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川教育》2010,(4):M0002-M0002
张军,女,43岁,中共党员.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副局长、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校长、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人物奖获得者。以勤政务实、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在业界倍受瞩目.她积极探索初中学校办学的特点与规律,以“文化养校”的办学发展思路提升学校品质。构建以“和悦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文化,追求师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实现师生教学、学习、交往、  相似文献   

2.
自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目前我校开没的校本选修课已超过一百二十门之多,突娃了学校个性化特色化的办学特色,体现了学校“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3.
吉庆燕 《中小学德育》2020,(5):F0004-F0004
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新雅小学(原云峰小学)是一所于2015年9月正式开办的全日制公办小学。学校以“善德求新雅正至善”为办学理念,建构了“新雅教育”特色文化体系,全面实施“新雅德育、新雅课程、新雅课堂、新雅管理、新雅家校、新雅环境”六大办学策略,致力培育“求真创新、德高气雅的新时代君子”,努力办好一所既传承优秀文化又放眼世界未来的“在云端奔跑”的现代化智慧学校。2018年4月,学校以办学特色文化更名为“新雅小学”。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2021,(4):F0003-F0003
苏州市相城区蠡口中学创办于1958年,秉承“和合”校训以及“教学和融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以“和合”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学校是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学校、江苏省美育课程基地学校、江苏省二星级智慧校园。  相似文献   

5.
黄炜 《中小学管理》2023,(11):38-40
为破解办学困境,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云山学校以“多彩云山”办学理念为引领,探索学校整体变革的校本化路径。一是凝聚众智确立办学理念,依托“人人表达”和多元主体议事决策机制,将办学愿景植入师生心中,引领师生同向同行;二是在构建“育彩”全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劳动课程、德育课程、研学实践课程等特色课程,在满足学生多元成长需求的同时提升了办学品质;三是通过专业引领,以高质量教师队伍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促进“三个”(学生、教师、学校)发展。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佳木斯市第十六中学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依法从教、以质兴校、管理创新、办咱百姓满意的学校”的办学理念,加强了制度建设,规范了办学行为,促进了“三个”发展.  相似文献   

7.
琼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海南省市县一级职业学校,学校以“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办学理念,倡导“以长求稳、以短求活、长短互补、不拘一格”的办学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在办学体剖、办学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等方面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大大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琼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海南省市县一级职业学校,学校以“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办学理念,倡导“以长求稳、以短求活、长短互补、不拘一格”的办学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在办学体剖、办学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等方面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大大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正>农村学校高品质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发扬地方文化优势、凸显学校文化特色,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育人体系,为学校办学提质增效,从而助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江苏省溧阳市南渡中心小学(简称“南小”)为例,学校以“乐渡教育”为办学特色,将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建设学校高品质课程项目,开发了主题为“乡土与世界”的儿童乐渡课程。课程以“乡土”与“世界”两条线索贯穿始终,构建“新乡土”“新世界”“新融通”的课程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0.
办学特色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对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育人质量的提高以及学校竞争力的增强,都有支撑作用。为此,每所学校都在审视着自己学校的发展轨迹,努力把握属于学校的机遇,即如何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建构起校本课程体系。江苏省吴江市庙港实验小学正是循着课程这一教育的“根”,在实践中将“自主教育”这一办学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11.
校本课程是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特色为目的,利用校内外现有条件和可挖掘的资源而研制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基于以上认识,学校围绕“适应学生个别需要,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发展”的办学宗旨,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基于对“校本”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着重追求三方面的价值,即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特色办学。  相似文献   

13.
《现代特殊教育》2023,(3):F0002-F0002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竹香学校创办于2016年,为福田区教育局下属九年一贯制培智学校,承担区内孤独症、智障和脑瘫儿童的义务教育。学校以“幸福特教”为办学理念,秉持“守正、砺节、奉公、拥和”的竹香精神,追求教育幸福、家庭幸福,赢得家长、社会的普遍赞誉。学校围绕“幸福特教”办学理念,着力构建“教师课程+家长课程+学生课程”的多维课程体系。家长课程以“惠欣家长学校”和“幸福讲堂”为载体,以国学、中医、教育为课程主要内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进良好家风建设,提升家庭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4.
张帆 《中国德育》2004,(5):55-57
特色是学校的某种特殊性或个性在办学过程中的体现,特色学校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具有显著育人效益的学校。一般以“追求创新、追求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实践优质教育,发展优秀个性”为办学目标,以“主动学习、不断创新”为办学精神,以“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为办学途  相似文献   

15.
"以生为本"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正确理解“以生为本”办学理念的内涵 什么是高校工作中的“以生为本”?“以生为本”就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以学生的成才、全面发展为根本。这就是学校办学的根本指导方针,其直接指向“为什么办学,如何办学和为谁办学”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顺义区仁和中学自1971年建校以来,始终是一所地处农村的普通学校,40年来虽几经改革,但收效甚微.2005年9月,仁和中学和顺义一中联合办学,初步形成了“德育为先,育人为本,课程领导”的办学思想.我们在课程上做足文章,紧紧围绕课程改革,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全面实施富有区域特色的地方课程,挖掘适应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7.
李建华 《教师》2013,(36):13-16
“重”校本课程,“轻”国家课程,主要是从办学特色的角度来强调校本课程的重要性。“重”和“轻”只是反映对课程的认识层面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策略,国家、地方、校本三种课程在学校并存,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设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样就为学校特色的形成,学生不同兴趣、个性和特长的发挥留下了空间.把握好办学的分寸与尺度,充分认识校本课程的价值并作好校本课程这篇文章,使校本课程成为学校长期开设的特色课程,成为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载体。  相似文献   

18.
《小学自然教学》2010,(4):F0003-F0003
无锡市羊尖实验小学地处无锡锡山东区热土。学校以“面向未来,着眼素质,全面发展,办出特色”为办学指导思想,以“慧师以教,涵治以学”为办学理念,以“阳光每天。快乐成长”为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严格执行教育法规,切实推进课程改革。立足新起点,审视新问题,探求新思路,学校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开发实施特色课程,积极构建现代学校文化。近年来,学校办学品位不断提高,社会声誉日益提升。  相似文献   

19.
宜都市职教中心遵循“德育为首、技能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原则,坚持“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的基本方略,奉行“学校的一切工作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面对中职降温、普高升温、大学扩招、教育改革等多重压力,立足服务经济,更新办学理念,果断调整办学思路,充分挖掘办学潜力,招生规模、教学质量、就业安置“三管”齐下,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重点职业学校、湖北省首批“512工程”合格学校、宜昌市“名牌学校”、宜都市“文明单位”等殊荣。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激发集团化学校办学活力,推动集团化学校高质量发展,南昌大学附属小学通过管理上的引领与指导、教研上的牵头与协商、资源上的整合与辐射,探索“核心理念共循,学校文化各美其美”“教育教学共研,学校课程丰富多彩”“办学资源共享,集团品牌持续生长”的内涵发展之路,形成了新时期集团化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