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用田野调查法对侗族"舞春牛"文化生态的环境、变迁历程及体育价值等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侗族"舞春牛"是侗族立春时节的民俗活动,是侗族宗教思想、生活方式、农耕文化和民族特性的历史沉淀,是一种亚体育文化形态的活动形式.侗族"舞春牛"的文化生态变迁,是侗族地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历史缩影.侗族"舞春牛"具有健身价值、教育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其发展与国家的民族政策、文化政策、体育政策等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回族体育文化进行研究。认为:宁夏回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健身养生性、信仰代偿和艺术美学等社会文化价值。在我国和谐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宁夏回族传统体育文化将以生态和谐为主轴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3.
运用田野调查法等,对越地的民俗体育活动进行整理,探讨越地民俗体育的特点及基本特征。主要结论:越地民俗体育主要存在于节日节庆活动、生活生产、信仰祭祀等活动中,具有明显的依附性、传承性、功能性和地域性特征,并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建议:加强对民俗体育的保护与开发,强化民俗体育的社会性,注重民俗体育活动人才的培养,合理利用外部条件,充分发挥民俗体育的作用,推进越地民俗体育的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卢涛 《精武》2012,(6):85-86,88
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形成过程中的文化成因进行研究。认为:人类早期的身体活动,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形成的雏形;而地理环境的不同影响了各个地区的文化产生了差异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明显地域文化特征的民族风俗习惯、原始信仰等文化观念与原始的身体活动相互融合,共同促进了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体育的形成;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哲学也引领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追求;尤其在体育全球化的今天,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该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5.
节庆体育文化作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严峻挑战中,失去了价值依托,丧失了信仰支撑,极大地制约了节庆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传承节庆体育文化,创新开展模式势在必行。要将信仰回归到节庆日中,使原生态的乡土文化气息得以传承;以人为本,依据不同人群的年龄特征、需求和节庆日特色对节庆体育活动进行类化参与、类化开展,创新开展模式,让各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宝和精神财富永葆内涵并得以延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法及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相关理论,剖析了闽台民俗体育与民间信仰的关系。研究认为:闽台民间信仰对闽台民俗体育的形成和发展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民间信仰与体育之间产生了相互渗透的现象,在民间信仰活动中,包含着许多民俗体育的内容,而民俗体育活动内容又渗透着民间信仰的色彩以及民间信仰观念;它们间的关系是我们正确认识闽台文化亲缘性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全民健身理念下,挖掘忻州挑椅舞的体育文化价值是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途径.文章结合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等方法,对忻州挑椅舞的起源、表演形式、体育文化价值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忻州挑椅舞是一项集音乐、技艺性、表演于一体的民间舞蹈项目,它源于古代兵戎文化,依附于敬神祈福、节庆民俗活动,具有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强健身心、推动体育旅游发展、丰富全民健身活动等价值.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珪塘村原生态村落体育"三公下水操"的活动源起、活动过程、变迁历程及价值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三公下水操"是叶氏族人为了纪念南宋左丞相陆秀夫背帝跳海及叶氏先祖保家卫国等事件而开展的村落民俗活动;发展变迁历程体现为文革前的传承期、文革期间的搁置期、文革后的修复期、当前的繁荣期四个阶段;传承中所体现的体育价值有宗族文化认同价值、情感表达及心理慰藉价值、身心兼修的健身价值、当代体育的有益补充价值、特殊的社会教育价值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体育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前人界定的我国体育概念分析,认为:我国的体育就是为更好地实现运动价值,而不断提高或展现运动水平的文化活动."为更好地实现运动价值,而不断提高或展现运动水平"则是体育的本质内涵,是体育手段发展的总体要求,也是体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也是体育能够有独自研究对象而独立存在并能够成为科学的关键所在.体育是文化活动,是把思想、习惯、道德、智慧、意志、知识、技术等运动化,并使其通过不断提高和展现运动水平表达出来的一种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0.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综述等方法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精神信仰价值、道德伦理教育价值、健身和娱乐价值、经济价值等。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影响因素量表,提供可供参考的影响因素体系,指导民俗体育的实践,推进民俗体育的现代化发展,形成探索民俗体育发展的共识、方法。建立SEM模型,并经过多次修正,判断影响因素的合理性、科学性,得出:民俗体育的"活动形式"是影响其现代化发展的首要因素;引导"管理者认知",推进"项目价值探索",赢取"学校支持";"源自于民间-发展于高校-回馈于社会"——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民俗体育"软着陆";回归身体价值本质探索民俗体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以个案考察的研究方式,对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个乡镇进行考察,推演出城镇化背景下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发现,城镇化与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的,要发挥其积极的作用,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即变民俗体育“无意识传承”为“有意识传承”;同时,也要调整管理者的行为理性,即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动态平衡,让民俗体育始终在服务于社会中去寻求自身发展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13.
