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房子想必就是这样的白房子.蓝屋顶.那大海一定碧蓝如爱琴海的天与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永远的"知心姐姐"对媒体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两个调查是通过媒体告诉大家的:一个是"知心姐姐"卢勤在上海,她问那里的一些少年儿童"你们心目中的小康社会什么样?"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我想有一栋大房子,这栋房子门很小,只有我能爬进去,父母进不去.有的说,希望那时爸爸妈妈调换工作,因为爸爸总是鼓励我,可总不在家,妈妈老批评我,反而总在家.还有的说,我想发明一种隐身药,能让我钻到爸爸妈妈的房间里,听听他们常嘀咕我什么……  相似文献   

3.
住进电影里     
电影里的房子,常常令我糊涂。不论是在大萧条时期、金融危机中,还是在个人生活最动荡的时候,电影中的主人公,总能及时地找到一处房子,不问价钱地住进去。《天使爱美丽》的主人公,不过是个咖啡馆女侍,照样住着大房子,而且有余力  相似文献   

4.
诗人之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海子是必死的。 他模拟的幸福是:做养马这么贵族的活动,做劈柴这么阳光环保的事业,环球旅行,闲极无事,不事生产而有恒产,还是海景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相似文献   

5.
《爱情不设房》是博采雅集和榕树下合作的一本书,是笔者经手策划的图书当中比较喜欢的一本书。在这部书中,作者四丫头将房子与爱情的关系写的很通透,这样还原人生状态的文字直逼人心。它揭示了我们这代人面对爱情和房子的尴尬与困境。有温暖也有绝望,有爱情也有冷冰冰的房子。我策划这本书“献给所有为爱和房子而挣扎的人们”。  相似文献   

6.
因岁月而歌     
诗人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如今,在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程文玺的心里依然是造船出海、搏击风浪的壮士情怀,这是他的性格所致,在任何时候,他喜欢创造与收获.也是一个春天,恻恻轻寒剪剪风,程文玺调任牡丹江市档案局局长.……  相似文献   

7.
因为没房我曾经被民兵抓进公安局吴新民,男,1955年出生,1981年结婚那时我们家有6口人,40多平米的三间平房,在院子里又搭了个厨房,在当时不算是很差的.我是老二,我哥比我早两年结婚了,住在家里,算上嫂子,家里就是7口人.爸妈住一间,我哥嫂住一间,剩下一间房里,我和弟弟睡一张稍微宽点的床,16岁的小妹妹在一个行军床外侧拉了个帘子.因为房子太挤,我经常不在家住,到单位的单身宿舍和同事挤着住.在我们那个年代,全国大多数单位都规定,职工只有结婚才能分到房子,但多数单位就是职工结了婚也没有房子可分,往往结婚后要排几年队,才能分到一间筒子楼里的房子.  相似文献   

8.
慢综艺节目《我在岛屿读书》凭借制作模式新颖、内涵深厚、风格自然等特点,获得广大观众喜爱,带领观众体验了一场面朝大海的书香之旅。节目形式特别,由“棚内”走向“户外”;选题独到,将视角聚焦于文学之上;立意高远,打破“泛娱乐化”套路;嘉宾真实,产生“反差化”效果;叙事自然,巧妙运用视听语言符号。这些都是节目成功“破圈”的因素,也给其他慢综艺节目制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怎么又说房子?问题解决不了、解决不好就永远是问题。视之所见、听之所闻,我们自己、我们周围的朋友、我们朋友的朋友,连年以来是怎样地为房子的问题所困扰啊。无房而为买房愁,有房而为还款愁,自己这一代好歹有房了,又不得不给下一代考虑。祖宗传下来人生4件大烦事:吃穿住行,现  相似文献   

10.
某旅组织出面清房愁事变喜事本报讯曹海峰、函授学员杨志平报道:已调走或转业的人不退房,本单位的人却没房住。二炮某旅机关过去的这种怪现象如今已不复存在。2月20日,随着最后一户超房户的搬出,该旅机关20多名无房干部全部拿到了住房钥匙。近年来,机关少数调走、转业的干部在新单位有了房子却不交出在旅里的房子,新调入的干部只能几人合住一个单间,有的甚至在办公室打地铺。由于超房户大都有“来头”,单位不愿去碰,于是便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无房干部私下去做超房户的工作,谁“做”出来的房子谁住进去。本该由组织出面的事,为何让干部…  相似文献   

11.
邻人的花园(九) 《第一次亲密接触》的作者是理科生,小说我看完就忘了,但开头那首诗就觉得十分别致:“如果我有一千万,我就能买一栋房子。/我有一千万吗?没有。/所以我仍然没有房子……”别致在哪里?不就是“长得”像几何学的证明题吗!  相似文献   

12.
我到南京港报工作 4年多来,先后有10多篇稿件在全国企业报和省、市得奖。我在实践中体会到,写新闻要学会抓问题。 1988年,港内基层单位发生了一起抢房事件,拖了10个月仍悬而未决。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一公司的退休职工何某抢占了轮驳公司职工王某新分的一间房子。个把月后,何某又用此房与四公司职工马某交换,结果马某住进了王某的房子。轮驳公司、一公司多次出面协商解决,但因四公司个别领  相似文献   

