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0,(82):11-12
高考一直是我们国家选拔人才的核心制度,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模式和高考制度也一直在改革中。从2013年开始,江西实行了高考分类考试制度这一重大改革,首次实行本科、高职(专科)分类考试,实行单报本科、单报高职、兼报本科及专科考试方案。在语文、数学、外语、综合科目之外增加了技术科目。分类考试有很多优势之处,但随着分类考试改革的开展时间,一些问题也会逐渐显露出来,文章就对这7年的分类考试发展的状况进行一个分析,分析它的有利之处以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高考制度改革是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为了适应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教育方式的转变,教育部推出了高考科目设置改革、高考内容改革、高考形式改革、录取方式改革等四项高考改革方案。作为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一部分,2005年广西首次试行了“3+理科综合/文科综合”的高考改革,理科综合为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综合,总分300分,其中物理占40%、化学占36%、生物占24%,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高考方案为全新的"3+X+1"模式,以"三个有利于"为指导,坚持平稳过渡,体现新课程理念,呈现了强化素质考查、促进课程改革、强化素质教育以及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点。考试科目的改革、高考命题的创新是高考改革的"初级阶段",多元评价、自主招生,将是高考制度改革的最终追求。  相似文献   

4.
陈泓 《历史学习》2001,(11):34-35
“3 综合”考试是高考制度的重要改革,“高考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探索更加有利于高校鉴别和选拔能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的优秀学生的途径和方法,综合科目考试有利于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选拔”。分析科综合考试的特点及导向,并改进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以适应高考改革要求。  相似文献   

5.
高考制度本身本是一个相对公平的舞台,但由于考试科目设置不合理、考试方式单一,再加上加分制度有失公允等原因,使高考变成一个不公平的“竞技场”。解决高考的不公平性,首先应在考试科目、录取分数设置上,做到与高等院校的专业要求相适应,增强高考科目的区分性和针对性,增加技术、通用等科目的测试;其次,创新高考模式,逐步建立“三维一体”的综合评价方式;再次,加大监察力度,确保高考录取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平性,还高考制度本身的纯洁。  相似文献   

6.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改革考试科目设置。这种新高考制度已颁布实施五年,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教育开展如何,值得关注和思考。本文就新高考背景下生涯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考试命题的形式也逐渐从统一化命题走向多省市的自主化命题,命题的范围也逐渐从单一科目的知识考查走向综合科目知识的考查。因此,研究新形式下的高考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课题,充分分析高考试题的特点无疑也是在备战高考复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本文结合2004年全国高考试题中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谈谈今后化学实验部分复习中一些想法,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考制度面临着高校招生自主权难以落实、考生专业性向未受重视、一次考试机会偶然性大等主要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高考制度必须改革过度统一的科目设置和权重设置,充分尊重考生不同学科能力的个体差异,充分尊重高校不同专业的选拔要求。在高考的统一框架下,考试科目设置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国家统一设定必考科目和各科目权重范围,由高校自主设置各专业的选考科目和各科目具体权重,由考生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和相应专业。将原始分数线性转换之后,依据各科目权重合成各专业总分。高校依据各专业的总分顺序和考生的志愿顺序录取新生。高考改革的关键是,坚持高考统一性和差异性相平衡原则,通过高考科目设置和权重设置,测量考生的专业性向,使考生根据学科优势选择适合自身专业性向的专业,高校按照专业特点录取相应专业性向的考生。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考社会化考试改革的论题提出已久,但目前来看,改革主要还是停留在考试科目组成、科目分值、考试次数等方面的调整上,这与招考分离、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招考社会化改革还有较大距离。高考社会化不仅可以使中学教育摆脱高考桎梏,还可以促进高校特色选才和分类发展。高考社会化改革可以从报考走向社会化、考试机构走向社会化和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三个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10.
1998年,教育部提出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基本思想,重点对考试内容、考试科目、考试次数和录取方式进行了改革;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又明确指出:“改革高考制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这充分说明,高考改革是高校招生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1.
纵观高考建制70年的政策演变,其大致历经了统招方向的确定、遭遇否定并中断、恢复与科学化探索以及建立新高考体系四个发展阶段。由于高考制度内外部关系的复杂性,高考改革主要遵循三大逻辑,即:以满足“多维需求”为导向的适应性改革逻辑、以注重“积小变大”为策略的渐进式改革逻辑和以坚持“实事求是”为原则的稳中求变改革逻辑。从高考政策的演变特征来看,演变动力实现了由政治主导到多元利益博弈的转变,演变取向完成了由追求效率与科学到强调公平与质量的转向,演变路径基本以由试点试验到全面铺开为主。基于我国新时代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未来的高考政策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一是综合评价招生将成为高校招生主渠道;二是高考指挥棒将转向引导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三是高考制度体系将趋于相对成熟与稳定;四是高考改革将注重构建高质量人才选拔体系。  相似文献   

