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现代社会身心健康的人才能称之为一个健康的人,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探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品德与生活课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儿童心理,这样才能使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效果更加明显,从而培养出品学兼优、心理健康的学生。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也要重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品德与生活课提倡"活动、综合、开放",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其具有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品德修养教育,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科学合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情感教育、青春期教育以及实践教育,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阶段必修的一门综合性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作用,然而教师对思想品德教育不重视,错误理解教学理念,使思想品德教育效果难以提高。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活学活用;完善评价体系,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人们意识到在重视学生知识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培育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价值观念的树立,所以,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学受到了重视。但是相关调查表明,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问题。本文就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促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梁燕 《广西教育》2014,(5):9-10
正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教学网络化的发展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目前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网络化乃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问题。思想品德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把握网络环境下思想品德教学的一般规律,把思想品德教学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科学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培养当代中学生的高尚情操与优良品德。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发展心理学的观点为指导,从个性思想品德发展的阶段性,人的品德心理结构因素的不平衡性角度出发,阐述师专在进行《教师职业道德》课教学时,应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把“知“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通过重点培养学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道德认识,促进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为学生日后形成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教育活动中,《品德与社会(生活)》作为基础课程之一,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在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社会公德教育更应引起教师的格外重视。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只能养成伪君子的枯燥无味的语言。"说明情感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是道德培养的基石。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丰富健康的情感可以提高学生认知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内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那么要如何在思品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一、树立主体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把学生看作学习活动的主角,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思品  相似文献   

9.
随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的实施,对小学思想品德和社会学科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笔者在高度重视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转化教学理念,引领教师以课堂为基地实施开放的课堂教学,切实转变教学方式,进一步发挥创新精神和探究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美看似分离,却相辅相成,有着太多的类似与诸多的交集。首先,我们所倡导的品德教育,本身就是真善美的集合,而美育则主张赋予学生一双发现美的慧眼、感知美的心灵、一双创造美的双手,与品德教育不谋而合。由此,在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不仅能够丰富品德教学元素,活化品德教学内容,提升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品位,还能够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以美的眼光、以美的情怀去体验学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的初中政治教育必须进一步拓展新的思路与方法,尤其是要加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工作。政治作为一门德育重要的学科,在教学中应该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生活空间、学习空间及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的人格,培养高尚的品德。政治课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虽然中学其他各科都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不像政治课般整个教学都着力于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重视政治,发挥其德育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与推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教学观念上,教师应当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解读,重视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工作,进而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德育是五育之首,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浅论如何能够提高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季昊然 《学子》2013,(8):62-62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的教学内容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目的是通过生活教育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作为思品授课的教师,要关注儿童的生活点滴,联系教材内容,以最直观的教学给学生以感受和教育,并在活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感悟。在教学中,我尝试从找、说、  相似文献   

14.
左雪琴 《考试周刊》2014,(89):120-120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总目标,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从小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德育是教育的灵魂。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还要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用故事中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地位决定的,是社会、国家赋予我们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我主要采用这些途径对学生进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则。智育、德育、美育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是融为一体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德育和美育因素,和学生共同挖掘教学内容和运用教学形式艺术化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实现德育、美育和智育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季昊然 《学子》2013,(9):62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的教学内容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目的是通过生活教育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作为思品授课的教师,要关注儿童的生活点滴,联系教材内容,以最直观的教学给学生以感受和教育,并在活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感悟。在教学中,我尝试从找、说、  相似文献   

18.
思想品德教学是一种培养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活动。这一活动是否有效、能否达到预定的目的,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学生是有思想、情感的人,教学中重视和体现真人、真情、真爱、真行,赋予思想道德教育以生动鲜活的生命意义,是达成思想品德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和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呼唤,应该成为思想品德教师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是教师凭借语文教材,发挥自身优良品德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们要研究德育在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特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的作用来实施德育,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只要把握住德育的特征,将语文教学活动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就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又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能满足和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即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过程等各环节都要围绕这一目标,并在教学中体现和符合目标的要求。医学专业以护理专业为例,护理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护理人才,而合格的护理人才应当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护理道德、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实际能力以及良好的护理素质。如何能在教学中将宏观目标与具体的教学任务统一起来,是每个教师应当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