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时至今日,那种“满堂灌”式、独白式的课堂教学,逐渐为人们所摒弃,让学生自己提问的自主性课堂教学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但目前语文阅读课堂上学生“不问”“怕问”“不会问”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新课标教学理念格格不入。因此,教师“导问”,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应成为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注重引导——以身示范。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要求学生提问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成为局外人,应该以身示范,适时的提出问题。课前提出问题,示范性较强;在学生提问时抛出问题,则真正成为了提问的参与者,给学…  相似文献   

2.
时至今日,那种“满堂灌”式、独白式的课堂教学,逐渐为人们所摒弃,让学生自己提问的自主性课堂教学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但目前语文阅读课堂上学生“不问”“怕问”“不会问”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新课标教学理念格格不入。因此,教师“导问”,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应成为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敢于提问,要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疑虑,让学生大胆地提问,毫无顾忌地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争议处""自相矛盾处""课文题目处"等方面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相似文献   

4.
李娟 《安徽教育论坛》2004,(1):54-54,46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有创新,才会有发展”。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质疑的方式有:向书本问、向老师问、向学生问。明确提问不仅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5.
正如古人所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意识是学习的起点,是主动探究的动力。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不知怎样让学生生成问题,有些人甚至不敢让学生大胆提问(特别是在公开课上);一些教师虽然也让学生提问,但问归问,教归教,教与学不相统一,并且在问的过程中又忽视指导,使学生提问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质疑的兴趣和勇气。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育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大胆质疑、善于质疑。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问”。新课程要求教师从教中解放出来,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张“对话”式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互动。因此,老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互动过程不可避免。创新教育提出要把数学教师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质疑,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逐步培养学生敢问、好问、会问、善问的良好习惯。一、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问俗话说得好“: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学”起源于问“”,  相似文献   

8.
让学生敢『问』、敢『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可见,问“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探究的开始。只有当一个学生有问题时,它的思维才得到激活,才开始对知识产生探究。可见,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既满足于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养成质疑好问的习惯,又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质疑争论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拓展学生思维,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一、创造条件,让学生爱问要让学生爱问,教师就要改变传统一讲到底的教法。假如教师总是向学生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教师用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不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学生就是有问题也没时间问,学生最多也只能是  相似文献   

9.
“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语文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语文王国里邀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  相似文献   

10.
一、质疑问难式参与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针对新旧知识的结合处巧妙设疑,能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冲突转入问题的探讨。质疑就是积极地保持和强化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因此,教师要留给充分思考时间,让他们去理解知识,产生种种疑点,并鼓励、启发,引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有疑即问,不懂就问,保持质疑积极性。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学生提出问题:要在操场上画一个足够大的圆,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1.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待问”。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质疑提问,培养学生“善问”的习惯。因为“疑”是思之始,是学之端。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要“善待问” 该如何做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学生学习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有提问的机会;要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让他们会问。  相似文献   

13.
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概括了解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提问;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善于提问;适时地进行科学评价,要学生乐于提问。  相似文献   

14.
张鸿 《云南教育》2004,(11):23-24
课堂教学离不开“问”,这个“问”在课堂上表现为老师向学生提问和学生自己主动的发问、质疑。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只设计课堂提问,而忽视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发现真知。为实施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教师除了精心设计提问,还必须设计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王巧利 《考试周刊》2012,(72):50-50
什么是质疑精神呢?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常常看到这种现象,讲授之后教师问学生:“对刚刚讲的知识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通常都没什么问题,这里的“问”纯粹是走过场。没任何意义。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我们的课堂提问是师生互问、生生互问,让学生在质疑、交流、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养成好问,善问,有创见地问的良好习惯,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何有效诱导?他认为一重提问,二重指点。问缘于疑,发问即质疑;要问有道,须疑有方。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思路,压抑课堂气氛;提问得法,则可以开阔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教师的指点表现在答学生问的“导”,即释疑解惑的过程。对学生所问,无论是否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常用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深度学习,教师就必须在课堂提问上下功夫,精心设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一、走出课堂提问的误区过去,许多教师习惯采用“讲授法”,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现在,大多采用“以问代讲、以问代练”的教学方式,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其一,“乒乓式”提问多,“大问题”提问少。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非常琐碎,缺乏思维含量。一问一答的多,学生独立思考的少。  相似文献   

18.
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概括了解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提问;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善于提问;适时地进行科学评价,要学生乐于提问.  相似文献   

19.
一、以提问式教学代替启发式教学有些教师把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两者简单地等同起来,认为“问”就是“启发”,导致课堂教学“满堂问”,过多地提出没有思维价值的简单问题。诸如,一些“对不对”,“是不是”等,造成满堂课尽是学生震天价响的“回音”;或者连珠炮似地发问,一问未了又是一问,一问刚完再来一问,使学生应接不暇、浅尝辄止。提问式教学是贯彻启发式原则的有效途径,但不能片面地把提问式教学等同于启发式教  相似文献   

20.
问题是让人探究数学规律的根本动力,教师要让学生具备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营造适合学生提问的氛围,创设开放的、学生可自由提问的情境;要引导学生沿着问题的诞生路径思考,站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提问;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传授恰当的提问技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明白何时质疑、怎么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