12.
70年来,我国高考科目设置经历了“共同必考科目”模式、“二元分科”模式、“文六理七”模式、“3+2”模式、“3+X”模式及其变式、“3+3”与“3+1+2”模式的更迭,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目变革道路。总体上,我国高考科目设置与时俱进地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相适应,但却始终未能引导高中走出应试主义的怪圈,难以满足高校的实际需求。未来,相关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明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定位与功能,协同推进高考科目设置与内容改革,不断完善选考科目设置与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3.
高考改革是一个争论纷繁的话题,但其改革的步伐从未间断:从考试科目、命题方式、招生方式到招生体制;另一方面,高考的改革由于历史的依赖、传统的依赖以及社会公平的诉求这三个方面的制约,始终在统一考试、分数至上这一"黄金标准"下悄然而为。高考改革如何在改革中坚守教育公平?途径有二:一是坚持统一高考,一是坚持招生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高考的公平性是保证其制度正当性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高考改革决策及其绩效反馈始终考量的一个核心指标.开展高考公平指数测评研究,是改革和完善高考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研究提出了高考公平性评价的量化分析框架及其指标体系,并以湖南省为对象进行高考公平指数测评的实证研究,试图为高考制度改革和完善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科学的参照.本研究认为需进一步加强高考公平性评价的科学化研究,并建议将高考公平指数监测制度化.  相似文献   

15.
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个省区2007年新高考在实行的第一年取得了成功,新高考方案各具特色。江苏省2008年的高考方案已经公布,此方案又不同于前四者。新高考既是1999年高考改革的继续,又是以考试内容改革为核心的综合改革。新高考方案突出了综合性,增强了针对性,地方特色鲜明,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广东省高职类招生考试制度调查发现,一次性集中考试存在不公平,专业实操考试的科学性、完善性有待提高.其改进措施是:明确高考改革的价值选择;建立多元化的入学标准;实行招考分离,简化招生事务;进一步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  相似文献   

17.
高考改革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考考试模式与招生体制成为研究的热点。实行高考社会化业已达成一定共识,应成为高考改革主流。论文拟从理论与操作两个层面,分别论述社会化的考试机构介入高考的可行性以及初步实施设想,同时对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实质性推动高考改革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陈斌 《考试研究》2012,(5):34-41
中国台湾与大陆均于20世纪50年代走上了大学入学统一考试的道路。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台湾开始探寻大学入学制度改革。本文主要分析和介绍台湾实施多元入学方案的发展历程、实施情况与改革成效,着重分析台湾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改革的内容及对其成效的评价,并提出对大陆高考改革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Designing and reforming the subjects o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ased on the new curriculum, are the focal point and also the most difficult aspect of entrance exam reform. The entrance exam subject programs instituted in more than ten "subject reform" regions in China, including the provinces of Shandong, Ningxia, Guangdong, Hainan, and Jiangsu, each posses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Each has also given rise to a number of issues that urgently require resolution. In examining the present trend toward the entrance exam subject reforms characteristic of a developed country,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the new pursuit of China's programs to design subjects for the entrance exam should be to reinforce opportunities to choose subjects, advocate both unific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maintain a certain level of subject coverage, emphasize overall quality appraisal, implement categorized and ranked tests, and pursue fairness and accuracy.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外高考改革的趋势与特点主要表现在:重视国情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影响、统一考试与高校自主招生的结合、考试机会及考试形式的增多、录取标准综合化、考试本身的完善、相关配套机制与政策的保障等。本文试图勾画出国外高考改革的总体趋势,为我国高考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