文学教育新理念,探讨契合"后现代阅读"的文学教育新模式,以便积极应对"后现代阅读"时代给文学教育带来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8.
怎样把学生领进那广阔而又充满美的文学天地,使他们表达得到自由,写下自己最想说的内心话?点燃"兴趣"的火炬,开启情感的空间;激活"思维"的灵魂,开启"想象"的空间;擦亮"阅读"的眼睛,开启感悟的空间。沉入作文的三维空间,定能让学生在文学这一舞台上舞出多采的舞姿。  相似文献   

9.
学习心向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心境、学习愿望等,学生拥有积极的学习心向,在学习古典诗歌时能处于"主动接受"的心理状态,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的效果也就比较好,它是有效学习至关重要的问题。"阅读中第一位的工作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心向,  相似文献   

10.
《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完成"语文"观向"文学"观的转换,其中培养"问题意识"的自觉是关键。"问题意识"自觉一方面指带着"问题意识"阅读作品的自觉,另一方面,指对普遍学术共识的自觉反省的意识,进行创造性阅读。以"问题意识"的自觉作为培养目标在强化课程的独立地位、人才培养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课改最初的浮光掠影到"回到文本"的教学理念,是语文教改的一个进步,但"解读文本"阅读观依然存在着阅读主体错位、阅读目的不明、阅读序列不清的问题。由哲学阐释学发展而来的"文学解释"阅读观可以明确阅读主体、阅读目的,并解决困扰语文教学中小、初、高的阅读序列问题,还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以真貌。  相似文献   

12.
弋丹阳 《文教资料》2010,(16):20-21
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是一部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它的"套盒结构"、开放式阅读空间、"时间零"的写作实践等,都具有后现代主义风格。尤其是第二人称的叙述方式,颠覆了传统小说的阅读习惯和接受惯性。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巨大的艺术魅力形成了二百余年绵延不绝的传播阅读史,是中国文学接受研究难得的对象,研究其接受面貌和规律成为有价值而又极富挑战的新领域。咏红诗是《红楼梦》接受反应形式之一,对于探究《红楼梦》的接受心理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认为咏红诗比较全面地体现了《红楼梦》阅读接受过程中的补恨心理和崇情心理。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转型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价值观念的变化,中国人的文学接受心理也发生了变化。文学接受者不再像从前那样,以国家民族关怀和崇高伟大体验为主要的阅读动机和心理期待。个人趣味成了文学接受状貌的主要决定因素。到文学中寻找日常与闲适,追寻时尚与流行。让缺失得到代偿、让伤痛得到抚慰,让感官得到刺激、让欲望得到释放,成了当今中国人文学接受心理的主要表现。这样的文学接受心理一定程度上流露出金钱为基础、消费做中介、享乐为目的的生活观、价值观,值得省思。  相似文献   

15.
该文对文学过程中作者与读者的关系、阅读接受的几个运行环节、读者的心理机制及由此引发的中国当代文学读者的一些问题作了括约的分析,并以此证明文学始终是在多元状态中衍进的。  相似文献   

16.
语文阅读中的期待视野与期待遇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待视野”又称“期待视界”.是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姚斯在《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在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住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现代图式理论中的‘图式’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巴特莱特提出来的.他认为图式是一个人用于同化新信息和引起信息回忆的现有知识,作者注)。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就叫期待视野。在具体的文学阅读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中,如何将"导"、"写"、"评"三者和谐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堂文学教学与课外文学阅读指导全效学习方案落到实处,这是老师们煞费心思的问题。因为"导"是"写"的指导,"评"是"写"的反馈。下面我就自己在文学教育教改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谈一谈。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中,如何将"导"、"写"、"评"三者和谐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堂文学教学与课外文学阅读指导全效学习方案落到实处,这是老师们煞费心思的问题。因为"导"是"写"的指导,"评"是"写"的反馈。下面我就自己在文学教育教改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谈一谈。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的文学接受理论,将文学理论形态转向以关注读者为中心,文学阅读成为开放性的、创造性的接受阅读.根据文学接受理论,结合现阶段新课改形势和教学实践,应该关注现代中学生的文学阅读与文学接受,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文学阅读和文学接受权利,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文学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结合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的形成与变化的理论,认为只有广泛深入地积累语文、生活知识,大量、反复地阅读经典名著来构建完善的认知心理结构、审美心理结构,才能培养学生文学阅读鉴赏能力,逐步提高其鉴赏水平。一方面落实新大纲的相关要求,一方面纠正一些传统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