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曾教过一个姓付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平时作业懒得做,考试也从未及格过,每次都是三四十分,可能因为成绩的原因,该生平时话语不多。有一次学校要举行篮球赛,就在比赛前几天,付某找到班主任,涨红着脸递上一张8K大纸,班主任觉得奇怪,拿起来一看,正面写着对本班各个球员的特点分析、位置建议  相似文献   

2.
微格情境这节课学习《分数的认识》。张老师让学生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用对折法一次一次对折等分,然后让学生说说哪个是1/2、1/4、1/8、1/16……这个练习做完了,一个叫张平的男孩举手发问:“老师,要是把这长方形纸3等分、5等分、7等分、9等分,该怎么折呀?”张老师说:“3等分、5等分、7等分、9等分,用折纸法等分不准确,只能用尺子量。”“是吗?……”张平皱着双眉坐下了。张老师接着让学生们做第二个练习: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纸片,用对折法把圆2等分、4等分、8等分……学生们认真地操作着。张老师在桌间巡视,发现张…  相似文献   

3.
其实,更重要的问题是:这张纸是做什么用的?它有哪些功能?又有哪些特征?在美国中小学听了100多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张纸”。上课开始,第一件事,往往是教师给学生发一张或多张纸,接下来的整个一堂课,就是围绕这张纸来展开。学生课桌上,教师的讲台(也是教师的办公桌)上,窗台上,矮柜上,到处都是学生已用过、正在用或将要用的“纸”。通常,中国来的校长和教师第一反应就是:这该用多少纸呀。果然我们在办公室和走廊上发现了堆成小山似的打印纸,这么多的纸我们一般的学校大概要用几年。后来我向美国同行打听,才知道在美国,纸张比在中国便宜很多,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  相似文献   

4.
惜墨如金     
惜墨如金原指作画时用墨先淡后浓,后来泛指写字、作画、作文不轻易下笔,力求精炼。这个成语来源于明人陶宗义《南村辍耕录·八·写山水诀》: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纸上有许多滋处,李成惜墨如金是也。这便是惜墨如金的  相似文献   

5.
上期问题答案普通书籍用纸,一张纸的厚度通常不到0.1毫米。这么薄的纸,其厚度确实无法用尺子直接度量。不能直接度量的东西,我们可以想办法间接度量嘛。一张纸的厚度虽然不到0.1毫米,但是几百张纸的厚度加在一起就有几十毫米了,不就可以用尺子直接度量了吗?随便找一本厚一点的书,肯定会有好几百页,你就可以用尺子量一量这几百张纸有多厚了。当然,要知道一张纸有多厚,测量之后还要做一个小数的除法。例如,一本489页的书,厚度是22毫米。按每两页一张纸计,也就是245(近似值)张纸共厚22毫米,所以,每张纸的厚度…  相似文献   

6.
在选择这个课程题目时,我颇费了一番心思:纸趣、纸艺、纸立体,哪个更好一些呢?最后,我选定了“纸造型”。纸造型,顾名思义就是用纸来进行造型,如果在百度搜一搜,会出现很多工艺美术范畴的立体构成的作品,作品多呈现创意、精美、抽象的当代艺术风格。“当代艺术”创新、大胆、追求个性,在小学美术课程里很少涉及到这类教学内容,这也是我选择这个课程和题目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余飞 《今日教育》2006,(7S):53-53
在师范学校做了多年班主任,每送走一届学生.我的办公桌抽屉里就会多一些意义非凡的A4纸。别小看这一张张纸,它是我与学生相处的见证,更是学生成长的记录单,也是我管理班级的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8.
所谓"视角",就是指反映客观事物特征的某个侧面,也就是看问题的着眼点。任何事物,就其特征而言,往往是一个立体的、多侧面的网络结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充满哲理的名言,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面积单位换算时,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在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纸上可以切出多少个边长1厘米的小方格?教学时觉得这道题很简单,所以当学生说出答案是100后,我以为所有的学生都理解了题意,也就没有过多的讲解。  相似文献   