13.
人才辈出、星光灿烂的“发光体”每天都被竞争激烈的新闻媒体所关注,近日有颗“神童星”和“影视星”就俨然成了记者“抢新闻”的追逐目标。所谓的“神童星”是只受过一个月的正规教育、14岁就考上北大研究生的王大可;“影视星”则是身患晚期肝癌刚刚做完了肝移植手术的著名演员傅彪。如果说新闻人物是拿来被“炒”的话,二位就分明是被“炒”得煳锅的“猎物”。据9月7日《城市快报》报道,当记者向刚刚结束体检的王大可表明身份、希望能跟他聊几句时,没有任何先兆,大可竟然撒腿就跑。记者穷追不舍经过多时守候,傍晚终于在大可的寝室见到了王大可和他的父亲。警惕性极高的大可一见有陌生人进来,就立刻躲进寝室内的卫生间。直到采访结束,大可始终不肯出来,并在洗手间里大声喊道:“我每天要学11个小时,很辛苦,你们不要再来找我了!”情绪很激动,其父也表示:“这是最后一次接受采访。”而此前的另一家媒体报道,也有这样一个细节描写:当记者敲他的宿舍门时,他问:“谁呀?”然后打开一条门缝,经过交涉得到他的允许才能进入他的宿舍。王大可并非“呆子”还是个孩子,他有资本和能力“撒腿就跑”,但与其相比,病情暴发得异常突然的傅彪就“跑”不动了。据报道他的父母因年老体弱早于他...  相似文献   

14.
“家”与“冢”,两个字近似,笔画完全一样。区别在于点的位置,一个点在宝盖上,一个在下,可字意却是天壤之别。古人造这两个字的本意不得而知,不过从字的结构上能看出点“会意”和两个字之间的联系来。先看这个“家”字:宝盖像是房脊,宝盖上那个“点”代表房上一轮太阳,房子挡风蔽日,驱寒保暖,为人、畜提供生命繁衍之地(古时人畜混居,至今有的少数民族家里还住着牛)。古人造字,依类象形,于是有了“家”。再看看“冢”字:原本在宝盖上面的那个“点”,跑到了宝盖下面,太阳陨落,生命之光躲起来,人、畜离开了生命之源,入土为安,示生命终止。古人立字为凭,指示其意,于是有了“冢”。  相似文献   

15.
换房如换妻     
“我最近在玩一种换妻的游戏。”一个美国朋友对我说。“什么?”我吓了一跳。他大笑起来:“我在换房子啦,只是把它比喻成换妻。”“换房子怎能跟换妻比呢?”我问。  相似文献   

16.
《有房啦》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是齐鲁晚报新闻摄影作品首次获中国新闻奖.《有房啦》拍摄于2010年11月1日.当天济南市廉租房实物配租开始选房.妻子丧失劳动能力、租了十几年房子的济南低保户柳恒章选到了自己的房子,领到确认书之后他激动得嚎啕大哭.正在现场采访的我及时抓住了这一细节,咔嚷咔嚷连拍几十张,成功捕捉了柳恒章选到房子之后喜极而泣的瞬间.画面令人动容,在头版以大图刊出,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与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这次到广东调研,我先后到了广州、中山和汕头等地,通过实地参观、与地方党委政府主管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座谈,增加了对广东印刷复制企业的认识和了解,感到很高兴,很有收获,很受启发。有三点感受:第一点感受,6月2日下午,我刚到广州就去参加了省“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省新闻出版局的挂牌仪式,省委、省政府三位分管领导同志都出席了。我认为这不是简单的挂牌,而是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的高度重视。这是省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转变职能、加强市场监管的重要举措,为全国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18.
据报载,辽宁省抚顺市广播电视局决定:从今年1月1日起,下属的广播电视记者外出采访一律佩戴统一印制的记者胸卡,“挂牌上岗”.胸卡上有记者本人的照片、姓名、供职部门,使被采访单位一目了然.笔者认为,这一新举措对抓好行风建设、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更好地接受社会公开监督大有益处.服务行业挂牌上岗在全国各地已实行多年了,对提高服务质量、树立文明风尚起到了一定作用.看来,记者“挂牌”采访,犹如服务行业挂牌上岗一样,好处甚多.笔者认为,记者“挂牌”采访,起码有以下三点好处:其一,可以增强新闻记者的荣誉感.记者是一种令人羡慕的特殊职业.长期以来,我国广大新闻工作者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什么?是家世显赫,在克利翁名媛舞会上成年?是有多所豪宅,个个面朝大海?是有顶级智商,进入门萨俱乐部?还是长相非凡,拥有贝克汉姆的帅气或伊丽莎白·泰勒的惊艳?不,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几年前的一天.彭东海问中国空军的一位将军:什么是领空?这位将军说了这样一番话:“当一间房子被人掀掉屋顶之后,这间房子其实就不存在了,因为它无法这风避雨。我们所守卫的领空,就是房子的顶盖。”作为一名军事记者,彭东海体味到了这句并非解释术语的话中更深一层意义:国防与国民的生活就是这样密不可分。他将这句话记在了采访本上,刻在了心里。‘“咱们国家的这个大房子的屋顶、大门,固然需要军人和他们手中的武器来保卫,但能使我们踏踏实实生活的更为重要的保障,来自于全体国民内心的防线是否稳固!”每当说到国防观念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