从村落民俗体育的视角,运用民俗学和体育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村落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活动所蕴涵的体育本质问题.通过对两个案例的分析,探寻村落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类民俗体育资源问题.认为村落社会广泛存在的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类活动蕴涵着丰富的原生态民俗体育内容,是提炼村落民俗体育活动的资源宝库.当前,发展村落体育的重点不是如何推动全体村民接受现代体育,而是在于努力提炼村落民俗文化活动中所蕴涵的民俗体育活动内容,并结合村落的民俗文化活动来推动村落体育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走出村落体育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陈宝生部长强调,要推进“四个回归”,特别指出对大学生要合理地“增负”这一热点问题,结合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通过调查研究、逻辑分析,对当前大学生合理“增负”的内涵以及高校体育在合理“增负”背景下增什么负、如何“增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提出了当前背景下高校体育合理“增负”的建议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实证法以及民俗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学的相关理论,全面、系统、深入地考察闽台民俗体育项目——"中元抢孤"的产生、发展、演变以及对民众、社会的渗透和影响,促进具有地域性、亲缘性的闽台民俗体育重焕光彩。研究认为:闽台民俗体育与原始宗教、信仰有密切的关系;民俗体育是剖析现代体育起源和发展各阶段诸形态的活化石,是挖掘和创造新的体育项目和形式的源泉;"中元抢孤"折射出闽台密切的亲缘性和史缘性;"中元抢孤"要进行改造、规范、合理继承才能得以延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旻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3):274-276
在党的十六大上,社会和谐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内容而提出,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课程改革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并且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从根本上取决于广大教师的实践.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作为体育课程的实施者,体育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应当自觉更新,树立与新课程相一致的新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等方法,对民俗体育的内涵进行界定,并进一步归纳出中国民俗体育的特点:民俗性和地域性、阶段性和继承性、生活性和融合性;在总结了其愉悦生活,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等功能的基础上,试图对现代民俗体育的发展方向及开发价值进行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自编体育用品国际会展满意度量表就第十三届和第十四届国际会展参展满意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采用IPA分析方法对第十四届中国(晋江)鞋博会进行实证性分析。结果表明:展馆人员服务质量、会展主办方服务质量、相关服务质量、展馆设施以及周边配套设施5个维度33个指标构成体育用品国际会展参展满意度测量量表,且量表有良好的信度、效度;体育用品国际会展参展企业对展馆服务人员的质量、展馆内的硬件设施满意度相对较高,是会展主办方应该继续保持的发展优势;展馆周边的配套硬件设施相对较低,是今后政府部门应该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体育运动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活动项目之一,其历史地位和作用都非常重要。而对于体育中的民俗体育文化来讲,其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很多民众对于这种体育文化没有一种自觉的保护和传承的态度,再加上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完善,导致了这些文化的发展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很多的商业公司将民俗的体育文化作为增加自己商业经济效益的噱头,只注重挖掘其经济方面的价值,忽视了其文化方面的价值以及人文方面的价值。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制定相关的政策来保护民俗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