10.
小学高年级自然课中《凸透镜》、《眼睛的科学》、《近视眼的形成与预防》等课目中,都要利用凸透镜教学。在实验过程中,蜡烛和凸透镜常须移动,单凭眼睛估测它们旋转的远近、角度进行调节,没有多大的准确性。或者蜡烛火焰、凸透镜、纸屏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凸透镜成像没有正射到纸屏上;或者远近距离不当,导致投影不清晰;或者凸透镜平面与纸屏平面不平行,成像也不能投射到纸屏上。由于会出现以上情况,以致须多次调整,使操作不便,耽误教学时间,影响教学效果。于是我根据课文中介绍的原理和方法,设计制作了一个教具,使上述三个教具组合成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1.
臧旭辉 《早期教育》2006,(2):30-32,F0003
、毛写亩 万良毫笔 羊毫笔 鸡毫笔 手卷(花鸟画) 尸势一、命 界育 纸沉 住这 得用 压有 要只 中国画用的画具被称为 文房四宝 中国画的毛笔, 有羊毫(白色是羊毫毛)、 狼毫(棕色是狼毫毛)、 兼毫(羊毫毛和狼毫毛的混合) 毛笔有大小粗细的不同。 墨锭在砚台上加水磨出墨汁, 也有瓶装的墨汁。 有宣纸、皮纸、绢, 分生和熟两种。 生纸遇水会渗化, 熟纸不会。 在生纸、生绢上画写意画, 在熟纸、熟绢上画工笔画。 磨墨锭用。有石块做的,如端砚; 有泥砖做的,如陈泥砚。 装裱过的中国画好看又好布置 三分画七分裱 洲 装裱好的画有: 卷轴:又叫…  相似文献   

12.
一部作品该分多少章、回、折、出,一篇作品该分多少节、段,一组同题作品该写或该收多少篇、首,这好像是一个怪问题.作品数量结构的确定,似乎没有也不应该有什么特殊  相似文献   

13.
正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历来是文人骚客流连忘返、文思泉涌的地方。在苏轼吟咏庐山的二十多篇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就是这首《题西林壁》。这首诗的产生也绝非偶然。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我国画家都赞同“胸有成竹”的比喻说法。西洋画家要是听见这个说法,料想也会赞同。整幅纸或布是个小天地,要在这上边画上几竿或几丛竹子,必得先在胸中有个准确的数,远近疏密,枝叶位置,考虑得越周妥越好。画竹子当然要像竹子,可是你为什么不画别的东西而画竹子呢?必然是你从这几竿或几丛竹子中见到了难以言传而可以笔达的精妙的东西。该怎么下笔才能够真正表现那自得的精妙的东西,考虑得着实妥贴,有根有据,也就可以称为“胸有成竹”。不知其然未必竟能然,因为知其然是心思活动的产物,竟能然是手腕运  相似文献   

15.
何宗样 《学语文》2006,(3):28-28
对于同一道题目,有的人理解得深,有的人理解得浅,有的人解决得多,有的人解决得少,为了区分这些情况。高考实行懂多少知识给多少分的评分办法,叫做“分段评分”解答高考中的解答题,除了要掌握知识外,还要把知识组织为一个和谐的逻辑结构,而这是比较难把握分寸的。因此,至今仍是“踩点给分”——踩上要考查的知识点就给分,踩得多就多给分。  相似文献   

16.
师: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心中会产生什么疑问?生:鱼是在水中生活的,怎么会游到纸上呢?生:纸上没有水,鱼到了纸上不会死吗?怎么还会游呢?生:是谁让鱼游到纸上呢?师:是啊,是谁让鱼游到了纸上?鱼怎样游到纸上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点评:设疑导入,一举两得:既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进行了审题训练,花时不多,效果很好。师:请同学们迅速默读课文,想想:是谁让鱼游到了纸上?生:是一位青年。师:这是一位什么样的青年呢?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第三、四节,想想哪个词语最能概括青年的特点。生:举止特别。师…  相似文献   

17.
防盗纸     
我想发明一种防盗纸,这种纸不会撕破,也不会被烧破。把这张纸贴到门上、窗上,如果小偷一碰门窗,门上的纸就会发出响亮的警报声.值如果是亲朋好友来的话,它就会发出优美的音乐声。防盗纸@黄燕晨!314500$浙江省桐多市第二实验小学201班  相似文献   

18.
<正>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确,无论是横看成岭,还是纵观成峰,都是美的。同样,议论文在展开议论时也有"纵""横"之分,各具无穷魅力。横向展开,清晰全面横向展开议论,就是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分别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述,这是一种并列式的论证结构,即并列地组织若干分论点或论据。这种议论方式往往能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  相似文献   

19.
卢尘逸  阳春 《初中生》2005,(10):8-11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域发生8.9级地震,并引 发海啸,波及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国家。大约有15万多人在海啸中 丧生或失踪。灾情发生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伸出关爱 之手,与自爱的灾区人民一道,共同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这 充分说明,灾难没有远近之分,爱心无国界!  相似文献   

20.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说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见的景观也大不一样.比如高一数学期中试卷上有这样一道试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